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獨步天下】天台法華之:妙法蓮華

(2022-05-23 23:13:31) 下一個

《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這是最後一品, 是普賢菩薩勸發品。

勸發, 就是勸大家發心, 也就是鼓勵大家的意思。

法華法會就結束了。

 

我個人讀《妙法蓮華經》的感受是, 佛陀沒有好好備課。

這部經不如佛陀說過的其他經典, 比方說, 《金剛經》, 《圓覺經》, 《楞嚴經》, 等等。

這部經沒有太多的地方提及第一義,

大多數時間, 佛陀都是打個馬虎眼, 隨宜回答問題。

大多數時間, 還是在說方便。

也許佛陀年歲大了, 沒有花太多精力去準備這個法會。

 

開法會, 就是做演講, 是要花很多時間設計準備的。

準備題目,

準備內容,

準備資料,

準備別人可能會問的問題,

還要排練直到萬無一失。

我以前在師門, 第二天開法會, 從前一天晚上開始, 師父和坐在台上的金剛上師們水都不敢喝, 吃飯也是隻吃一點點, 怕第二天在台上憋不住。 你總不能開了一半, 住持法會的活佛和金剛上師們上廁所去了。

 

做過演講的人, 就知道最後都會有一個提問時間。

如果有人提到的問題是你沒有準備的,

一般有兩種方式應對。

如果自己有涉及這個領域, 有一定的知識, 就粗略地回應一下, 但不觸及細節。 提問者也許不太滿意答案, 但至少不會漏出太大的破綻。

第二個方式就是直接說, 這個問題我暫時不能回答你, 我需要查資料, 你若不介意, 請留下聯係方式, 我們私下聯絡。

 

我覺得佛在《妙法蓮華經》中采用的是第一種方式。

嗬嗬, 我這樣講, 也許天台佛學院的同學們又不高興了。

佛也是人, 不可能麵麵俱到。 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處在最佳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前一天有沒有睡好, 是不是吃多了辣椒肚子有點隱隱痛, 都會影響到說法的。

我師父開法會時如果身體狀態不太好, 他就會盡早結束法會。

 

我在這裏就事論事, 做個案例分析。 

和敬不敬佛, 扯不上。

我若不敬佛, 又怎會成為佛弟子? 我最先接觸的是基督教, 我若不敬佛, 現在就是基督徒。

 

佛在《妙法蓮華經》中有兩處提到了第一義。

就是說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法的時候。

世尊借由大通智勝如來的口,

說了苦集滅道, 和十二因緣法。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這兩點, 才是《妙法蓮華經》的閃光點。

而《金剛經》, 《圓覺經》, 《楞嚴經》, 我以前都說過了, 在這些經典中, 閃光點處處, 俯拾皆是。

 

天台宗除了《妙法蓮華經》以外,

主要還有智者大師的三大部。

《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這三部都很長。 每一部都是從幾百到幾千頁, 是智者大師的畢生心血。

問題是, 長不一定代表好, 長有時代表臭。

智者大師讀佛經,總是越讀越厚,一本薄薄的《妙法蓮華經》,他可以寫出幾千上萬頁的心得。我讀佛經,總是越讀越薄。

越讀越厚的,對不起,在我眼中,都是學渣。

智者大師, 離智者還有一段距離。

我在本書的序中就說過,天台宗的真正成型是在其四祖智者大師手中。如果智者大師都不智的話,天台宗的教義就可想而知。我們看一個宗派的教義和思想,有兩個方法。

第一,看它所依賴的佛經,如果所依賴的佛經不了義,就不必再看了。事實上,不是佛說的每一部經都講了第一義。很多時候,佛隻說方便。

第二,如果所依賴的佛經是了義的,我們就看它的祖師所寫的論。這些論是這個宗派的祖師對佛經的理解和注釋。有一種可能性是經是了義的,論不了義。

如果這個宗派的經和論都是了義的,這個宗派的教義就是了義的。有智慧的求道之人就可以去皈依。但是,但是,但是,就算是這個宗派是了義的,不等於這個宗派的每一個弟子都是善知識。所以最關鍵的,是要跟對了師父。

比如說,禪宗是了義的,但不是每一位禪師都明心見性了。

 

所以, 智者大師的三大部我就不一一說了。

太長了。我可以像收拾唯識宗的祖師們那樣一招一招的破了智者大師的三大部,不過那樣一來,估計我還得在佛教網再待三年,哈哈。

如果有天台宗的弟子, 要就這三大部中的某一段, 或者智者大師的某一個觀點, 來與我討論谘詢, 我很樂意與你一起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