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龍”跡淺探

(2024-02-10 10:25:11) 下一個

 

“龍”跡淺探

白繼周

 

    恐龍,史前的龐然大物,因滄海桑田而絕跡。出土化石雖然承載了人類模糊的記憶,但卻更增加了其神秘的色彩。我們炎黃子孫、華夏民族自稱“龍的傳人”,公元2024年又是農曆龍年。為什麽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這樣熱愛龍?

    有據可考,從商周時代開始,騰龍就被中華民族賦予了特別的寓意,得到特別的崇拜,已經固化為民族的“圖騰”,成為神的靈魂的載體,代表了民族的徽號和象征。

    對於“龍”的形象,《說文解字》這樣解釋:“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龍”的繁體字形為“龍”,它是一個楷化的字形,其甲骨文字形為獸頭蛇身貌。在古人的認知中,它帶有極其神秘的色彩,賦予了行雲布雨的神聖職責。

    經漫長的歲月演變,“龍”的形象慢慢清晰:“龍者鱗蟲之長。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形有九似。”

    龍的形象,主流觀點認為來源於蛇,是遠古部落在征伐與融合過程中,把各自的圖騰不斷疊加在蛇身上的結果。時至今日,中國很多地方仍然把十二生肖中的蛇稱“小龍”。

    但另外一種觀點也不能忽視:龍來自於天象。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稱二十八宿(xiù  ),其中的東方七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連起來恰好就是龍的形象。

    我們的先祖龍崇拜由來已久,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銅器,以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典籍中,都有關於龍的記錄,其中不乏生動的描寫,都賦予了吉祥的寓意。

    在古人看來,龍是吉祥之物,是司雨之神,是行雲布雨的主宰,這對曆來以農業為命脈的華夏民族來說無疑是極其神聖的。

    出於生存的渴求,每遇幹旱少雨的時節,古代老百姓會到龍王廟拜神祈雨;風調雨順的時候,人們也不會忘記祭祀龍王。人們似乎已經把祈福消災、祈獲豐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龍身上。

    作為特殊的文化符號,“龍”在民間並不少見。比如人們過春節時舞龍燈,端午節時賽龍舟。這時候的龍,其實成為一種神話或者民俗信仰。

    用龍來命名的事物遍布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龍眼、龍須麵,龍舟、龍須酥……跟龍相關的成語和俗語更是舉不勝舉:龍飛鳳舞、龍鳳呈祥、藏龍臥虎、獅嘯龍吟等等,不一而足。

    鬥轉星移,在傳統的中華文明中,“龍”被賦予了眾多豐富、美好的內涵,其生命力經久不衰,形成一種固化的文化符號。

    曆史上,“辰龍”一詞久負盛名,它在十二生肖中不可或缺。

    有研究表明,“辰”就是蛤蚌(gé bàng),即“蜃(shèn  )”的本字。古時人們用蜃耕作,因此蜃與早起耕作的“晨”相關聯。這個早起耕作的時間大概在七點到九點之間。

    所以,“辰”也就成為記時專用。在用作表示地支第五位的專有稱謂時,辰與生肖龍對應,“辰龍”因此成詞。

    現實中,成語“龍行龘龘(dá)”去年很流行,三龍一體的“龘”與雙龍並駕的“龖(dá)”是一組異體字,都指群龍騰飛。龍行龘龘的字麵含義就指群龍飛騰之狀,用來比喻百舸爭流、龍騰虎躍的火熱局麵。這恰能證明,盡管科技騰飛日新月異,我們現代人對龍仍舊充滿感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