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10.8:齊使使獻鴻於楚

(2023-02-24 11:44:44) 下一個

韓詩外傳10.8:齊使使獻鴻於楚


 

原文:

 

傳曰:齊使使獻鴻於楚,鴻渴,使者道飲,鴻玃笞【簍】潰失。使者遂之楚,曰:“齊使者獻鴻,鴻渴,道飲,玃笞潰失。臣欲亡,為失兩君之使不通;欲拔劍而死,人將以吾君賤士貴鴻也。玃笞在此,願以汙事。”楚王賢其言,辯其詞,因留而賜之,終身以為上客。故使者必矜文辭,喻誠信,明氣誌,解結申屈,然後可使也。《詩》曰:“辭之懌矣。”

 

譯文:

 

古經傳上說:齊國派遣使者給楚國送鴻雁。途中鴻雁渴了,使者給它喝水,鴻雁掙脫簍子跑沒影了。接著使者到了楚國,說:“齊國使者奉送鴻雁,鴻雁途中渴了飲水,掙脫簍子跑了。我想逃亡,但是害怕造成兩國信使不通;想拔劍自殺,害怕人們以為國君更看重鴻雁,而輕賤士人。簍子在這裏,請處罰我。”楚王喜歡他誠實的表白,理解他的無奈,把他留了下來,並且獎賞他,終身拜為上賓。因此使者一定要斟酌言辭,表明誠信,張揚誌氣,化解矛盾,伸張正義,然後才可以做使者。《詩經》說:“言辭和悅。”

 

俠客心得:

 

言辭真的很重要。但是不需要花言巧語,隻要實事求是就好。齊國的使者弄丟了鴻雁,把空簍子交給了楚王,如實稟告了經過,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掩飾。楚王很欣賞他誠實的態度,於是把他留下來尊為上賓。

 

一般人容易犯的錯誤是聰明過度,過於誇大自己的功勞,或掩飾自己的過失。問題不在於言辭,而是品德修養不到家,名利心太重。患得患失,言辭就躲躲閃閃;傲慢無禮,出言就頤指氣使。要做到言辭和悅,不卑不亢,彬彬有禮,不僅僅需要掌握言辭技巧,而要加強修養方麵的功夫。修養不到家,言辭方麵的功夫都是用來騙人的。隻有仁心到了位,言語裏才能處處是真誠,處處是和善,才能處處散發蘭花的馨香。

 

齊使喪鴻錯在身

直言楚王一片真

君子仁心一燭亮

彬彬言辭光照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