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博文

(38)   周恩來8月2日的講話,盡管表示出對毛澤東的支持,但周恩來隻是不點名地婉言批評了劉少奇幾句,不痛不癢的,所以周恩來發言之後,會場上仍然十分沉悶,應者寥寥。這讓毛澤東既不滿,又無奈。看來毛澤東隻有再次親自出馬“批”劉少奇,才能打開這個局麵。   8月4日下午,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單獨召開隻有政治局常委和少數高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四節倒劉第三炮   (15)   1966年7月18日,毛澤東回到北京後,立即布置中央文革小組全線出擊,發起打倒劉少奇的第三炮。毛澤東打倒劉少奇的戰略,是發動群眾起來造劉少奇的反,而劉少奇對抗毛澤東的戰略,是派出工作組把造反群眾壓下去。因此,工作組成為劉少奇的救生防線,而毛澤東也決心突破這道防線。   1966年7月19日到7月24日,是文化大革命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評解之九:毛澤東的思想曆程   (1)   毛澤東的一生中,有八次曆史性的思想轉變,每次都因一個曆史契機造成。   毛澤東的第一次思想轉變,是產生於1919年的“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造成這個思想轉變的曆史契機,是“五四運動”。   在五四運動前,中國知識界是向英美法一邊倒的,認為英美法的“民主主義”是萬國通用的“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四節倒劉第三炮   (1)   1966年6月28日,毛澤東離開韶山滴水洞,開始他“新的長征”。毛澤東要在這場“新的長征”中,決心把過去跟自己一起長征的老幹部統統打倒。   1935年,毛澤東在長征途中“挽救”了中國共產黨,而現在,毛澤東卻要親手毀掉這個曾經被他挽救過來的黨。中國現在是共產黨的天下,而毛澤東卻提出“造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三節滴水洞的沉思   (1)   毛澤東的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上屋場。在距毛澤東故居3公裏的地方,有一個山洞,因洞內一年四季都“滴答”有水,故稱“滴水洞”。滴水洞前有座山頭叫“龍頭山”,毛氏祖墳就在龍頭山上。按照古人的風水之說,毛澤東的祖墳還真是在“龍脈”之上。1930年代,毛澤東領導的紅軍在江西發展壯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二節文革點火期   (1)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一場革命,最困難的就是點火期。因為初期群眾是不理解的,也沒勇氣投入革命;更有一些人不願意革命,甚至要阻止革命。因此要點燃一場革命之火,並非易事。   要想讓革命之火成為燎原之勢,首先要找一堆易燃的幹柴,先把這些幹柴點燃,把火燒大之後,才能把那些不易燃的,難燃的,甚至阻燃的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2)   毛澤東在這裏說明自己發起這場鬥爭的原因,是對劉少奇為代表的“混進黨內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伺機奪權”進行反擊,防止他們“伺機奪權”。毛澤東特別用“接班人”和“赫魯曉夫式的人物”的詞匯,把矛頭直指劉少奇。   《五一六通知》的第五個要點,是點明了這次鬥爭的範圍和方式。《五一六通知》寫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一節文革打響了   (1)   1966年3月22日,劉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在外交部長陳毅夫婦的陪同下,前往巴基斯坦等國訪問。出行時劉少奇的派頭是很大的,到機場送行的有: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還有全國人大的七位副委員長,國務院的三位副總理,全國政協的四位副主席,以及中央黨、政、軍各部門,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北京市的負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點評:前期林彪   (1) 元帥林彪   對於林彪這個人,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來討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前期的林彪,與後期的林彪完全是“判若兩人”。前期的林彪,完全不參與政事,對政治毫無興趣,可以稱為“軍人林彪”;後期的林彪,是一個政治狂人,開口閉口都談政治,可以稱為“政治家林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節倒劉第二炮 (16)   毛澤東的對外政策,第一個特點就是“反蘇”。有些人批評毛澤東的反蘇政策,認為中國應該與蘇聯搞好關係,“反蘇”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那麽毛澤東為什麽要“反蘇”呢?究其原因,既有被迫的成份,也有他主動的成份。   毛澤東“反蘇”的第一個原因是“被迫”。蘇聯由於曆史的傳統,大國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