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東風夜放花千樹 元宵燈火映古今

(2024-02-23 08:55:07) 下一個

 

東風夜放花千樹     元宵燈火映古今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節自古至今都是團圓歡樂的象征,更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假節代表。

  元宵佳節起源怎樣,璀璨燈火何映古今?如何看待元宵節在域外傳播?元宵節的延續有著怎樣的變化趨勢?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教授蕭放這樣解讀:

元宵節起源曆史悠久、元素豐富

  元宵節是中國的一個民俗大節,實際上也是春節的組成部分。據文獻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元宵節)在西漢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舉行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官”的先聲。東漢時期傳入的佛教文化,對於元宵成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為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廷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持,得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六朝隋唐時期,正月望夜的燈火愈燒愈旺。

  當然,元宵節俗形成的真正動力還在於它的時間點。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觀察月相變化,對其陰晴圓缺十分關注。所謂“上元節”,是農曆一整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古人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節點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節俗美食承載的故事與情感

  華夏大地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深厚多樣。中國人開始吃元宵和湯圓的確切時間可能無從考證。在唐朝時已有元宵吃“油畫明珠”的故事記載,到了宋代,元宵已成為這個節日很普遍和固定的飲食習俗。

  在美食文化的體現上,元宵節的南北共通性非常高。總體來說是北方元宵和南方湯圓占絕對主角,盡管因為飲食習慣、傳統物產不同,南北方在餡料上有不少不同之處,但基本形態、吃法是差不多的。

  這背後的原因,與大江南北的人們對元宵節的文化情愫高度一致有關。無論湯圓還是元宵,都代表團圓、圓滿、甜蜜、熱氣騰騰大家對元宵節的情感是互通的。

元宵狂歡如何“鬧”

  “鬧元宵”的“鬧”字有多個維度。一是人,元宵之夜,人們講究出門看燈、看舞龍舞獅、看熱鬧的人群。在古代,就連平時活動很受約束的女性也被允許在元宵節這一天出門,參與到熱“鬧”的人群當中。

  另一個是感官上的“鬧”,視覺上元宵節的花燈毫無疑問是熱鬧紅火的,聽覺上,無論是鑼鼓、舞獅舞龍,還是各種民間的表演,這些元素事實上全是為了烘托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的節日氣氛,鼓舞人氣。

 

  春節處於冬春交替之際,整整一個冬天,大地是沉默、肅殺、寒冷的,草木也處在蟄伏狀態。春節意味著人們迎來又一年的生機,然而此時寒意未消,元宵節的“鬧”,就是要給將要到來的生機加把力,人們願意在這樣的節日裏通過集體的力量、情緒的積累,與春的生命一起,將大地喚醒。人們有時會把元宵節的燈叫做“春燈”,也是源於此。

  元宵節也確實是中國傳統節日裏最有“狂歡”性質的,僅舉有關北宋司馬光的一個故事為例。元宵夜,司馬光的夫人盛裝打扮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答曰:“兼欲看遊人。”司馬光感慨:“某(我)是鬼耶?!”這個故事從一個側麵生動呈現了元宵節的不同尋常,是熱鬧遊樂的日子,不能再按照日常生活的節奏度過。

鬧元宵、吃湯圓、賞燈、舞龍舞獅等的文化價值

  以元宵佳節為代表的節日極具符號意義,有著高度的共通性,可感可見,直觀,也有衝擊力。從域外傳播的角度看,通過對極具符號化的節日傳統的切身體驗,人們更容易產生相關的感性認識,這是開啟從了解到理解的一條有效路徑。

  幾乎所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符號都飽含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對和諧平安的向往、對國泰家和的追求。元宵節尤其強調群體的和諧,人們之間互相交流、交融的狀態,也是社會性的體現。

  通過這些傳統的節日符號,也很容易感知到中國人的心性、情感和價值觀。比如元宵節,團圓自不必說,猜燈謎等文字遊戲充滿智慧,燈會、舞龍舞獅喜慶熱烈,展現出充滿生機的力量感。

元宵節如何延續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節從最初農業社會祈求豐收、幸福的儀式性活動,到後來發展到城市,逐漸形成燈會等習俗,從而固定為重要的節日,再到因其“狂歡”性質而發展到社交遊樂的屬性,比如元宵節甚至還被稱作“情人節”,是古代青年男女約會傳情的難得機會。

 

  從節俗延續的角度看,歡度元宵節的具體形式可能改變,但人們對於情感的追求,對於“新開始”的向往,應該是亙古不變。

  未來,節日習俗也許還會跟隨我們的生活環境而改變,但不變的是中國人對人情的溫度、對大自然的感情、對時間的思考,這是一種保持在內心的積極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