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6-01-08 22:17:24)

酒釀
枸杞子酒釀蛋
酒釀,也稱醪糟,是製糯米酒剩下的副產品。在古代酒釀被棄之不用,唐代詩人杜甫曾經感歎吃酒釀裹腹的辛酸。現代人不光把酒釀當甜點,也用來做烹飪調味品。 現代醫學發現酒釀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免疫力,促進食欲,豐胸,和美容,對人體大有好處。 去派對常常吃到酒釀蛋,就是酒釀裏打一個雞蛋,煮熟。江浙一帶把酒釀,糖桂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2-23 16:53:11)

長今是朝鮮曆史上的傳奇人物,有非凡智慧和超人毅力,在女性地位卑微的十六世紀憑借自己不懈努力成為皇家第一禦廚和第一禦醫。這部電視劇場麵宏偉,演員陣容強大,圖片色彩鮮豔,有大量朝鮮皇室禮儀,宮女生活,膳食,服飾,建築,民風,和醫療知識。東方傳統淪理道德濃厚,人與人之間親情感人肺腑,職業情操高尚。 這部氣勢磅礴的曆史劇分兩部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12-10 21:50:51)

叔叔去北京旅遊,回來訴說北京烤鴨沒有我們這裏飯館做的好吃,聽得我和父母都很吃驚,媽媽毫不留情地數落他老土。 北京烤鴨皮酥而脆,肉嫩而濃,舉世聞名。 據說當年中日建交,日本首相把北京烤鴨裝進暖水瓶帶回國孝敬天皇。 不說別的,光是製做烤鴨的一套嚴謹的程序,選種,填肥,宰洗,打氣,燒烤,片皮,就在別處摹仿不了。 我們這裏的烤鴨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12-04 17:17:36)


常常有人問我是哪裏人,因為我長得象南方人,卻講一口道地的北方話。 我父母都是廣東人。我在廣東出生不久就到北方,先在中西部一個著名城市,然後去北京念書,直到飄洋過海。我從小講普通話,對廣東話是“識聽不識講”。我自認是北京人,我爸爸的親友也稱我為“老兄妹(北方妹)”。但是北京人不認同我。小時候有位雜貨鋪的售貨員曾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22 19:30:23)


很想體驗老北京,象老舍筆下的,梁實秋筆下的,和候寶林相聲裏大量中下層老北京的生活。上次我們遊覽位於北京什刹海的胡同,坐上三輪車仿佛回到駱駝祥子的時代,興致勃勃參觀之餘,對胡同口的小吃更是垂延三尺。這次心血來潮,想做出具有老北京風味的牛肉餡餅。 雖然我在北京住過,但是由於當時物質貧乏,又加上父母是南方人,對北京傳統食物接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11-16 22:38:49)

牛舌,廣東人稱牛俐,因為廣東話“賠”和“舌”發音相同,而“利”則吉祥很多;人人都喜歡好兆頭。 美國家庭電視劇TheCosbyShow裏,爸爸從鍋裏拿出一條牛舌,幾個小孩都撇著嘴“呦…”的一聲,好象非常厭惡。牛舌看起來不雅觀,卻是大有用途。牛舌能夠唱出美妙的情歌,也可以發出悲壯的抗爭;牛舌上無數味蕾能辯別食物的氣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10 22:10:47)


"羊肉串,新疆的羊肉串,越吃越香,越香越吃。。。” ”吃一串,想兩串;吃兩串,想三串;吃三串,想五串。。。” 陳佩斯的吆嗬一直在耳邊繚繞,新疆烤羊肉串好吃。 新疆有很多鹹水湖,羊喝了鹽水能去膻味。 鮮美的羊肉配上濃烈的孜然,使新疆烤羊肉串香醇酥嫩,在烤肉界獨領風騷。 可惜我在新疆沒有吃過羊肉串,我在吐魯番吃過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11-03 23:16:07)


吃潮州菜總覺得除了新鮮清淡,沒有什麽味道。 上次跟姑姑去金島吃飯,叫了潮式釀海參。 姑姑吃得津津有味,我卻一臉疑惑,問她為什麽好吃。 姑姑一本正經地解釋海參漲卜卜的,不是軟綿出水,質量上乘。 最後還是我為自己的無知笑了起來。 潮州菜用料講究,山珍海味,飛禽走獸皆可入菜。 可惜我從小在北方長大,體會不到其中的精華。 我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1 22:34:19)

清真馬家館開張的時候非常旺。 不僅是它選的位置好,正對著當時最具規模的大華超市,也因為它在當地首創芝麻大餅和蔥爆羊肉,很快打敗那些隻供應燒餅油條的所謂北方館子,壟斷了中餐館的半壁江山。 早期的芝麻大餅采用發麵。 有鍋蓋大小,寸把來厚,端上來就已經大卸8塊。餅鬆軟微鹹,表麵布滿密密麻麻的芝麻,煎過非常香酥。 後來發展出芝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0-29 21:22:28)


材料:3杯麵粉,1茶匙酵母粉,¾茶匙鹽,1茶匙糖,¼茶匙食用堿,1杯熱水。 注:Safeway或者Albertson’s的冷凍櫃台有鮮酵母出售。 如果用幹酵母,要加¼茶匙堿中合麵團的酸性。 做法: 把酵母粉和糖放入容器。 沿著邊緣澆熱水,一直等到水麵上浮出泡沫,大約要幾分鍾。 加入麵粉,鹽,和堿,用手攪拌。 工作台上鋪滿麵粉。用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41]
[142]
[143]
[144]
[1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