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靈鷲閑禪師,
上堂:“是汝諸人本分事,若教老僧道,即是與蛇畫足。”
時有僧問:“與蛇畫足即不問,如何是本分事?”
師曰:“闍黎試道看。”
僧擬再問,師曰:“畫足作麽?”
其實,此類公案,和回歸方丈,和背後叫你一聲大德,和昨天的“是汝不肯承當”是同一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你本就是佛,本自圓滿,無需再多事了。任何的多餘,都是畫蛇添足,都是刀斧痕。
明水和尚問:“如何是頓獲法身?”
師曰:“一透龍門雲外望,莫作黃河點額魚。”
仰山問:“寂寂無言,如何視聽?”
師曰:“無縫塔前多雨水。”
院道禪師曾問新到:“黃河清也未?”當時僧無對。清也好, 濁也好, 都是黃河點額魚。僧如果學義端禪師,曰:“我不曾停留。”如此便是一透龍門雲外望。院道禪師必然好酒好菜招待你。
參禪,融會貫通很重要,我以前講過,有時被某一個公案卡住了,不要緊也無需急,接著往下看,往往在另外一樁公案裏,答案就出來了。當然,這要求你記憶力不是太差。
這一段的金句是“無縫塔前多雨水。”
無縫,就是無漏。無漏了,雨水多還是少,又有什麽關係?那有佛弟子就會問,如何才能無漏?我說,你不如問什麽無漏。如果一樣東西是本來就漏的,你補不好,補上了也是一個難看的疤。難看的疤,就不圓滿的,對吧?
所以,無漏的大圓滿隻能是本來無漏,而不是如何才能無漏。
什麽無漏?空性無漏。
閑禪師這個回答, 真是讓我拍案叫絕。
僧問:“二彼無言時如何?”
師曰:“是常。”
曰:“還有過常者無?”
師曰:“有。”
曰:“請師唱起。”
師曰:“玄珠自朗耀,何須壁外光!”
有了兩邊,就是生死。離開兩邊,便是常在。
我把閑禪師最後一句改一下:“玄珠自朗耀,何須佛與法!
&^all the best-:))...
Xiao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