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飯
劉險峰 二龍山農場職工
記得那一天,正值麥收季節,39連機務排三台割曬機正在21號地搶收小麥。同誌們發揮這大機械化的優勢,晝夜奮戰在麥海之中。隻見割曬機過後,一條條宛如金色長龍的麥稈乖順地躺在麥茬上。兵團戰士的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這時,忽見一片烏雲挾著呼嘯的風聲,以排山倒海之勢從東南方向壓了過來。瞬間是電閃雷鳴,狂風驟起,暴雨傾盆之下。我趕緊鑽進302拖拉機駕駛室內,指揮三台機車奔向地頭集結。雨越下越大,天地均被茫茫雨水覆蓋,我和崔師傅、助手小王同擠在駕駛室裏,等著暴雨過去。此時已經是中午十分,肚子早已鬧開了“革命”。
突然,一道閃電劃過,隱約可見的雨霧中,一位高挑的身影,手提一件方盒艱難的向我們走來。當來到302機車旁時,我才看清這位滿身被雨水浸泡的人,正是我們39連的指導員—楊智明同誌。
我趕緊打開車門,隻見指導員哆哆嗦嗦的說:“來晚了,餓壞了吧?”說著,打開提盒,拿出熱氣騰騰的豬肉包子和兩盤小菜。隨後,又從濕透的懷裏拽出一瓶“龍山白”。“來,天太冷,喝兩口暖暖身子。”指導員的話音未落,崔師傅一把抓住指導員凍僵的手,含著眼淚激動地說:“指導員,難為你了,這麽大的雨,勞你還惦記我們。指導員,你也是個孩子呀!”
吃完飯,同誌們還沉浸在飯菜的餘香和被關心的溫馨中。下午兩點多鍾,陣雨漸漸停息,天空又露出燦爛的陽光。濕潤的大地在陽光的灼燭下,充滿了熱氣、潮氣,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來。我看到麥杆已幹,可以繼續割曬了,便和幾位師傅商量,為了爭取時間,今晚一定要把21號地的小麥全部放倒。於是,我們三台車的師徒們啟動車、掛帆布,開始了作業。
傍晚7時左右,晚霞映紅了半個天際,清爽的麥香潤人心肺。這時,在霞光的映襯下,從連隊方向又出現一位手提飯盒的年輕人,他邁著剛健的步伐朝我們的機車走來。他就是我們連隊的指導員——天津知青楊智明。
當西邊的天際隻剩下一道微弱的殘霞時,奮戰了一天的戰友終於可以放開腰身,鬆口氣。21號地的麥子全部割曬完畢。帶著勝利的喜悅,我們走在了回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