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獨步天下】戒戒戒戒之:成道十二年

(2022-06-03 05:25:27) 下一個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

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煩惱,對治生活惡習所製定的教團規則。

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針對弟子所犯的過失而定的規範,是隨犯隨製,屬隨緣製戒。

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製戒法的典籍,

亦即“戒”由律藏所詮說,而律藏則為“戒”的根據典籍。

 

根據《四分律》記載,

佛陀製定戒法,始於成道後十二年,因須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

佛陀製定戒法的本意,是專為攝僧而令正法久住,

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

“不以戒學為先。由使佛藏有鳥鼠之喻。眾集有猨猴之況。”

 

這裏有三個重點。

一個是眾僧有猿猴之況。

一個是隨犯隨製, 屬隨緣製戒。

一個是世尊製定戒律, 是在成道十二年後。

 

猿猴之況是什麽情況?

大家都知道齊天大聖孫悟空, 自由散漫, 無法無天, 無組織無紀律。

按照《天下無賊》中黎叔的說法:“隊伍不好帶了。”

隨犯隨製, 隨緣製戒, 就是貼補丁。

成道十二年後才製定戒律, 就說明戒律和成道一點關係沒有。 如果戒律和成道休戚相關, 世尊應該是從成道那一刻起就製定戒律。

甚至世尊根本不可能成道, 因為以前沒有戒律, 所以世尊不曾持戒。

 

佛陀製定戒法,始於成道後十二年,因須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

可以想象, 一定是須提那奸淫了良家婦女, 被人家告了官。

害得佛陀和僧團跟著吃官司, 於是世尊想, 這幫兔崽子不好好整治一下是不行了。 再不整治這隊伍沒法帶了, 以後官司打不完。

 

世尊剛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 隻有他一個人。

五比丘認為他放棄了苦行, 意誌不堅定, 棄他而去了。

世尊好不容易在鹿野苑這個地方追上他們, 又使他們重新跟了自己。 這就是初轉法輪, 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也就六個人, 比我的竹林宗人數還少。

就那麽幾個人, 手指頭都能數得清, 要什麽戒律?

到後來, 世尊每每出行, 有三千僧眾相隨, 就一定要製定組織紀律了。

 

我說, 戒律是內部人事管理和外部品牌建設的需要, 我不是瞎說的。

自從我開始說律宗以來, 我一直在闡述一個觀念。

那就是戒律和個人修行沒有關係。

持戒, 不是成道的必要條件。

但是, 佛弟子們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時至今日, 戒律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現在依然有內部人事管理和外部社會觀感的需要。

所以, 不要用我的話作為犯戒的借口。

 

出家人若還俗了, 或者一個人隱居在深山裏,

就無所謂持戒不持戒。

你若還生活在寺院裏, 就一定要遵守寺裏的規定。

我以前說過, 你自願加入了一個團體, 就要遵守它的規定。 你若不想遵守了, 可以自願退出。

如今的社會講究人權, 沒有人可以強迫你。

 

昨天浩娜說:“肉身是假,性是真,性無體,恒在,作用。”

不完全對。

肉身怎麽會是假的, 當然是真的。

你這個說法有點像唯識宗的“外無內有”和三論宗的“假有真空。”

 

沒有什麽是假什麽是真。

都是真。

浩娜, 我曾經說過:

 

相畢竟有, 相畢竟空,

性畢竟有, 性畢竟空。

 

再好好想想!

一定要把體性相用這四個方麵參透徹。

 

《十頌律》說完了。

我個人覺得律宗沒有太多好說的。

反正是每條戒律後麵都有一個典故, 也就是這條戒律是怎麽來的。

除非有人特別想聽, 否則我想就此打住。

 

在最後我想強調一點。

盡管我一再說戒律和成道沒有關係, 但戒律還是有其正麵的意義。

沒有戒律, 寺院僧團就是一盤散沙。

人不多的時候, 沒必要太正式。 家業大了, 就不能靠每個人的自覺性, 還是要靠健全的製度, 也就是必須要靠法治。

 

很多小企業剛開始時, 幾個人一起創業。

每個人都必須是多麵手, 分工也不會那麽清晰, 大家一起拚。

慢慢企業做大了, 員工越來越多, 就一定要建立考核製度了。

有獎有罰, 獎罰分明, 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佛教僧團也是一樣。

佛也是這麽做的。

佛國淨土, 就是獎勵。

地獄餓鬼, 就是懲罰。

 

戒律的正麵意義,

在於可以淨化社會風氣,

在於可以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公民,

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 可以保持一絲純真一些傲骨。

 

在我看來, 戒律就是“君子有所為, 有所不為。”

 

從下一本書開始, 我要說的就是密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