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9-15 05:26:01)
回家的路上,還不到11點,但是經過早上兩個小時的暴曬,車內已經是如微波爐內的幹烤了,打開車窗,鋪麵而來的是滾滾熱浪。雖然還不到6月份,天上已經是不見一絲雲彩,要有多藍就有多藍,用當地人的話是,lachaleur,cacommence。隻有一個念頭就是早點到家,涼快涼快。因為是周末,高速路上的車不多,我在快行道上90公裏限速範圍內開著,前麵有輛說不出名字的老破車,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12 04:46:14)
聽說有個在單位工作了20多年、去年才拿了一大筆錢提前退休的加納人,回village過新年,卻和夫人一起平靜地死在自家屋裏。被同村的人發現時,門窗都沒有被破壞的痕跡。也就是說完全排除了被人破門而入的可能。在我們這樣一個小機構,不僅所有人都認識所有其他人,而且連別人家的戶口都一清二楚的,他的死亡,主要是死因很快成了我們lunch,tea/coffee/cigarettebreak的主要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3-10 05:24:55)
剛才聽老公說他買了點東西隻要微波爐一熱就可以入口了,我突然覺得特別MI-SE-RA-BLE,從未有過的感覺。回家的路上,進了家超市想采購點吃的東西,特別是微波爐可以熱的進口貨,卻一無所貨。傍邊是快樂的突尼斯人,成群結隊、拖家帶口的,大聲地用阿拉伯語議論著什麽;外麵是沒完沒了的喇叭聲,大概有什麽比賽剛結束吧,男人們揮動著旗子或圍巾大聲喊著、唱著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7 03:04:13)
兒子回來過新年假,聊天時向我透露了他和一個同學在學校‘釀紅酒’賣錢的經曆。他的biology老師是個超級釀酒迷,博士專業就是紅酒釀造,據說在劍橋讀博士時就在學校開了小店賣他自己釀造的紅酒;現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經營著法國南部上好的葡萄園和自己的酒廠;平時還在學校自己釀紅酒,甚至度數很高的白酒。特好的一個人。兒子非常喜歡他和他的課,同時也就開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7 03:03:26)
兒子從10歲就開始掙錢了。他寫的英文詩被老公投到國內的某個英語雜誌上,先後共發表了5篇。後來他自己的興趣轉移,除了13歲那年在美國學校寫了一首,登在一個美國的青少年雜誌上外,就再也沒寫過詩。國內發表的作品,一共掙了100大元,雖然錢最後也沒有收到–因為匯款單上名字有個小錯誤,郵局拒付,退回雜誌社,來來回回的–但是一點不影響我和老公要宰兒子一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13 02:29:09)
從小就喜歡看《冰山上的來客》,因為喜歡裏麵的歌和一些憂傷的情節,特別是那首詠唱犧牲的戰友的歌,我是百聽不厭,而且次次都很傷感。這首歌被無數人唱了無數遍,但是沒有誰能向刀郎唱得那麽憂傷,那麽無可奈何,那麽絕望。我每次聽的時候都會忍著不讓自己太受影響而傷心落淚。也許是刀郎本身的嗓子,也許是伴奏的音樂,他的許多歌都會流露出綿綿不斷的憂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13 02:03:45)
懷念一個朋友轉眼趙嘉離開我們已經快一個月了。我還是不能相信這個消息,總覺得表哥是在那個不是愚人節的早上給我開了個玩笑,就象上次趙嘉和表哥生氣,在MSN上寫“楊死了!”,我看到嚇了一跳,因為沒有他們的電話,隻好給國內打電話核實,結果是虛驚一場,氣得我好久沒有理網上的趙嘉。這種事怎麽可以開玩笑!表哥是男人,即使和趙嘉生氣,也不至於小氣到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27 02:41:53)
InshallahInshallah的意思是‘Godwilling’或‘byGodgrace’–神的意願,在突尼斯是個常用語。寫法也不同,穆斯林同事說是寫為insh’Allah或insha’Allah,而我在小說裏和某些字典上看到是寫成inshallah,甚至知道有一本書叫‘Inshallah,OdysseytotheMiddleEast’,隻是我還沒有拜讀多。總之都有真主ALLAH。我猜想在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是個常用詞,‘KiteRunner’裏麵就數次被用到,但是因為沒有真正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21 08:22:02)
人在非洲。剛寫了這幾個字,就想起侄女10歲時說著廣東普通話:我爸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啦。我人在非洲,在這個講阿拉伯語和法語的國家,卻完全是自己的選擇,而且純粹是錢催的。朋友們都痛心地問:怎麽在北京混不下去了,一定要去那個地方?北京雖然混得還行,但是競爭太激烈,大人小孩都活著太累,沒有一個周末我們過得很休閑,總是匆匆忙忙地從城市的一頭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14 09:41:31)
兒子在國外上寄宿已經兩年多了。我錯過了他兩次生日,錯過了他每次比賽,錯過了每次演出,錯過了他每次生病。。。他每次回來,我都發現他長大了一點,不隻是個頭,更多的是越來越懂事,越獨立了。剛去上寄宿時,他13歲,每次回來之前老師都給我們發郵件,要我們幫他訂去機場和回學校的汽車;從他上了校車到他上飛機,我不知道要打多少個電話,中間還要跟老公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