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眼前看到的是女孩嗎?你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那回事嗎?》

(2022-03-06 05:13:56) 下一個
請聆聽音頻:


 
【讀者1】:當我沒有思想概念了就感覺到什麽都抓不住完全沒有依靠了,我很害怕,好像要掉下去那樣,我原來維持的世界觀完全奔潰了,你說怎麽吧?
【答】:當你直接進入這個害怕直接跟著“掉下去”,天塌下來了嗎?
【讀者1】:感覺好像天要塌下來了,,,但我沒有進去我不知道
【答】:會嗎?就算你進去一點,看看天會不會塌下來?也許不像你想象的那麽可怕。事實是,當下一直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當思想理智在敘述的時候,它敘述給你錯誤的認知,其實無論有沒有思想理智的敘述,當下一直就是現在這樣的不可知的謎,不會因為思想理智認為這是什麽情況,就變成了已經知道的情況了。有思想理智概念的時候,天沒有塌下來,沒有思想理智概念的時候,天會塌下來嗎?
何止是上麵說的害怕,還有各種各樣的害怕恐懼,害怕的不得了,好像要死了一樣,但是等一下,你進去看看,也許不是你認為的那麽可怕。就拿人們最害怕的死亡來說吧,假如有人得了癌症,醫生宣布隻有三個月壽命了。你可以在90天時間內天天以淚洗麵沉浸在害怕和哀怨中,你也可以直接看看這個害怕到底是什麽,你會發現這個恐懼就是因為相信你已經知道死亡是什麽回事了。其實現實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死亡”這回事,根本沒有死亡這回事,但你卻在“死亡”還沒有到來之前差不多快要嚇死了。也許身體隻能撐這90天,也許更長,但這就是發現自己是什麽的機會了,如果你發現死亡是什麽,就等於發現了自己是什麽了。就算你的病痛厲害到連吞咽都進行不下去了,絲毫不會影響直接觀察“這”到底是什麽?這個PRESENCE不會因為身體上的不良感覺而受到任何的影響,一切經驗質感都不會撼動這個PRESENCE,你就是這個PRESENCE。也許你會好奇地問,我死亡後還有沒有這個PRESENCE?好問題,這就是你在死亡前就要發現的秘密。“死亡”是一個思想理智上幻想出來的概念,現實不懂這個情況,就像夢中的夢角色無法體驗夢角色的死亡一樣,你永遠無法體驗“你”的死亡,在身體斷氣前幾秒鍾,經驗質地早就切換成不知道是什麽了,這還是這,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無邊無際。這就是你自己。
當你徹底超越了對於“死亡”的恐懼,奇跡就發生了,也許90天一過,癌細胞找不到了。當你發現了你自己是什麽,一切都跪倒在你的腳下了。現實不可怕,現實就是你自己,無二。但是思想理智會提供一係列假設出來的概念邏輯,如果你當真了就會落入害怕之中。當然這樣的害怕也是空性的害怕。
所有的害怕都是由你認為你已經知道了什麽回事怎麽回事引起的。
【讀者2】:我和讀者1的感覺相反,當我沉浸在不可知的謎樣的能量中,一旦思想理智升起了我會感覺很不舒服,我很討厭思想理智試圖讓我相信它敘述的情況,,,
【答】:哈哈有趣。請你仔細看看,當思想理智在敘述的時候,當下一點都沒有受到思想理智運作的影響,不可知的微妙能量沒有因為思想理智的出現而跑掉了,當下還是該怎樣就是怎樣。深入觀察一下,思想理智運作本身就是無限微妙的能量本身,就是THAT本身的樣子。思想理智效應就是THAT的效應,思想理智(MIND)效應並非是THAT中生出來的某種有害的毒瘤。當思想念頭升起的時候,無限微妙能量即時即刻就以“念頭”的能量形式顯現出來的,其實還是無限微妙能量(THAT)本身。社會上膚淺的課程都在建議你把思想念頭當作毒瘤一樣割掉才能獲得成就,這些課程的說法是非常膚淺的誤導。隻有當你發現思想念頭不是有害的東西,對思想念頭敘述的概念邏輯不再當真了,才是真正的超越。但是如果你誤以為思想理智是敵對分子,要跟它做鬥爭,那就痛苦了。
不要誤以為你必須從“有思想理智運作”的情況過度到“沒有思想理智運作”。沒有這樣的“過度”!而是直接把思想理智運作看成是無害的無限微妙意識總能量的本能效應,無論思想理智敘述什麽給你聽,都好像聽到一個老奶奶的嘮叨一樣無所謂。
你的唯一目的就是發現最最基本的情況:這就是無限的閃閃發光的能量,那你就不會離開這個最最基本的情況了,有思想念頭?就是這個情況,沒有思想念頭?就是這個情況,沒有實在的差別。
你無法定義這最最基本的情況是什麽。你隻要和這最最基本的情況在一起,它就會告訴你它是什麽了。這個情況完全就是這個情況,但不是人類可以理解的情況。所以你隻要繞過一切人類理解出來的概念定義,直接跟這個無法言說的最最基本的情況在一起,它就會透露給你它的秘密了。它會自動地透露的,因為它就是你自己,你會突然地感覺到“噢,我明白了!”。
當思想念頭來了,你品味一下什麽是思想念頭?你察覺到了這稱為“思想念頭”的質感了嗎?什麽叫做質感(TEXTURE)?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經驗質感你才能說現在有思想念頭流過了,如果你察覺不到質感,怎能說有思想念頭流過呢?當你直接察覺到思想念頭的質感以後,就對思想念頭敘述的內容不感興趣了,這就是溫柔的超越。然後,你發現思想念頭也不真的就是“思想念頭”這樣的概念定義,因為思想念頭這個概念也是任意取出來的名稱。雖然你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經驗質感的流過,但你不知道它是什麽,就這樣,你已經不再需要定義這是“思想念頭”了。你可以注意一下,“有思想”和“沒有思想”到底有什麽區別?除了經驗質感有差別外,沒有其他差別。那麽經驗質感的差別到底是什麽?你說不出來了。就和這個經驗質感在一起,感受一切質地質感(TEXTURE)的不同,慢慢地它會透露給你無法言說的秘密的。
思想理智的運作和最最基本的PRESENCE或“在”不是兩種情況,讓我舉一個例子吧,當你在體驗夢經驗的時候,“睡著”沒有跑掉。不會因為做夢而不是睡著了。夢恰恰發生在睡中,而不是夢是一個情況睡是另一個情況。睡著沒有被夢抹殺。做夢就是睡著貌似出來的樣子,夢和睡不是兩種情況,而是同一個效應。同理,PRESENCE(或“在”)不因為思想理智想問題了而不是PRESENCE(或“在”)了。並非你必須停止思想理智的運作才能發現PRESENCE。當下此刻,你能確定現在不是“睡著”嗎?我無法確定,你能嗎?
再舉一個例子,概念定義發生在超越概念定義的PRESENCE(或“在”)中,並不可以說概念定義影響了PRESENCE(或“在”)。概念定義的產生就是PRESENCE的一種版本,就是PRESENCE本身。所以,你可以看破概念定義的合理性,但不必要費力消滅或停止概念定義,因為它們恰恰就是PRESENCE本身的樣子。
概念定義並非是實在的障礙,如果你對概念定義當成是真了,就看似變成了障礙了,其實這樣的“當真”本身就是空性的,所以可以連“當真”也不必當真。就好像夢裏的夢角色總是迷入了夢概念定義中,這看似對於夢角色來說是個障礙,但當你突然清明起來發現整個夢都是空性的PRESENCE(或“在”),那麽,不但夢世界變成無害的印象,夢角色也是無害的印象了,夢角色的當真或不當真根本無所謂了,因為它們都是空性的嘛!
這一切好像海市蜃樓一樣,這一切不是你認為就是的情況。海市蜃樓中看似出現了“水塘”,這僅僅是看似的樣子,不是真的水。當你在炎熱的沙漠上駕駛的時候,會看到遠方出現了大湖,當你開近一看,哪裏有大湖,一滴水都找不到。你可以觀察一下經驗中的每一點,原來你認為這點是某樣東西或某樣情況,仔細看看吧,就不是你認為的東西或情況了,這就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樓的奇跡差不多,粗看起來是那樣,仔細一看就不是那樣了。
這不是世界,但粗看起來好像是世界。這不是環境,隻不過看起來好像是環境。經驗中的每一個印象都是海市蜃樓效應。當你認為你看著一雙筷子,其實你沒有看著一雙筷子,你看著的是無限的微妙的差異。如果你把這無限的差異的一小部分劃分出來研究,你會發現連這一小部分都是無限的微妙的差異。那麽原來認為是的“一雙筷子”去哪裏了?哪裏都沒有去,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雙筷子,而是思想理智把無限的微妙的差異大大地簡化為抽象的概念“一雙筷子”了。
再舉一個例子,當你遠看夜空,那是一條銀河係。然後你說讓我仔細研究一下這是什麽,然後你坐飛船進入了銀河係,原來確定出來的銀河係找不到了,變成了星星的汪洋大海了,然後你選其中一個星星飛過去,然後你看到這顆星星不是簡單的一顆星星,而是20個行星組合,然後你選一個行星飛進去,看到一幢房子,飛進房子,你突然發現就是“和家人吃飯”的樣子了。你能說這不是銀河係?不能這樣說,“和家人吃飯”的樣子就是銀河係的樣子。如果你再仔細觀察一下“和家人吃飯”的樣子,又發現了無數的色彩差異了,原來認為清晰的“家人吃飯”變成了無限的色彩海洋了,這還是銀河係嗎?對的,還是銀河係,但是定義這是銀河係已經沒有意義了。任何定義都是抽象的簡略概念,這是無邊無際的無法定義。你可以任意地說這就是“銀河係”,你也可以任意地說這就是“和家人吃飯”,但這就是這,這些看法無法概括“這就是這”。
【讀者問】:但是,我沒有辦法走到微觀層麵去觀察。
【答】:你不需要進入微觀層麵。在任何層麵的觀察都會發現這是無限發散的。你不需要放大鏡或顯微鏡。你把無限的微妙的印象劃分成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給每個部分取名,就這樣大大的簡化成為刻板的概念定義了。舉一個例子,你聲稱你看到了眼前站著一個女孩,其實這不真是“女孩”這樣東西,這是無限無限的差異印象。思想理智無法描述無限的差異的印象,思想理智隻能把這個無限的印象簡化成可以說出來的概念了,你說你看到了女孩的衣服是紅色的,女孩的頭發是黑色的,這就是思想理智在粗略地簡化,把當下此刻的無限大大地簡化為可以想象的可以表述的概念定義了。
看看吧,這裏有多少色彩?
【讀者問】:有紅色,黑色,灰色,淡藍色,有一點黃色,其他我就說不清了。
【答】:你注意到了沒有?這是無限的色彩,多到你完全無法表達的程度。思想理智無法概括無限的色彩,思想理智就大大粗略地簡化為你上麵告訴我的那些色彩,然後你就聲稱這些色彩差異描繪出來的就是某個“女孩”了。你不需要顯微鏡就可以察覺思想理智的抽象簡化運作了。當思想理智聲稱“看到了女孩”,思想理智創造出“女孩”來了嗎?沒有!思想理智僅僅想象出來“女孩”這個概念定義,但無限的這還是無限的這,不會因為思想理智想象成任何概念定義而變成了這些東西或情況。就算你認為這是“女孩”,這樣的認為絲毫不影響這就是無限本身,而不會因為你認為這是有限的女孩就真的變成了有限的女孩這樣東西了。思想理智不創造現實,但是思想理智會誤解現實,僅此而已。
==== 附加問答 ====
【問】:您說“一切都是自己”,這是否可以成立為一種固定的看法?
【答】:是的,如果不深刻明白,這句話就變成了一個固定的教條主義概念了。這句話隻不過是一種提醒,然後你利用這句話無限超越這句話,什麽是”一切“?什麽是”自己“?難道“一切”和“自己”是兩樣東西?它們有簡單答案嗎?好好品味一下。
【問】:您常說現實無法確定為任何一種明確的看法,那麽一切都是自己這個“開悟”後的判斷,是否可以成立為絕對正確?或者說還是無法確定真的成立
【答】:這不是開悟後的判斷,這是一個暫時可以利用的概念指向,指向無限無法說。NO,沒有絕對正確,因為沒有證明“正確”的絕對參照係統。連“參照物”都無法確定,怎能證明任何立場成立呢?一切立場都不可立。
【問】:因為承不承認別人存在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像禪宗會說父母生出了你,這是一個父母告訴你的故事而已,現實並不真的是如此。那麽按照現實真實的情況來說應該怎麽說呢?是我先存在還是父母先存在?或者說這是一個整體的“存在”,即是你說的那個同一個意識能量的顯現
【答】:是的,無法確定“生出來”因為這不是你自己的直接經驗體驗。昨晚夢裏的夢父母說,你是生出來的,真的嗎?夢你通過夢娘胎被生出來了嗎?還是聽到了一句夢話?你自己看看到底是什麽情況?奇怪不奇怪?我們說的是不合邏輯的魔法,不是談一件合理的事情。
你問:“那麽按照現實真實的情況來說應該怎麽說呢?是我先存在還是父母先存在?”
那麽我問你,昨晚夢裏的夢你先在,還是夢父母先在?還是同步升起的故事?
對,這是整體同步的同一個意識能量顯現出來的空性印象。你說電影裏麵的兒子和父母哪一個先存在?如果不放映電影,他們都不真存在,如果電影放映起來,印象兒子和印象父母同步地看似活起來了,動起來了,這是真兒子?真父母嗎?還是一束一束的光電效應?探討電影裏麵的印象兒子先存在還是印象父母先存在是不是沒有意義了?它們就是光電印象,不是真父母真兒子。那麽當下是不是差不多呢?你注意一下。
【問】:如果是同一個“投影”,為什麽我父母會告訴我他們生出來了我這個故事,因為他們也是無明眾生嗎?如果這麽說,那麽是否可以說,一個人開悟了不能承認其他人也就開悟了,這也就承許了有其他人的存在,那麽其他人和一個開悟者世界觀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實裏眾生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答】:當下不真的是電影,也不真的是投影,電影或投影之說都是比喻的說法。為什麽電影裏麵不可以讓“電影父母告訴電影兒子一些故事”呢?這是THAT的動機,人是無法理解的,我不知道THAT的動機是什麽,如果我要猜的話,我就說這是無限意識能量自己開自己玩笑,自己娛樂,除此之外我真的不知道原因。
怎能說電影裏麵的“人”是無明眾生呢?它們僅僅是意識印象,根本不是獨立存在的“人”,怎能有“無明”或“明”這回事呢?如果你誤以為意識中有“人”,誰上當了呢?不是“人”上當了,而是THAT自己上當了,因為它自己誤以為夢出來的印象是真實的“人”了
難道電影裏麵的角色有“開悟”這回事嗎?所以,沒有開悟這回事。但是你可以突然發現眼前的一切都是意識效應,類似電影的光電效應差不多,看似發生,其實沒有任何事情在發生,就像電影裏麵的故事完全是空性的,當下的故事也完全是空性的,沒有屬於故事情節裏麵的角色你的開悟。恰恰相反,意識能量自己會突然發現自己在和自己開玩笑,就立刻放鬆了,不當真了,而不是某個人開悟了。
你問:“所以現實裏眾生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看看電影裏麵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有關係嗎?他們根本不是“人”,他們就是電流貌似出來的光線能量,光能量有“之間”這回事嗎?有“關係”這回事嗎?光能量就是它自己,不是描繪出來的“人”或“眾生”。哪裏有屬於光電能量描繪出來的人的”開悟“呢?就像沒有屬於掛在你家客廳牆上的圖片裏麵的人物的開悟一樣。
【問】:先生,最近有個疑問總自發自動的出現。所有這些都是誰說的?是陳明亮說的,是佛陀說的,是惠能說的。萬一他們錯了呢?
【答】:都不是。是你自己說的,因為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無他。如果你聽到有個“明亮先生”在說,這個情況隻出現在自己的意識中,不超越你自己。如果你成熟了,要聽該聽到的東西了,就會自發自動地聽到了。對於你來說,你的在,才有“明亮”的在。是你自己貌似出來一切情況。
萬一錯了?有可能!這就是為什麽你不要照單全收聽來的東西,你要通過自己的品味來看看到底對不對,隻有你自己才能明白你自己。以什麽態度來讀文章或經文呢?以高度的崇拜態度,同時以高度的質疑態度來讀經,或讀文章。看似這兩個態度是矛盾的,其實不是矛盾的。
看看吧,我極盡全力毫無保留地說出我能說的,但是聽到你的耳朵裏就變成另外的意思了,誤解了,那種微妙沒有了。也就是說,就算我毫無保留地說了,你也不一定聽明白,這就要看成熟度(敏感度)了。當成熟度提高了,一年前沒有聽明白的,現在可能就會聽明白,因為敏感度已經提高了。所以,就算你今天聽不明白,沒關係,一直沉浸在這個意境之中,莫名其妙地潛意識會明白的,會有反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