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文革洞因》廿一(崇新嶽 百思峰 )

(2020-06-17 12:23:06) 下一個

 

點評:前期林彪

  (1)

 

林彪死亡之謎,多年後老蔣看完一份密檔後,歎息說了七個字- 熱備資訊

元帥林彪

 

  對於林彪這個人,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來討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前期的林彪,與後期的林彪完全是“判若兩人”。前期的林彪,完全不參與政事,對政治毫無興趣,可以稱為“軍人林彪”;後期的林彪,是一個政治狂人,開口閉口都談政治,可以稱為“政治家林彪”。如果不是曆史真的出了這麽一個人,人們是想象不到一個人前後,居然可以發生這麽大的變化。

  林彪與眾不同的地方,首先是他的年齡。與當時的“老一輩革命家”相比,林彪是太年輕了。

  林彪生於1907年,比毛澤東小14歲,比朱德小21歲,比劉少奇、周恩來和彭德懷小9歲,比彭真小5歲,比鄧小平小3歲,是中共政治局中最年輕的一位。1966年林彪成為中共唯一的副主席時,他也才59歲,而毛澤東已經73歲了。這麽大的年齡差,讓林彪尊毛澤東為自己的導師,也不為過。

  為什麽林彪這麽年輕,就能達到這麽高的地位?這全是毛澤東一手提拔重用的功勞。沒有毛澤東,年紀輕輕的林彪,不可能躋身進中共最高層。毛澤東對林彪的“關照”,絕對超出任何他人。1956年中共“八大”上,毛澤東比全票少一票,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時,而少的那一票,是毛澤東自己投給林彪的。毛澤東投別人的票,除了林彪之外,還沒有第二人。

  另外,林彪入黨的背景,也與別人不同。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入黨,都是出於對政治的熱情,而林彪有些不同。林彪的堂兄林育南,是1921年入黨的中共“建黨級”的人物。林彪是在堂兄林育南的介紹和引導下,於1925年入黨的,林彪入黨沒有鮮明的政治熱情。1926年林彪進入黃埔軍校,也是遵照中共的指示,並不是自己的主動行為。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也不是林彪主動的,他那時不過是一個排長,服從上級命令而已。1928年,林彪隨朱德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也是跟從大部隊行事,不是自己的自發行為。林彪從排長到元帥的故事,都是服從上級指示,是一個“黨叫幹啥就幹啥”的標準好黨員。

  不過林彪心目中的“黨”,並不是“黨中央”這個集體,而是毛澤東這個人。林彪隻聽毛澤東的話,這是因為,沒有毛澤東對林彪予以破格的大膽重用,林彪不可能成就後來的輝煌事業。毛澤東對林彪有知遇之恩,林彪是打心眼裏感激的,他對毛澤東有一種“報恩心理”,毛澤東是林彪的大恩人。

  1942年延安整風時,林彪沒有整過什麽人,可以看出林彪對整人沒有興趣。1959年的廬山會議,林彪本來沒有參加,是毛澤東特別“請”林彪上山來批彭德懷的。林彪批彭德懷,是遵照毛澤東的意思,並不是林彪自己想要“整”彭德懷。在批彭德懷時,林彪甚至還替彭德懷澄清了一個曆史上的“冤枉”。

  (2)

  被批的彭德懷,也沒有“恨”林彪,他知道林彪批他並非出自本意。1972年監禁中的彭德懷,聽了專案組宣布林彪反黨事件時,義憤地說:“打電話給周總理,我相信林彪是革命的。這樣把林彪殺了我有意見,他死我不同意。”

  1962年1月“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遭遇逆境,林彪挺身出來替毛澤東辯護。其實林彪並不讚成大躍進,據說林彪私下裏說毛澤東搞大躍進,是“憑空想胡來”。但在公開的場合,林彪還是堅決擁護毛澤東的威信,絕對保衛毛澤東這位大恩人。

  林彪對毛澤東的指示,基本是完全照辦的。林彪不聽毛澤東的話,隻有兩次例外:第一次是1950年毛澤東讓他掛帥出兵朝鮮;第二次是在1970年設“國家主席”的問題。後一個例外我們放在以後再談,這裏先說前一個例外。

  1950年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讓林彪掛帥誌願軍總司令,可是林彪卻托病拒絕了,毛澤東隻好改派彭德懷出任誌願軍總司令。

  林彪為什麽拒絕掛帥出兵朝鮮呢?有人說林彪真的病了,不能去,這沒有證據;有人說林彪怕美國人,不敢去,這更是無稽之談;還有人說林彪是因為反對出兵朝鮮,不願去,這個說法也難以自圓其說。第一,尚沒發現林彪說過任何反對出兵朝鮮的言論;第二,即使林彪對出兵朝鮮有看法,但作為共產黨員和軍人,應該無條件地服從黨中央的決定;第三,出兵朝鮮是毛澤東決定的,反對出兵,就是反對毛澤東。如果林彪在1950年就反對毛澤東了,這就很難解釋,為什麽後來毛澤東會對林彪繼續破格提拔和委以重任。

  林彪拒絕掛帥出兵,其根本還是出於對毛澤東的忠誠。如果站在林彪的角度思考,自己掛帥出征,會出現什麽情況呢?第一是打敗仗,這不僅毀了林彪本人一生的英名,也讓毛澤東難堪。不過林彪對這種情況並不擔心,他自信不會敗在美國人手下;第二種情況是打勝仗,這倒是讓林彪最為擔心的。

  林彪在解放戰爭中功勞最大,有人說林彪的隊伍打下了中國的半壁江山,這也不算過分。這個巨大的軍功,讓林彪在軍隊中無形地建立起很高的威信。如果這次林彪掛帥出兵朝鮮,再打一個大勝仗,那麽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功的一大半,都要記在林彪的名下,林彪的功勞就太大了。林彪在軍隊中的威信,就會逼近甚至超過毛澤東了。

  林彪不是彭德懷那種單純的軍人,他明白軍人參政,對自己和對國家,都是非常危險的。解放戰爭時的四大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解放後離開軍隊搞軍事學院去了;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解放後離開軍隊當外交部長去了;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解放後離開軍隊休養去了;隻剩下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還留在軍隊裏繼續幹。可見除了彭德懷之外,其他人都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

  (3)

  林彪完全明白,如果他在軍隊中的威信逼近或者超過毛澤東,不但他自己非常危險,而且他與毛澤東的關係也無法正常相處了。這種“功高震主”的情況,自古以來都是極其危險的事,所以林彪不能讓“功高震主”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毛澤東讓林彪掛帥出兵朝鮮,這就讓林彪為難了。因為林彪知道自己的功勞已經太大了,不能再立功了,再立功就要“功高震主”了。林彪隻有拒絕掛帥出兵朝鮮,才能避免出現“功高震主”的情況,所以林彪不顧毛澤東的再三邀請,堅持拒絕掛帥。

  後來林彪在1959年批彭德懷時說:“在中國,隻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別人誰也不要想當英雄,你我離得遠的很,不要打這個主意。”

  批彭德懷,林彪為什麽要扯到自己,說“你我離得遠的很”呢?這是林彪的一語雙關,暗示我自己為了讓毛澤東成為中國唯一的大英雄,拒絕掛帥出兵朝鮮,是放棄當“大英雄”的絕好機會了。後來林彪吹捧毛澤東“句句是真理”,也是要讓毛澤東成為中國唯一的“大英雄”。

  毛澤東請林彪掛帥出兵朝鮮,被林彪拒絕了,這當然讓毛澤東十分生氣,一度給林彪“發了轉業費”,使林彪成為無任何職務的“病號”。但後來毛澤東終於明白了林彪的一番苦心,明白林彪不掛帥出兵朝鮮的原因,是不跟自己爭當“大英雄”。

  於是毛澤東對林彪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1954年讓林彪出任國務院副總理,排在鄧小平之前;1955年讓林彪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1958年讓林彪當選中共中央副主席,在中共高層排名列第六。1959年打倒彭德懷後,林彪接任國防部長,全麵接管了軍權,成為毛澤東最為倚重的人。

  1960年毛澤東退居“二線”之後,林彪與毛澤東的關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前林彪隻是毛澤東手下的一名將領,隻是幫毛澤東打仗,從沒在政治上出過力。而劉少奇卻在政治上最為得力,提出“毛澤東思想”,建立了毛澤東的精神領袖地位。在毛澤東政治上得勢的年代,林彪從來沒有和著劉少奇大樹大捧“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股票走強的延安時代,劉少奇第一個提出“毛澤東思想”,彭真第一個喊出“毛主席萬歲”。但那個時候的林彪,既沒有跟著劉少奇大學“毛澤東思想”,也沒有跟著彭真大喊“毛主席萬歲”,隻是默默地為毛澤東打仗而已。

  毛澤東1966年6月會見胡誌明的時候說:“人家喊你‘萬歲’時,要注意,要分析,可能是隻在口頭上喊你‘萬歲’,實際上是希望你早死,越是捧你的越靠不住。”

  (4)

  後來有人說毛澤東這句話是在暗批林彪,這沒有道理。毛澤東在1966年,正是與林彪關係最火熱的時候,怎麽會暗批呢?毛澤東這裏說的“越捧你越靠不住”的人,明顯指的是劉少奇和彭真等人,當年是他們大捧毛澤東的。林彪沒有跟著劉少奇他們喊“萬歲”,毛澤東反而覺得林彪靠得住。

  1960年毛澤東退居“二線”,在政治上失勢了,林彪這時候才開始大肆吹捧毛澤東思想,學習毛主席著作,在政治上力挺毛澤東。在毛澤東最得勢的時候,林彪並沒有吹捧毛澤東,反而在毛澤東最失勢的階段,才大肆吹捧毛澤東。可見林彪對毛澤東的吹捧,不是出於什麽野心,而是出於報恩之意。

  1960年9月,林彪主持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他說:“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把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運動推向新的高潮,把學習毛主席著作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1961年4月,林彪又指示:“為了使戰士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及時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導,《解放軍報》應當經常選登毛主席的有關語錄。”

  於是《解放軍報》根據林彪的指示,從1961年5月1日起,率先在報眼刊登毛主席語錄。1964年5月,解放軍總政治部出版《毛主席語錄》,但封麵寫著“限軍隊內部發行”,軍隊幹部每人一本,戰士每班一本。因為那時中宣部沒有批準《毛主席語錄》在全國公開發行,林彪隻能在軍隊內部吹捧毛澤東。

  之後,林彪於1964年12月又指示說:“《毛主席語錄》要多印一些,一定要發給每人一本,要像武器一樣發到每個戰士。”1965年8月《毛主席語錄》再版發行,發放範圍為每個戰士一本,扛槍戰士人手一冊。但此時《毛主席語錄》仍然是“限軍隊內部發行”,直到1966年下半年,中宣部才批準《毛主席語錄》公開發行,此後《毛主席語錄》成為世界上除了《聖經》之外,發行量最大的書。

  林彪是典型的軍人,不是政治家,林彪從來沒有提出過什麽“路線”,也談不上什麽“派”。批劉少奇的時候,說劉少奇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林彪的時候,說不出林彪有什麽“路線”,也說不出他有什麽“派”,隻好說林彪是“野心家、陰謀家”。

  林彪本來並不打算從政,他跳出來從政的最初的目的,隻是為了保衛毛澤東的政治地位。林彪打仗的特點是“不幹則已,要打就大打一場”,這是林彪的性格。所以林彪從政也是一樣:“不幹則已,要幹就大幹一場”。所以,1966年,就成了林彪“軍人”與“政治家”的分水嶺。【本節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