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密密密宗】大日如來之:了知空, 離斷常

(2022-06-06 07:41:33) 下一個

師一夜於僧堂前叫曰:“有賊!”

眾皆驚動。

有一僧在堂內出,師把住曰:“維那,捉得也!捉得也!”

曰:“不是某甲。”

師曰:“是即是,將是汝不肯承當。”

 

這是講衢州子湖岩利晨禪師的一則公案。

我若沒有記錯, 兩年前與鹿鳴結緣, 便是從這一則公案開始。

當時, 我正在說《五燈會元》。

鹿鳴把它又列出來, 我就又把以前的往來郵件翻出來看了一看, 恍如昨日的事情。 隻是今非昔比, 今日的李鹿鳴, 早已不是昔日的某甲了。

眾生皆是佛, 隻是汝等不肯承當。

 

佛弟子林猛說:

1、作為個體的相,一直在出現,一直在消失,出現消失的過程從來都沒有停止,從這個角度上講,相作為整體,恒在。

2、佛,不因你我,宇宙,諸相的存在和消失而存在和消失,本來就在那裏, 自然而然。所以佛,自然而然。

3、相生相滅是自然而然的。石頭、人 類、庭前柏樹子出現和消失都是自然而然的,而這些都不是佛,所以自然而然不是佛。

 

說得完全正確。

因果是恒在的, 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所以變化恒在, 所以無常。

相是因果的產物, 所以, 相是作為個體一定是變化無常的。 相都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 這些條件就是因。

當這些條件不具備的時候, 相就自然會消失。

這就是生滅。 相作為個體有生滅。

 

但是因果本身是恒在的, 所以相作為整體也是恒在的。

大到日月星辰, 小到花草樹木, 它不可能完全消失。

這個宇宙中, 總是會有相的存在。

這個恒星爆炸消失了, 又會在別處形成另外一顆。

這就是自然科學, 物質不滅定律。

 

佛不昧因果, 佛不受因果。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 佛改變不了因果, 改變不了自然規律, 改變不了由自然規律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相。 佛對相無能為力, 佛沒有這樣的神通。

但是, 佛不受自然規律的影響, 由此不受相的影響。

佛改變不了相, 相也影響不了佛。

他們就像是永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

 

你去看任何的佛經, 法身佛都是居於虛空。

虛空無相, 法身無相, 實相無相。 法身如果有相, 一樣死翹翹, 因為相是一定會有生滅的。

無相智慧, 最為第一。

為什麽會是這樣?

這就要你去參出佛的本來麵目, 佛是什麽?

 

既然相影響不了佛, 佛也改變不了相。

那還理它做什麽?

那麽所有以相為目標的法門, 不就都是無用功嗎?

無論是外法還是內法, 所有的法門, 其本質就是在試圖影響相, 所以都是緣木求魚, 都是無用功。 所以無修無證。

那明白了所有這一切的人是什麽人呢?

當然就是證悟的佛。

 

我現在把昨天摘錄的一段佛的話重新拷貝在這裏, 大家細讀。

 

其性常堅固  知彼菩提生      無量如虛空  不染汙常住  

諸法不能動  本來寂無相      無量智成就  正等覺顯現  

 

我曾經說過, 相中無性, 性中無相。

我覺空大師, 便是當之無愧證悟的佛。

 

我自稱覺空大師。

覺空二字, 當然不是我的真名。

當初想到這兩個字, 在網上一搜, 沒有其他人用, 我就用了。

這兩個字, 不是隨便選的。

第一義, 就在其中。

 

佛說:“秘密主。非彼知解空非空常斷。非有非無俱彼分別無分別。雲何分別空。不知諸空。非彼能知涅槃。是故應了知空離於斷常。”

了知空, 離斷常。

了, 就是了解。 知空, 便是覺空。

斷, 就是滅。 常, 即恒在 。

了知了覺空, 就離開了滅和常, 就離開了生死,就生死解脫。

 

用通俗的話說,

有些東西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比方說陽光, 陽光是空還是有?

你說是空, 不合適呀, 它明明有。

你說是有, 也不合適呀, 它明明是空。 所以隻能說非空非有。 可是既然非空非有, 那你為什麽還要用“空有”這樣的名詞來形容呢?

你也許會反問:“不用空有, 那用什麽來形容?”

嗬嗬, 沒有什麽可以形容, 所以不可說。

 

所以, 寒山子說: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可是, 有人不信邪。

漳州保福本權禪師聽了寒山子的詩以後, 也寫了一首:

 

吾心似燈籠,點火內外紅。

有物堪比倫,來朝日出東。

 

我比較讚同本權禪師, 還是有物堪比倫的。

所以我就用了陽光來做例子。

吾心似燈籠, 一點火, 吾心沒了, 燈籠也沒了, 一輪紅日便蓬勃東出。 好詩, 好意境。

一個用紅日, 一個用秋月。

兩位禪師, 日月同輝, 交相輝映, 天下第一精彩, 妙不可言!

 

你現在了解了為什麽佛會說“離斷常”了嗎?

就像不能用“空有”來形容陽光一樣,

也不能用“斷常”來形容本來麵目。

沒有斷, 就沒有常。

無論禪密, 在第一義上, 是完全一樣完全相通的。

 

說完第一義, 也來說說方便法。

佛說:“諦聽金剛手。漫荼羅位初阿闍梨, 應發菩提心, 妙慧慈悲兼綜眾藝, 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 通達三乘, 善解真言實義, 知眾生心, 信諸佛菩薩得傳教灌頂等, 妙解漫荼羅畫, 其性調柔離於我執, 於真言行善得決定, 究習瑜伽, 住勇健菩提心。秘密主, 如是法則阿闍梨。”

 

首先來了解一下一些密教的名詞。

漫荼羅, 翻成中文就是壇城, 也就是佛堂。

隻是密教的壇城擺設比顯教的佛堂更為講究, 這個有點像我們漢人的風水。 修不同的法壇城的擺設也是不同的, 認為不同的擺設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功效, 能對修法有幫助。 很是講究。

 

這個就是密教的糟粕, 應該要去掉。

首先,壇城的如何擺設和修行是沒有關係的。它讓修密法變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一般人沒有這個條件。

禪宗的祖師什麽也不要, 天地為壇城,  一樣成就。

窮禪富密, 密教就是太講究儀軌。

 

阿闍梨, 翻成中文就是金剛上師。

也就是修行有成就,可以擔當傳法弟子的人。

藏密後來有了活佛轉世製度, 所以活佛是天生的。

阿闍梨不是轉世的, 而是修密法有成就的人被授予了這個稱號。 活佛因為是天生的, 在密法的修持上, 不一定強過修行得很好的阿闍梨。

這個就好像太子的武功不一定強過將軍。

但是太子將來是皇帝, 將軍再厲害也是臣。

這個是製度決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