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獨步天下】大乘華嚴之:普賢王如來

(2022-04-02 07:43:37) 下一個

佛陀有很多的弟子。

很多都稱之為菩薩。

可是菩薩與菩薩之間差別很大。 這個不奇怪。 同一個師父, 有的弟子成就高一些, 有的差一點。

迦葉尊者之所以得了正法眼, 是因為他是第一個開悟的。

其實還有其他弟子後來也是開悟的。

所謂正法眼, 除了認證開悟以外, 還有衣缽的意思。

相當於下一任掌門。

 

佛說的經典當中,

常常是弟子們提問, 佛陀回答。

有時卻不是。

有時是某一位弟子回答其他弟子的提問, 佛陀隻是坐著聽。

這種狀況我們在《密嚴經》中看到過。

《密嚴經》就是金剛藏說給其他菩薩聽, 佛陀基本上沒說話。

在《華嚴經》中也是如此, 主要是普賢菩薩在說。

 

如果是某位菩薩說, 然後佛陀馬上插進來改正, 就說明這位菩薩說得不怎麽的。 如果佛陀聽之任之, 那說明什麽呢?

說明領導認可, 沒有要補充的。

間接說明, 這位菩薩其實已經開悟了。

所以我說, 金剛藏菩薩應該稱之為金剛藏如來。

普賢菩薩呢, 也應該稱之為普賢王如來。

 

《華嚴經》的背景是一場大法會。

慕名而來的人很多。

舉辦和參加過大法會的人就知道, 會有很多人從各地而來, 法會有時持續好幾天。 如果是密教的法會, 有時會更長。 各種唐卡, 曼陀羅, 有時要準備幾個星期或更長。

 

《華嚴經》一共有八十卷。

花了很多篇幅描述法會的盛況。 從學法的角度來說, 這些描述看看就好, 可以一掃而過, 不必花過多心思。

比方說, 從第一到第六卷, 就可以跳過。

這六卷就好像各地進京的官員麵聖, 說一大堆好聽的話讚美皇帝。

“皇帝陛下天縱神武, 文治武功, 舉世無雙,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四海臣服, 萬民擁戴。 奴才對皇上的敬仰之情, 猶如滔滔江水, 綿綿不絕。”

和這個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我們從第七卷看起。

 

爾時,普賢王如來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佛種種方便門,出興一切諸刹海,皆隨眾生心所樂,此是如來善權力。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能為眾生現眾相,隨其心樂悉令見。或為眾生現短壽,或現住壽無量劫,法身十方普現前,隨宜出現於世間。或有嚴淨不思議,十方所有諸刹海;或唯嚴淨一國土,於一示現悉無餘。或隨眾生心所樂,示現難思種種乘;或有唯宣一乘法,一中方便現無量。或有自然成正覺,令少眾生住於道;或有能於一念中,開悟群迷無有數。或於毛孔出化雲,示現無量無邊佛,一切世間皆現睹,種種方便度群生。或有言音普周遍,隨其心樂而說法,不可思議大劫中,調伏無量眾生海。或有無量莊嚴國,眾會清淨儼然坐,佛如雲布在其中,十方刹海靡不充。諸佛方便不思議,隨眾生心悉現前,普住種種莊嚴刹,一切國土皆周遍。”

 

總的來說, 普賢說法開示不如金剛藏直接了當。

感覺上有些含含糊糊, 不如金剛藏那麽簡短有力。

還是秉承了佛陀說法的特質, 方便法中夾著第一義, 有點夾生飯的味道。 這可能也是因為大法會, 來的人良莠不齊的原因。

 

這段頌言中有兩句話很重要。

 

“諸佛種種方便門,出興一切諸刹海,皆隨眾生心所樂,此是如來善權力。”

“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能為眾生現眾相,隨其心樂悉令見。”

 

第一句話說明佛為了投眾生所好, 開了很多方便門。

第二句話點出了第一義。

為什麽說第二句話點出了第一義?

我們昨天才說了無影掌。

我說了, 學會了無影掌, 你就是如來。

普賢菩薩絕對學會了無影掌,

所以他是普賢王如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