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月讀書小結

(2021-04-02 17:26:26) 下一個

本月看了十本書,但其中一半以上與《水滸》有關,所以,隻算看了五本吧。

  1. 《容與堂百回本水滸》
  2. 百二回本《水滸》

讀水滸,我想唯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什麽老話說“少不讀水滸”,樓下的刀爾登說是因為“少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我想了想,覺得不止於此,也許是因為年輕人定力不夠,水滸裏一言不合就殺人,就上梁山當土匪,怕年輕人太容易擺脫正統社會的規範與束縛,心野掉?

至於水滸英雄,看了很多精彩評論,雖然自己也有話說,但覺得並不能超過那些評論,最多是讚同,想想就閉嘴了。

  1. 金聖歎點評水滸

金聖歎可真是施耐庵的超級粉絲啊。粉絲讀偶像的書,恨不能每個字每個標點都誇一遍,我偶像好啊,妙啊,絕啊,厲害啊……不過,金聖歎隻認可前七十回,甚至還改寫了結局,他的水滸隻到梁山好漢排座次為止,還安排盧俊義做夢,好漢們全被砍頭。金聖歎最討厭宋江,不管宋江說什麽都要諷刺批評一番,可憐的宋江,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都是錯。

金聖歎總結的施耐庵的寫作方法也很有用。我仔細體會了一把武鬆的哨棒,覺得用於懸疑寫作非常有用,另文再述。但是,最有同感的是他說:讀書隨書讀,定非讀書人。

  1. 十年砍柴的《閑看水滸: 字縫裏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

特點在於將水泊梁山當成一個公司來分析,血酬定律,另,處處與現實相照應比較。其實你會發現,中國其實到現在也沒怎麽變,要說變,隻是人不再那麽俠義了。作者行書語氣比較激動。

  1. 薩孟武的《水滸傳與中國社會》

薩孟武的這本書裏,水滸隻是個引子,主要還是討論古代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但是又並不是學術作品,隻是他茶餘飯後寫的一些隨筆。如果對古代中國社會人物風情有興趣的,讀起來應該很有意思,而我是想讀針對水滸的評論,就有點失望。

他提出:水泊梁山是流氓幫派,因義氣而結合,他們不是政黨,政黨是有主義的。

  1. 刀爾登的《中國好人》

非常密集的八卦。非常佩服作者的學識,不美的是,自己學識有限,隻能做讀者當聽眾,無從辨別他說的正確與否,要是能指出錯漏甚至進而討論,那才快意。

  1. 魯迅《偽自由論》

繼續毒舌,繼續吵架。乏善可陳的一本。

  1. 《武士道》

因為迷上日本時代劇,日本武士電影,就找來幾本有關武士道的書讀起來。本書作者新渡戶稻造是用英文寫作的,旨在向西歐介紹日本武士道,為其軍國主義傾向辯護。在歐洲十分暢銷,不次於《菊與刀》。他認為武士道是武士的訓條,並沒有文字記錄,而是存在於武士生活的方方麵麵,是默認俗成的一些規矩,具體而言就是忠、勇、義、仁、禮、克己等等。。。

  1. 《葉隱聞書》

號稱武士“論語”,葉隱也因此書成為武士的代名詞。全書30%有用,其他不看也罷,但是不看完得不出此結論,此書將“忠”擺在第一位,死忠,死狂,如此之忠接近於奴才了。

“所謂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 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死之徹悟,就是每天都在死之中。

  1. 《The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by Elizabeth Bowen》

Elizabeth Bowen,知道的人不多。她的長篇小說更有名些,我一般輕易不想讀長篇,太耗時間。這是她的短篇全集,挑了戰時和戰後的短篇來看,因為評論說這兩部分比較好些。她也寫鬼故事,我讀來卻不太喜歡。最喜歡她說的:"life with the lid on and what happens when the lid comes off." 也是因此才讀她,讀後雖不能給人以深刻映象或得到什麽頓悟,但還是有回味的餘地,這也就盡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