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我們共同的情感家園(“常回家看看吧”)
胡曉蘭 農場
2008,2009 年 , 即將來臨 , 是知青下鄉四十周年紀念日 . 回首四十前 , 知青大哥 , 大姐的汗水 , 淚水 , 青春的熱血 , 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二龍山的黑土地 . 一師六團 --- 二龍山農場。這個讓她們愛怨交加 , 苦樂相融 , 悲喜共生 , 難以忘懷的地方 .
2006 年 8 月 , 巍巍龍山迎來了久違的客人 , 告別二龍山 38 年的劉繼鳳 , 李曉蘭 , 周慧茹等一行八個當年北京下鄉的知青戰友 , 又回來了 ! 她們下了火車又換上汽車直奔一營三連 . 那裏是她們苦難青春的起點 , 她們走下車 , 麵對著廣闊的田野和遠處的樹林 , 她們大喊 :" 我們回來了 !" 那聲音在廣闊的田野中久久的回蕩 . 她們和每一個鄉親見麵都報頭痛哭 ,"38 年了 , 你們終於回來了 "! 鄉親們都這樣說 . 並拿出最好的家鄉菜 , 土特產都擺上炕桌 , 每一家都免不了一頓豐盛的酒菜 , 一場通宵達旦的回憶 . 想起了 , 當年她們才十六 , 七歲 , 幹活拚命 , 比我們老職工都能幹 , 我們在一起 " 戰天鬥地 , 與天鬥其樂無窮 , 與地鬥其樂無窮 , 與人鬥其樂無窮 ",,,,,,. 想起了 , 初到連隊 , 趟在泥水裏撈麥子 , 天上烏雲密布 , 地上陰雨綿綿 , 周圍黑地與天相連 , 滿身的泥巴 , 滿臉的汗水和淚水 ; 想起了 , 揮舞銀鋤在望不到頭的大豆田裏 , 頭頂烈日炎炎 , 有時還雨雹交加 , 鏟著資本主義的草 . 想起了 , 割麥子 , 割豆子 , 掰包米 , 割穀子 , 滿手的血泡 , 在 " 上綱要 , 過黃河 " 的豐收的喜悅中腰酸腿疼依然頑強的往前衝 , 沒有忘 , 曬麥場攤場 , 打撮子 , 扛麻袋 , 上跳板 , 入糧囤 ; 想起了 ," 要進 " 冒著零下 40 度的嚴寒跟汽車拉沙子 ; 想起了 , 駕駛著拖拉機 , 糠拜因馳騁在田間的瀟灑 ; 我們沒有忘記 , 上山打火戰友被燒傷的慘象 ; 想起了 , 過大年牛馬 " 放假 ", 我們拉車往地裏送糞肥那轟轟烈烈的場麵 . 想起了 ! 想起了 !,,,,,,,.30 多年過去了 , 這些往事就象電影一幕幕在眼前過場 , 這些可歌可泣 , 扣人心玄的事跡給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 .
如今的二龍山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有知青們創造的財富 , 他們親手拉近了城市與邊陲的文明距離 , 為二龍山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建設性的活力 , 他們是最早倡導新思想 , 傳播新觀念的一批人 . 她們在三連逗留兩天 , 到了她們曾經住過的大宿舍 , 戰天鬥地的崗位 , 又到曬麥場和鄉親們一起攤場亮麥子 , 重新體驗一下當年的感覺 , 並留下留給未來回憶的倩影 . 她們還為困難職工捐款 , 捐物 , 錢不多 , 東西雖少 , 體現了知青們的一片真情和永久的牽掛 . 臨別時 , 三連的鄉親們眼含熱淚送了一程又一程 , 並讓她們代問沒有來的知青戰友們好 ! 讓他們 40 周年的時候回來看看 .
列車一聲長鳴 , 徐徐的開動了 , 戰友們握著的手緊緊不願意鬆開 . 熱淚止不住地從心裏往外湧 , 默默無語 , 是啊 ! 無論生活軌跡如何變化 , 我們依然是當年的兄弟姐妹 . 用心擁抱二龍山 , 用情凝結戰友的心 . 二龍山這塊黑土地是我們共有的家園 , 你們常回來看看吧 ! 情係二龍山 !
胡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