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唯心所造和唯心所現的區別在哪裏?這兩句話是究竟的真理嗎?》

(2022-01-16 08:42:42) 下一個
請聆聽朗讀音頻:

有佛教背景的人問我,你說的道理和佛經中說的“唯心所造”以及“唯心所現”是不是一樣的?

 

 

答案:是。也不真是。

 

 

這兩句話可以說是佛教裏麵的經典句子了,幾乎每個佛教徒都能夠熟讀這些句子。讓我們看看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通過這兩句話我們可以察覺到了非常隱蔽的思想理智上的參照係統幻覺,然後我們就發現了這兩句話本身不是真理,它們僅僅是釋迦牟尼大師在語言上的比喻說法,指向了無法言說的“那個”。如果你堅持了這兩句就是真理,抓住比喻句子不放,就相當於站在一個跳板上不敢跳下去了。也許你是一個好佛教徒,把指向“那個”的手指當成了真理,就和《明白自己》無關了。

 

 

什麽是釋迦牟尼用的這個詞“心”?這不是人的心髒的意思,這也不是人的思想的意思,這是非個體的THAT的思想理智效應的意思。思想理智效應就是意識效應,也就是THAT的效應,和你的膚色和你是無二的一樣,思想理智(意識)效應和THAT不是兩個分開的屬性功能,而是無二的。所以,思想理智(廣義的說是意識)效應不是錯誤,就像THAT不是錯誤一樣。就像你的膚色是黃色的不是錯誤一樣。思想理智並非可以理解為“我這個人的念頭”。因為“你這個人的念頭”是非個人的思想理智效應解釋出來的幻覺結論。如果你的敏感度不斷提高就會發現一切你稱為是“你的念頭”其實是無限的冥冥之中自發自動出現的思想理智效應,並非出自於“你的大腦”。甚至連“大腦”這個形象輪廓都是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東西,但不是真的東西。

 

 

我在文章中大量地說“思想理智”這個詞,這是現代語言。但是釋迦牟尼的時代還沒有這樣的語言邏輯,他就用一個“心”字來指向了。其實意思是一樣的。問題是,真有“心”或“思想理智”這個實體的東西或屬性嗎?答案是:看似有但不真有,或說無法確定真有。如果你觀察這個所謂的思想理智或思想念頭一段時間,你就無法確定這是什麽了,好像它隨著你的觀察而開始不確定了,這個“思想”的概念開放發散了。雖然在感覺上好像念頭和念頭之間是有分界線的,但仔細一看卻找不到這樣的“分界線”。哪一點是念頭出現的時刻?哪一點是念頭消失的一點,你確定不了。

 

 

所以,你無法真正確定到底什麽是“思想理智”,但是你同時明顯地感覺到有思想理智的運作,看似有思維,看似有判斷,看似有選擇,但你又無法抓到任何具體的東西。所以,“思想理智”這個概念恰恰就是THAT的思想理智效應自己給自己取的名稱。就像我們永遠無法抓住具體的THAT一樣,我們無法抓住具體的思想理智這樣東西。我們無法抓住這樣東西進行解剖和分析,我們無法把“思想理智”這樣東西放在顯微鏡下麵去分析,我們無法把“思想理智”這樣東西放在電子儀器中測試,就像我們無法找到一個THAT這樣的東西進行分析研究一樣。因為“思想理智”就是一個對於THAT進行抽象片麵定義出來的概念,試圖把THAT的理性效應定義為一樣具體的東西。這樣定義出來的結論就是參照係統幻覺。

 

 

所以,思想理智不是一樣具體的東西,“思想理智”或“心”僅僅是一個空性的概念名稱,除了是概念名稱外,什麽東西都不是。道家有一個比較究竟的說法:《無思》和《無心》。說出來這樣究竟的話的那位已經超越了“思想”和“心”這樣的概念框框。

 

 

用我的說法,這看似是思想或心,其實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思想”或“心”這樣的定義,但同時不否認在感覺上看似有這樣的屬性。感覺本身不是幻覺,但是把感覺出來的定義為某樣具體的東西,比如“心”或“思想”,這樣的定義取名就是幻覺概念了。

 

 

高級瑜伽的關鍵就在於:任何認為它應該是的認知都是不成立的,“應該”或“不應該”就是思想理智(“心”)的運作。

現在讓我們看看《唯心所造》這句話吧。作為方便膚淺的比喻句子是可以這樣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思想理智創造的。如果你不注意的話就會理解為有一個稱為“心”的東西可以創造一切(東西)了,其實這樣的理解落入了幻覺參照係統邏輯中去了,因為“心”或“思想理智”不是實在的東西或屬性。既然不是實在的東西或屬性,怎能創造其他呢?比較準確的說法是,心或思想理智把不是任何東西或情況的THAT抽象片麵地解釋成為這樣或那樣的東西或情況了。不可以把“解釋”理解為“造”。但是釋迦牟尼當初就這樣說了,也許是為了方便那些難以理解“解釋”這個詞的意思的大部分人,唯心所造是一個方便的邏輯比喻,其實這句話本身的邏輯是不真成立的。

 

 

就像膚色和你是無二的一樣,心或思想理智(或意識)效應和THAT是無二的。THAT不是一樣東西或情況,THAT就是THAT不變,不能因為對THAT的看法不同而誤以為THAT造出來了東西了。就像我自己是一條有無限多樣膚色的無限超級變色龍,我的顏色是無限的,不能因為今天我的膚色是黃色的,不能因為明天我的膚色是藍色的,就認為我是不一樣的我了,就誤以為我造出了或顯現出來了無數的“不是我”的東西來了。

 

 

那看似無限萬變的現象其實是同一個不變的THAT,那些“無限萬變的現象”就像膚色在無限變化一樣,不等於我的膚色變化了就是我在變化了。所以,我沒有創造出“膚色的變化”這樣東西來,膚色變化不是我的真變化,而是空性的效應或能量印象。“唯心所造”不是真的造,而是*看似*的出現不同於THAT的樣子(印象)來了。我常常說,THAT看似以無限偏離自己的樣子而永恒不偏離自己。這就是奇跡。

 

 

如果當時釋迦牟尼像我這樣的說,有幾個人能夠聽懂?他們納悶了:什麽?看似的東西不是真東西?怎麽可能?聽眾傻眼了,懵了。所以,釋迦牟尼就采用“唯心所造”這個形象比喻來指向,說這是你的“心”創造出這一切來了。這樣就產生了以這種比喻說法為經典的宗教。大部分人可以成為好佛教徒,隻有極少數的人敏感度足夠高超越了“心”和“造”這樣的邏輯,真正明白了自己,比如惠能就超越了釋迦牟尼的比喻說法而發現:一切法不可立。

 

 

讓我再強調一下,這裏隻有不是東西不是情況的THAT。除了THAT沒有任何其他東西。關鍵在於看破“東西”或“事情”這樣的幻覺參照係統。你所看見的“萬事萬物”僅僅是一種空虛的效應,不是實在的事情或物體。但是思想理智效應(也是THAT本身)會把空性的效應(即萬事萬物)當成是實在的萬事萬物,這樣就產生了參照係統幻覺,好像真的有“人我”在“我的世界”中發展了。這些看似的“萬事萬物”不真的是實在的萬事萬物,而是THAT本身!

 

 

沒有實際的“造”這回事。雖然釋迦牟尼在《華嚴經》中用了很多形象比喻的句子,但是對於敏感度特別高的舍利子,他就跟舍利子說不同的話了,他說,其實我知道隻有你才能聽明白,我就跟你說徹底的話了,這是不生不滅的,這不是真正的思想和識別運作(即無受想行識),這不是真正的意識(即無意識界)。所以,《華嚴經》比較適合無法一下子看明白《心經》的大部分人。《心經》裏麵的句子才是在語言上能說出來的最究竟的句子。

 

 

再看看《華嚴經》中的另一個說法吧:《唯心所現》。這個說法比前麵的《唯心所造》要準確多了。注意,前麵我們強調了THAT不可能創造出不是THAT的東西來的。所以“造”這個

概念是無意義的。釋迦牟尼對於敏感度稍微高一點的人換了《唯心所現》這個說法,指出來這一切僅僅是一種顯現印象,並不是造出來的東西。這樣的說法比“造”要高明許多。

 

 

當你的敏感度提高了,你就發現這一切不是某上帝創造出來的東西或情況,而是意識效應中的空性的印象而已,這就是“所現”或“顯現”的意思。很多人喜歡用“顯化”這個詞,其實,這裏沒有“化”因為所顯現出來的印象不是從某樣THAT中轉化出來的或變化出來的另外的東西。這裏隻有完全空性的印象,就像昨晚你的夢中的一切“東西”都不是真東西一樣,而是夢能量(意識能量)的印象而已。我一般不用“顯化”這個詞。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看看,雖然我們可以方便地說“所現”或“顯現”這個概念,但真有“現”嗎?你隻能說這一切是一種“光”印象,因為光線色差的變化,看似這個“光”是無限多變的形象輪廓。如果你仔細觀察,除了可以說這是光之外,不能說光中的形象輪廓是具體獨立存在的東西或事情,還能說什麽呢?那麽“光”又是什麽東西?“光”是一樣東西嗎?

 

 

NO,“光”僅僅是思想理智(“心”)解釋出來的定義名稱,這樣的定義名稱不等於確定真的有“光”這樣的東西或屬性。所以,你所稱為的“光”其實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光”這樣的概念。你無法找到“光”這樣的東西,“光”僅僅是思想理智上的任意取出來的名稱。諾貝爾獎得主可以告訴你很多有關“光”的理論,但如果他誠實的話,他隻能承認他也不真的知道什麽是“光”。

 

 

既然無法知道光是什麽東西,那麽“顯現”或“所現”這樣的詞匯沒有意義了。不但你無法確定什麽是“心”,你也無法確定“心”可以“所現”或“顯現”出其他東西來。《唯心所現》這四個字比《唯心所造》要高明,卻同樣是不真成立的比喻句子。所有佛經都是比喻句子,不是真理。釋迦牟尼從來沒有聲稱他告訴你真理了,恰恰相反,他在臨走前說了實話,他說:“我說了49年的道,其實一句話都沒有說”。這是佛祖在謙遜嗎?不是!他實話實說:一切可以說的話都是比喻句子,不是真相。佛祖無法告訴你真相,明亮先生無法告訴你真相,隻有《你自己》才能發現你自己的秘密(或奇跡)。

 

 

真正的《明白》不是在理性上的理解或知道,而是超越理性的一種無法說是“知道”的知道。換一個說法,當你深刻發現沒有可能在理性上確定出任何穩定的東西或情況來,這樣的深刻發現本身就是超越理性的非知道的知道了。這就是為什麽蘇格拉底說:我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我無法通過語言來描述,我就留給你自己了。記住,隻有你自己才能明白你自己,沒有“別人”可以明白的。所以,不要模仿釋迦牟尼大師,不要模仿明亮先生,不要模仿任何的“大師”,真正的‘大師’是無限的你自己。

 

 

==== 附加問答 ====

 

 

【讀者】:感覺that 沒有意識自然不會有意識效應,而且感覺比較像無屬性(無意識)的閃現效應 ~ 不過覺得自己品味的還不夠深 ~ 繼續品味(經驗)。我這樣理解對嗎?

 

 

明亮】:不能說THAT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比較準確的說法是:TA這個詞指向你自己的無限,無限超越“有意識”和“無意識”,TA可以自發自動地顯現出絕對聰明的智慧,也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聰明”或“智慧”這樣的概念描述。甚至連“愚蠢”這個現象也是TA絕對聰明地貌似出來的樣子。所以你能確定“愚蠢”就是愚蠢嗎?你能確定“聰明”就是聰明嗎?無法確定!注意思想理智總是喜歡建立一個“不是”或“是”的確定,或建立一個“沒有”或“有”的確定,總是要確定“是這樣”或“不是那樣”或“沒有這”或“有那個”,這樣的確定是無法完成的,任何概念上的確定都是參照係統幻覺。你嚐到了無法言說的味道了嗎?

 

 

當你察覺到了思想理智的運作:這是這?這不是這?有這?沒有那?有那?沒有這?這是不是那?那和這區別在哪裏?......,如果你察覺到了這些運作,就等於察覺到了思想理智上的幻覺參照係統的運作了。其實,這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因為這些問題的邏輯本身就是不真成立的幻覺參照係統。所以,如果你問希臘人蘇格拉底這些問題,他隻能搖搖頭說:“我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這看似是謙虛(HUMILITY),其實是不忽悠你的實話實說。但人們都誤以為蘇格拉底懂的太多了表示謙虛了。真正的《明白》不是靠思想理智的“懂”的。

 

 

哈哈,“我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就是一種非理性的“知道”。這是什麽味道?思想理智上的理性的知道都是顛倒的,把不真成立的確定為成立的情況。TA就是你自己,就在這裏,赤裸裸的明顯在這裏,太近了!難不難在找到TA,你自己已經是TA了不需要找TA,難就難在難以超越思想理智告訴你的一切概念邏輯理論。

 

 

【讀者】:佛說的心有多義,不僅僅指意識。一切唯心造的心,是指的本心,即如來藏,即That。思想意識作為本心的一種顯現,也看似參與了創造。所謂唯識所現,即心識的改變也同步帶來了經驗現象的改變。但種種看似的改變,並無變與不變的分別。所以中道之本心是不造而造,現也沒現的,正如我們感知並享受科技帶來的生活方便不可否認,但同時又什麽也沒有發生,隻是That總能量夢一般的經驗波動或震蕩。

 

 

明亮】:“意識”和“本心”就像空和色這些概念一樣是一種理智上的分辨概念,把不需要分割的THAT在概念看法上分成了兩個看法或多個看法,如來藏是另一個概念看法。在概念上,好像意識和本心是一低一高的兩個情況。其實不真有這兩種情況。這些概念都指向無法描述的THAT。本文的關鍵指向不在於定義心是什麽或意識是什麽或本心是什麽,而是指出,因為敏感度的不同可以把TA看成無限多樣的不同看法。意識,心,本心,如來藏,這些都是因為敏感度的不同而產生的看法不同,並非真有這些區分。你無法找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們不是東西而是概念看法,不真有這些可以抓住的東西,隻有不需要找的你自己(即THAT)。佛祖說出這些概念的目的就是指向,而不是要你抓住這些概念不放。隻有徹底超越一切“認為你知道了”的概念邏輯,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無限。

 

 

本文的另一個關鍵指向在於,看似都是變化,其實沒有實在的情況的轉變,沒有一個情況造就另一個情況。隻有因為敏感度不同而可能有無限多種的不同看法。看法不同不等於THAT有不同。敏感度低一點,THAT就看似是人,時空,世界。敏感度高一點,THAT就看似是意識效應,敏感度再高一點,就看似是超越意識效應的所謂本心。敏感度越來越高了,就無法確定任何可以定義的概念了,也就是超越一切概念了,不但超越意識概念,也超越真心或本心概念,連THAT這個概念也沒有意義了。但同時對一切看法都OK了。

 

【問】:佛說的心有多義,不僅僅指意識。一切唯心造的心,是指的本心,即如來藏,即That。思想意識作為本心的一種顯現,也看似參與了創造。所謂唯識所現,即心識的改變也同步帶來了經驗現象的改變。但種種看似的改變,並無變與不變的分別。所以中道之本心是不造而造,現也沒現的,正如我們感知並享受科技帶來的生活方便不可否認,但同時又什麽也沒有發生,隻是That總能量夢一般的經驗波動或震蕩。
【答】:“意識”和“本心”就像空和色這些概念一樣是一種理智上的分辨概念,把不需要分割的THAT在概念看法上分成了兩個看法或多個看法,如來藏是另一個概念看法。在概念上,好像意識和本心是一低一高的兩個情況。其實不真有這兩種情況。這些概念都指向無法描述的THAT。本文的關鍵指向不在於定義心是什麽或意識是什麽或本心是什麽,而是指出,因為敏感度的不同可以把TA看成無限多樣的不同看法。意識,心,本心,如來藏,這些都是因為敏感度的不同而產生的看法不同,並非真有這些區分。你無法找到這些東西的因為它們不是東西而是概念看法,不真有這些可以抓住的東西,隻有不需要找的你自己(即THAT)。佛祖說出這些概念的目的就是指向,而不是要你抓住這些概念不放。隻有徹底超越一切“認為你知道了”的概念邏輯,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無限。本文的另一個關鍵指向在於,看似都是變化,其實沒有實在的情況的轉變,沒有一個情況造就另一個情況。隻有因為敏感度不同而可能有無限多種的不同看法。看法不同不等於THAT有不同。敏感度低一點,THAT就看似是人,時空,世界。敏感度高一點,THAT就看似是意識效應,敏感度再高一點,就看似是超越意識效應的所謂本心。敏感度越來越高了,就無法確定任何可以定義的概念了,也就是超越一切概念了,不但超越意識概念,也超越真心或本心概念,連THAT這個概念也沒有意義了。但同時對一切看法都OK了。無限超越的同時無限包容一切看法。

 

 

(寫於2022年1月16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