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我們的一生,
會經曆很多的人和事。
所以有人說:“人生就是經曆不同的事情。”
時光不可倒流, 於是很多的人, 事, 或物, 過去了就過去了。 從你身邊過去了, 就再也不會回來。
你還記得兒時的玩伴嗎?
你還記得曾經的室友嗎?
你還記得小學坐過的桌椅嗎?
你還記得大學走過的湖畔嗎?
你還記得青澀的初戀嗎?
你還記得曾經心動過的他/她的笑容嗎?
人生如夢。
難道不是嗎?
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 你不覺得往事飄渺, 模糊, 已經快記不起來了, 就像昨夜的夢一樣。
緣來緣去,緣聚緣散。
我們在做夢的時候, 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夢。
夢中我們一樣會經曆很多的人和事,
夢中我們一樣會有眼耳鼻舌身意。
夢中我們一樣會高興, 沮喪, 激動, 害怕。
隻有醒來的時候, 才知道原來什麽也沒有發生。
什麽是如來?
如來就是, 好像來了, 其實沒有來。
什麽是如去?
如去就是, 好像去了, 其實沒有去。
如來如去, 就是無來無去。
這個沙婆世界真的存在嗎?
你真的出生在這裏, 以後也會死在這裏嗎?
你真的來過嗎?
眾生是真的以為來了。
而如來是好像來了, 其實沒有來。
這個世界上的眾生,
都是一個一個鮮活的個體。
這個色身, 這付臭皮囊, 就是你的本來麵目嗎?
如果是的話, 就沒有六道輪回了,
就變成無神論了,
就變成了人死如燈滅。
這個色身, 和你根本是兩回事。
就好像你住在一個房子裏, 房子是房子, 你是你。
房子會年久失修, 毀壞, 倒塌。
而你可以換房子。
你隔一段時間換個房子, 就是輪回。
你不要房子, 不住房子了, 就是佛。其實,就算你現在還住在一個房子裏,隻要你明白這個房子其實和你沒關係,你已經是佛了。如果一定要加以區分,一個是法身佛,一個是報身佛。法身無相,空為體。報身,顧名思義,有一個因果而成的房子。
如果有人說,釋迦摩尼曾經降生在這個裟婆世界,求道,開悟,成佛。我說,你在誹謗佛。佛,從來就沒有來過,是名如來。
《金剛經》第二十品,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為什麽《金剛經》是一本了義的經典?因為佛說了第一義。說第一義的時候,必然是說本來麵目,本來麵目,必然是說如來法身。任何的經典,如果涉及到報身和應身,就是在說方便法。
為什麽?
我們知道,相是因果的產物。說如來法身的時候,法身無相,於是,就把因果和因它而成的相排除在外了。記住,法身無相。相有生滅,法身不生不死。隻有把相排除出去,才能不生不死。而說報身與應身的時候,是有色身有相的,是有因果的。所以,講報身與應化身的時候,是方便法,入世法。
不應具足色身, 就是沒有色身,就是無相,就是空為體。空為體, 就不可見。
明白了如來法身不可見,就等於見了如來。
佛弟子們常常有一個誤區,總是把佛形象化,你去寺廟裏看看各種不同的佛像,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滿天的佛都長得不一樣。每個佛都有自己的佛國淨土。
嗬嗬,你能把虛空分割成一塊一塊嗎?
如來法身,不是個體,因為沒有體。
如來法身,無邊無際。
講個體的時候,就是在講一個一個的相,就是在講方便法入世法。
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