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千金難買“那個年代”1營3連 荒緣 北京知青兒時聽老人們憶舊,“那個年代”常不離口,要麽是“萬惡的舊社會”,要麽是“大躍進那會兒”,而如今輪到我們來扯“那個年代”了。我們真心把自己的“那個年代”當回事兒,歌曲《小芳》中一句“伴我度過那個年代”,唱響了我們知青的“年代”之曲。那裏流淌著我們無數的故事,成為我們的資本、財富。總之,有“那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感言知青歲月李曉奇、曲培平、黨大建當鬆散的語言和個人的記憶化成深思熟慮的白紙黑字,由回憶而燃燒起的熾熱情感化為理性的思考與感悟,無論是質樸無華的語言,還是文采飛揚的妙筆,統統匯集並冶煉成了一種精神,升騰為一種文化,可以輻射,可以啟迪,可以傳承,使那些已經遠去但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然給我們的心靈以極其強烈的震撼。我們一直認為,任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7-29 08:02:13)


往事隨想——追憶習陽時間飛逝,往事如煙。驀然回首,二哥習陽已離開我們三十餘載了。昨天,鄧姐告訴我:黑河那邊要辦知青紀念館,想要二哥的照片。我們全家好感動。這麽多年了,大家還沒有忘記習陽……。黃習陽,1953年11月9日出生於天津,不久即隨父母遷至北京。習陽在哥仨中排行老二。小時候,帶他的姨姥姥給他起的乳名叫津才,意寓“才”和“財”兼而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7-28 20:20:47)
不再孤獨一營三連 魯曉風 北京知青不久前,我回母親家幫助她收拾房間,在賣廢品的時候,廢品小販板車上的幾本《中國出版年鑒》引起了我的注意。翻閱這幾本書時我被震驚了,因為其中明確地記載著,在1967年到1969年的那段時間裏,整個中國各個省份的所有出版社出版了數不清的書籍,然而這些書籍隻有一個名字——《毛澤東選集》1—4卷!在長達三、四年的時間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夢見我的白樺林(散文)三營十六連寧靜夢見我的白樺林,那遙遠的,沉寂幽靜的白樺林。

山上有片白樺林,上山的小路,通向那密密的白樺林。高高低低的白樺樹,伸展向天空,樹皮是白色的,樹心剝出來是紅色的。

去林子裏打柴的時候,是冬天。冬天的白樺林,遠看寂寞而淒涼,獨身處於林中,是美麗而恐怖的,腳下是柔軟的,晶瑩如珠的白雪,枯碎的樹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27 18:51:29)
我是小偷1營3連 李傑明 北京知青一個人能記住自己四十年前幹的事嗎?分什麽事。1969年9月,我從北京來到一營八連。因為住大通鋪,所以大家的箱子集中放在一間倉庫裏,誰要拿東西就得去找那管鑰匙的人,那人的名字忘了,隻記得是個大大咧咧的哈爾濱知青。一次我和鐵道附中的同學們一塊去拿東西,無意間瞧見胡樹魁把錢放在箱內的最上層;再一看,那箱子隻在左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荒原上的天階》(節選)作者:黨大建朗誦:遠方的白樺林
點擊下載
配樂資料來源:http://bbs2.creaders.net/articleReader.php?idx=187441
MIDI伴奏錄音製作:洛城歌者口哨:龍昌明 演唱:文春芬
特向配樂的製作者們表示感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7-24 08:29:03)
ICU隨想曲野草1營7連四周圍白茫茫的一片,咫尺之間什麽也分辨不出來。冷,像是渾身一絲不掛的站在雪地裏的感覺一樣,濕冷包裹著我。這是在哪裏?是在圈河裏。我來幹嗎?想起了,前幾天在圈河的樹棵子裏下了幾個鋼絲套要套野兔子,連裏哥幾個等著要吃紅燜兔肉呢。我艱難地在齊膝深的雪地裏行走,太費勁太累了。雪很厚上麵有一層一寸多厚的硬雪殼,下麵的雪像白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龍山——我們共同的情感家園(“常回家看看吧”)
胡曉蘭農場
2008,2009年,即將來臨,是知青下鄉四十周年紀念日.回首四十前,知青大哥,大姐的汗水,淚水,青春的熱血,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二龍山的黑土地.一師六團---二龍山農場。這個讓她們愛怨交加,苦樂相融,悲喜共生,難以忘懷的地方.2006年8月,巍巍龍山迎來了久違的客人,告別二龍山38年的劉繼鳳,李曉蘭,周慧茹等一行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23 01:25:21)
送飯劉險峰二龍山農場職工記得那一天,正值麥收季節,39連機務排三台割曬機正在21號地搶收小麥。同誌們發揮這大機械化的優勢,晝夜奮戰在麥海之中。隻見割曬機過後,一條條宛如金色長龍的麥稈乖順地躺在麥茬上。兵團戰士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這時,忽見一片烏雲挾著呼嘯的風聲,以排山倒海之勢從東南方向壓了過來。瞬間是電閃雷鳴,狂風驟起,暴雨傾盆之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