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2022-12-09 07:10:01)

韓詩外傳8.20:三公者何 原文: 三公者何?曰:司空、司馬、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陰陽不和,四時不節,星辰失度,災變異常,則責之司馬。山陵崩竭,川穀不流,五穀不植,草木不茂,則責之司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國多盜賊,下怨其上,則責之司徒。故三公典其職,憂其分,舉其辯,明其隱,此三公之任也。《詩》曰:“濟濟多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9:晉平公使範昭觀齊國之政 原文: 晉平公使範昭觀齊國之政,景公錫之宴,晏子在前,範昭趨曰:“願君之倅樽以為壽。”景公顧左右曰:“酌寡人樽,獻之客。”〔“範昭已飲。”〕晏子對曰:“徹去樽。”範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07 09:56:58)

韓詩外傳8.18:梁山崩 原文: 梁山崩,晉君召大夫伯宗,道逢輦者,以其輦服其道,伯宗使其右下,欲鞭之。輦者曰:“君趨道豈不遠矣,不知事而行,可乎?”伯宗喜,問其所居。曰:“絳人也。”伯宗曰:“子亦有聞乎?”曰:“梁山崩,壅河,顧三日不流,是以召子。”伯宗曰:“如之何?”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7:古者、天子為諸侯受封 原文: 古者、天子為諸侯受封,謂之采地,百裏諸侯以三十裏,七十裏諸侯以二十裏,五十裏諸侯以十裏。其後子孫雖有罪而絀,使子孫賢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謂興滅國,繼絕世也。《書》曰:“茲予享於先王,爾祖其從享之。” 譯文: 從前,天子給諸侯封地,叫做食邑。封地有一百裏的諸侯,食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6:一穀不升謂之歉 原文: 一穀不升謂之歉,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荒,五穀不升謂之大侵。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飾,道路不除,百官補而不製,鬼神禱而不祠,此大侵之禮也。《詩》曰:“我居禦卒荒。”此之謂也。 譯文: 歉收是一種穀物沒收成,饑荒是兩種穀物沒收成,饑饉是三種穀物沒收成,荒年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5:齊景公問子貢曰 原文: 齊景公問子貢曰:“先生何師?”對曰:“魯仲尼。”曰:“仲尼賢乎?”曰:“聖人也,豈直賢哉!”景公嘻然而笑曰:“其聖何如?”子貢曰:“不知也。”景公悖然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貢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3:予小子使爾繼邵公之後 原文: 傳曰:予小子使爾繼邵公之後。受命者必以其祖命之。孔子為魯司寇,命之曰:“宋公之子弗甫有孫魯孔丘,命爾為司寇。”孔子曰:“弗甫敦及厥辟,將不堪。”公曰:“不妄。” 傳曰:諸侯之有德,天子錫之:一錫車馬,再錫衣服,三錫虎賁,四錫樂器,五錫納陛,六錫朱戶,七錫弓矢,八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2:齊景公使人於楚 原文: 齊景公使人於楚,楚王與之上九重之台,顧使者曰:“齊有台若此乎?”使者曰:“吾君有治位之坐,土階三等,茅茨不翦,樸椽不斫者,猶以謂為之者勞,居之者泰,吾君惡有台若此者!”楚王蓋悒如也。使者可謂不辱君命,其能專對矣。 譯文: 齊景公派使者去楚國,楚王登上九重高台,回頭問使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1:度地圖居以立國 原文: 度地圖居以立國,崇恩博利以懷眾,明好惡以正法度,率民力稼,學校庠序以立教,事老養孤以化民,升賢賞功以勸善,懲奸絀失以醜惡,講禦習射以防患,禁奸止邪以除害,接賢連友以廣智,宗親族附以益強。《詩》曰:“愷悌君子。” 譯文: 丈量土地規劃城池,以此建立國家;重視惠施廣布利益,以此關懷民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韓詩外傳8.10:子賤治單父其民附 原文: 子賤治單父其民附,孔子曰:“告丘之所以治之者。”對曰:“不齊時發倉廩,振困窮,補不足。”孔子曰:“是小人附耳,未也。”對曰:“賞有能,招賢才,退不肖。”孔子曰:“是士附耳,未也。”對曰:“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師者一人。”孔子曰:&l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