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椿下廚

放開心情,細細品味生活
個人資料
阿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本次腐敗由“西區吃喝團”LQ家主持。
↑老規矩--先上集體照.
↑蔥薑瓦塊魚--客人帶來滴,不曉得咋做滴...
↑叉燒大排,女主人的拿手菜
做法:大排用棰子捶鬆,加李錦記叉燒醬,生抽,蔥,薑,大量蒜泥醃漬1-2小時以上。375F烤20-30分鍾至熟(用竹簽插入沒血水流出)。改上火大火續烤5分鍾上色。
↑蔥薑三文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聖誕節去了朋友“潮州人”mm家爬梯。大部分菜都是“潮州人”自己做的,菜肴之豐盛之精美,叫阿椿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貼上來也饞饞大家罷。菜名都是我自己“看圖識菜”瞎起的。難免有指鹿為馬的地方,請大家多包涵~
想要哪個菜的做法的吱一聲,回頭我幫你要去哈。
↑先來張集體照(局部的,熱炒,湯,甜點,零食都沒顧上拍)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蔓越莓醬美味易做,十分鍾搞定真不是誇張。吃過這個,就在不會去碰罐頭的了。
材料:
3杯(即超市裏賣的12oz的一袋)蔓越莓(WholeCranberries).
1杯橙汁(OrangeJuice),3/4杯糖(或用1杯水,1杯糖代替)
1大勺橙皮屑(1tablespoonorangezest)
做法:
1.蔓越莓挑揀一下,丟棄壞果子,洗淨。
2.橙汁(或水),糖加到一小鍋裏開大火煮至糖熔化。
3.加入蔓越莓,橙皮屑煮至果子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香蒜豆幹炒臘肉
秋風起,做臘味,轉眼又到一年做臘味的季節了。
動工之前,翻翻凍箱,先把存貨消滅掉~
做法:
-臘肉先用熱水泡泡,刮洗幹淨。不用蒸熟,直接切片。
-青蒜切段,杆子和葉子分開放。
-泡椒切碎。
-炒鍋加少許油,下臘肉片炒到肥肉部分變透明後,加少許水,加蓋燜片刻。
-開蓋下泡椒煸香,接著加豆腐幹,一點醬油,糖煸炒,讓豆幹入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青豆魚粒"兩麵黃"
這是我朋友教我做的一道上海傳統小吃。我第一次學做這個"兩麵黃"時,我朋友把從配料到麵條都給我準備好了。我拎回家,放鍋裏翻顛搗鼓一番,香酥鮮美的“兩麵黃”就上桌了。
青豆魚粒"兩麵黃":
準備麵條:
"兩麵黃"麵條,在開水裏燙一下撈起,瀝乾水分。
不粘平底鍋放少許油,然後把麵條放進去,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某年早春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rhubarb,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這個神奇的植物.要說這東西啊隻有一個味道,那就是酸。然而它卻酸得那麽純正,沒有一絲澀味。用rhubarb做的點心最負盛名的當數Strawberryrhubarbpie了.最簡單的吃法則是加糖煮成果醬狀,澆在香草冰激淩上,那味道啊,好吃過任何其它的Toppings。這裏介紹另兩種吃法。草莓StrawberryRhubarb都是早春三月的時鮮物。好在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墨魚大烤"說白了其實就是紅燒墨魚,"烤"準確的寫法應該是“火”字邊旁加個“靠”字,意思是用少量的湯汁,用小火慢慢地煨(也就是燉的意思).煨到味道都收到墨魚肉裏後將湯汁收幹,看上去濃油赤醬的就成了.從前魷魚是稀罕物,很少買得到冰凍或新鮮的魷魚,常見是水發的幹魷魚。墨魚則很常見,又很便宜,是南方普通人家的家常菜。傳統的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綠豆凸(綠豆掽)
據說台灣不興過中秋,所以沒有所謂月餅,多以綠豆凸代替,以鹵肉綠豆凸最受歡迎。
↑綠豆凸的“凸”字,指的是它略為鼓起的外型,也有人叫它綠豆“椪”,而這個“椪”是“凸”字的台語發音,更貼切的翻法,應該是“膨”,是膨脹、鼓起的意思。顧名思義,成品要有鼓起來的樣子,才像綠豆“凸”
↑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家庭自製酥皮點心最佳伴侶-無水奶油
用圖1的瓶子裝是為了好看,小資,但口太小不容易挖出來,不實用。建議用廣口容器裝。
做酥皮點心據說用豬油做出來效果最好,最酥鬆。其次是酥油(Shortening),也叫白油。商業烘培行用的是後者,因為價格便宜。酥油因為是Transfat,前陣子成了過街老鼠。不過現在店裏賣的酥油都說是不含Transfat了,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可以安全使用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材料:
去殼綠豆100%(14oz/400g),
細砂糖80-100%(320g-400g)
素油20%(80g)
注:我把一整包綠豆全做了。想做少一點的話,可用材料裏列出的百分比來計算糖,油的用量。
步驟:
1.淘洗,浸泡.--買來的去殼綠豆大多數都是加了色素,看上去金燦燦的.所以要將綠豆反複淘洗直至水清澈。然後再加入足量水浸泡2小時以上或過夜。
2.把浸泡好的綠豆再淘洗至水清澈,濾幹,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