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冬日的寒意逐漸籠罩著後院,那份才下菜地就上餐桌的滿足感已成追憶。小小的後院菜地見證了一個種菜小白到入門菜農的成長過程,也記錄了四季風景的變幻,從春的生機勃勃到夏的繁華似錦,再到秋的豐收滿園,最後回歸冬的寧靜。
今年氣候總體來說馬馬虎虎,除了5月底的意外高溫。那時剛下地的小苗碰上了極端天氣,一秒入夏。驕陽似火。2個防曬網都不夠用[
閱讀全文]
以前從沒聽說過烏塔菜,看到群友種出花一樣的烏塔菜很是心動。而且烏塔菜耐寒,是
很好的秋菜品種。前年試種了。墨綠的色澤,敦實的身材。葉片層層疊疊,看著都喜歡。
不過它的莖纖維太多,口感不是很好,不想再種了。後來知道它還有個近親-黃心烏。黃心烏是烏塌菜的變種,外觀和烏塌菜相去甚遠,但繼承了烏塌菜多葉、貼地生長和喜歡秋冬冷涼氣候這兩個特[
閱讀全文]
對大白菜很熟悉,每年秋天種一波。有群友說很懷念玉田二包尖並轉發了一個視頻,才知道還有一種錐形大白菜,下部粗頂部尖直筒擰抱,產自河北玉田一帶,冠名“玉田包尖”。
網上查了一下,河北玉田地區,奧陶、霧謎山兩大礦泉水係穿境而過,為白菜生長提供了優質的水源保障,種出的白菜口感清冽甘甜,加上豐饒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成就了“玉田包尖[
閱讀全文]
酸酸甜甜,汁水豐盈,每個人的記憶裏似乎都有一種獨屬於自己的番茄味。每個人的記憶各不相同,但是那種綿綿沙沙、酸酸甜甜,一吸一口汁兒的西紅柿是大家共同的回憶。日本桃太郎西紅柿飽滿紅潤,掰開後細膩的肉質夾雜著帶籽沙瓤,汁水豐沛,輕咬即嚐到兒時記憶中番茄鮮甜,一下子喚起了小時候的記憶!西紅柿品種有大幾千種,桃太郎可稱的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
閱讀全文]
牛心包菜是甘藍的一個品種。常見的是圓圓的包菜。這個尖尖的外觀,象牛心由此得名。德國人認為包菜是菜中之王,它能治百病。德國酸菜Sauerkraut就是用包菜做的。我是去年開始種的牛心包。這個品種耐寒,耐抽苔,耐儲存,裏麵的梗小,不招蟲,種植起來也簡單。早春種植,6月底7月初可采收,正好接著種秋菜,實現一地兩茬。有群友從早春開始,每個月種一批,全年都[
閱讀全文]
絲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夏季蔬菜。口感柔軟嫩滑,不過不對家裏人的胃口,嚐幾口可以,多了不行。所以每年隻種兩顆,一顆一個品種。去年種了白絲瓜和蘋果絲瓜。絲瓜4月中旬育苗。品質好的絲瓜種子很容易出芽。網上說要剪口,其實不需要。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種子的力量》。活性好的種子在適宜的溫度下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力量頂開厚厚的外殼。快的催芽後2,3天[
閱讀全文]
雖說南瓜的營養價值高,但不知為何從小就不愛吃,總覺得水水的,沒啥味。開始後院種菜,南瓜粗生,不需要過多的管理,同時為了後院品種的多樣化,每年都種幾個品種,試著找出好吃的品種。
目前種過媽咪瓜,香芋南瓜,銀星南瓜,奶油南瓜,還有些不知名的。其中對媽咪瓜的口感還算滿意但媽咪瓜很容易染上枯萎病,超市賣的又便宜。種了一次也不想繼續種了。這些[
閱讀全文]
剛來加拿大,玉米一大袋12根不到2元,好便宜,水分充足很甜,上市時經常買。還種了兩年,收獲不錯。玉米一顆隻結兩個占地,不適合後院小的種植。超市賣的也不貴,後來也就沒有種了。
2019年7月底收獲的甜玉米
後來聽說糯玉米耐嚼味道更好。本地的玉米水裏吧唧的。不是吃糯玉米長大的,也沒啥念想,群友說團的品種既糯又甜,為了驗證一下,去年試種了[
閱讀全文]
荷花對於來自武漢的我並不陌生。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武漢荷花資源非常豐富,一到6月,大大小小的荷塘熱鬧非凡,千姿百態的荷花競相開放。荷葉之綠,沁人心脾,荷花之美,攝人心魄。讓在酷暑中煎熬的武漢人感受到絲絲清涼。街頭巷尾的小販攤上蓮蓬隨處可見。嚐一下微澀回甜,讓躁動在暑熱中的身心為之一爽。
來到多倫多賞荷吃蓮蓬變成了一種念想。去年看[
閱讀全文]
最先聽到夏日陽光是它奇貴的價格,一顆苗要10多元。後來才知道它的種子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西紅柿種子。最高炒到1粒10多元人名幣。這個由以色列出品的橙黃色小西紅柿口感清甜、果味濃鬱。國內很多種業公司想仿製,顏色,甜度都達到了口感脆香清甜的口感還是差一口氣。
好品種都想試下。特別是生食西紅柿,隻有親自品嚐才能知道喜不喜歡。
去年買了10粒種子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