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現在就是看明亮先生文章的時候特別明白.遇到事掉進去.一會就覺到自己掉進去了,自己笑笑.恐懼比以前小很多,最近感覺頭腦很笨,什麽國家大事病毒都不關心.現在卡在睡眠問題上,想問問老師睡眠也是能量流嗎?身體是影子需要睡覺嗎?還有睡覺的是誰?
我現在就是想起什麽就說都是它的意識流.不是真的,然後自己就笑笑.感覺平安。就是失眠的時候卡在那當真。我經常就是看先生的文章時笑笑,聽到有的人說看了先生文章害怕.我就很高興。
答:你問,“身體是影子.影子需要睡覺嗎?“。對,夢裏的影子都是要”夢睡覺“的。“影子“是一個比喻,現實不是什麽的影子,不要字麵理解了。如果把我說的例子都直接字麵理解,就不好交流了。
換個說法,不說‘影子’了。身體是空性的能量印象,但作為能量印象還是看似有因果邏輯的,累了要休息的,餓了要吃飯的。但退後一萬步看,這些都是空幻的因果邏輯。累是空性的累,休息是空性的休息,餓是空性的餓,吃是空性的吃。
發現一切印象都是空性的,卻不抹殺在空性的邏輯裏麵有累,休息,餓,吃飯,這些事情發生,這些事情和發生都是類似夢境一樣是空性的。
我沒有說當你發現一切都是空性的就不吃飯不休息了,好像變成了幽靈一樣百毒不侵了,不是這回事。
你說:“遇到事掉進去.一會就覺到自己掉進去了“。有什麽關係呢?掉進去不要阻止,因為連”掉進去“也是空性的,等於沒有發生。如果你開始在心理上阻止”掉進去“就等於當真了。要允許”失敗“,失敗越多越好,因為不斷的失敗,才真正品味到不在乎不當真。好像輸掉了戰鬥卻贏得了戰爭。
失眠和這些毫無關係,失眠就失眠吧。就像有人出生貧窮有人出生富裕,這些都是意識場裏麵的事情,或說都是夢幻故事裏麵的故事,某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失眠了,有關係嗎?無所謂。如果你不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失眠”這個問題上,那麽它就會神奇的自動的溜走了。
KARMA就是經驗質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人出生就有殘疾,這不是他選擇這樣的,而是KARMA,根本無法確定原因。難道要為自己都沒有選擇的天生殘疾抱怨嗎?抱怨上帝不公平。
要知道在一切KARMA的同時,這些KARMA都是空性的,不會留下痕跡的。但如果整天對KARMA(命運)不滿意,要改變,那會比KARMA還要痛苦。乞丐不一定痛苦,但整天批評自己不該是乞丐才痛苦呢。
我不知道為什麽有人好像很順,有人好像很不順,誰知道?這就是總能量流是不可以預測的。
問題不是解決的,問題是超越的,就地超越。
問題一升起,其實就已經超越了,因為立刻看到這些問題不真的是問題。敏感度提高了。快的不得了。
如果失眠來了,可以享受它,反正睡不著,就品味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麽,駐在無限之中,享樂呢,失眠就是好機會了。如果反過來時時刻刻要解決“失眠”這個問題,那麽適得其反。
同樣,對待抑鬱也是一個態度,不解決“抑鬱”,就沉浸在抑鬱中,這是THAT享樂抑鬱的感覺,不錯。比接納還要進一步,不當它是“失眠”,不定義它,沒有負麵的概念出現。反正是無法說的能量流。不知道是什麽,反正是自己的總能量,沒有錯誤。
你問,睡覺的是誰?睡覺不是睡覺。裏麵也沒有“誰”,這是意識能量顯現出來的效應,稱為睡覺或“我的睡覺”,這些邏輯都是夢幻。就像昨晚夢裏的夢我睡覺不真的有夢我也不真的有屬於夢我的睡覺。奇怪的不得了,看似是這些情況,其實無限的不是這些情況。思想理智怎能想通呢?連“思想理智”本身都是夢幻效應。
問:請問先生,效應大於經驗是麽?睡覺不能做為一種經驗,但是一個效應。
M(明亮先生):經驗也是效應。不真有“經驗”這回事。也可以說意識也是效應。效應的意思就是沒有的看似有的意思。讚歎這個奇怪,沒有的事情看似有了。
電子,粒子,維度,能量,都是看似的效應,這些東西後麵或裏麵無法確定有其他東西。
問:一切效應都很神奇。另深眠這種效應卻“經驗”不到呢,隻有睡過了才做為一種回憶(推測)的經驗,剛才睡了一覺。
是的,看先生的文章知道了沒有後麵、裏麵。
M:體驗不到的就不要去猜想它是什麽。昏迷是體驗不到的,那麽你可以確定真有“昏迷”這個狀態? 我無法確定。同理,深睡看似無法體驗到,管它幹嘛?
問:是的,醒來後通過“別人”告知的昏迷了,但這隻是一種“別人告知”的經驗。“別人”也是效應。
M:對,都是道聽途說。你隻能體驗到你能夠體驗到的情況。別的都是猜想。但思想理智喜歡猜想。高級瑜伽不猜想,而是實際品味。
連“被體驗”到的都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麽。思想理智會給出無數的定義,說這是睡覺,說這是醒來,其實無法確定這到底是什麽。THAT不知道THAT自己,但當意識升起了,THAT看似地看到了自己。這個看到也是看似的,因為這是空性的看到。
TA不可能看到任何東西,TA隻能看到TA自己。但這個“自己”會有無數的定義解釋,這就是思想理智做出來的定義解釋,沒有一個定義或解釋是真正成立的。
某種解釋就是,這是“我”,這是“世界”,這是“空間”,這是思想,這是我的感覺感受,這些解釋通通都是在解釋TA,卻都不真正成立。
所以,到頭來,TA貌似看到了TA,卻不真的看到了什麽信息。自己對自己其實是零信息的,卻貌似有無數的信息可以玩耍。從一個信息上跳躍到另一個信息上,好像以為有一個“我”獲得了某種進步提高了。
問:THAT一照鏡子,看到了千變萬化的自己,卻沒有一個是真的
M:可以這樣說。這個鏡子就是TA自己。而又不得不承認那種基本的“存在感”是不可否認的。
問:是的,因為THAT以外沒有別的,鏡子也比喻向自己。基本的存在感即尼薩伽達塔講的I AM是吧?
M:我不這樣定義。也許就是尼沙說的I AM。但這個詞通過思想過濾,就生出各種概念,複雜了。不是原來的意思了。
基本存在感就是基本存在感,不必說什麽I AM之類的。我不知道是什麽。
讀NISAR的要小心。 他給出了很多概念,先是I AM,然後又說在I AM後麵有至尊梵(PARABRAHMAN)。好像有兩個東西了。
這樣就變成了耶穌的說法了,在後麵有一位耶和華。很容易(變成)建立宗教了。
M:假設“基本存在感”消失了,那麽還有誰留下來體驗這個消失呢?
如果有一個誰可以體驗存在感的消失,不就沒有消失嗎?看看,這個問題矛盾了吧?這個問題反應了思想理智的狡猾。如果有一位可以體驗到死亡,不就沒有死亡了嗎?那麽,到底有沒有“消失”這回事?或死亡這回事?
問:看到了前個問題的矛盾。那THAT可以說是基本存在感麽?THAT無法確定,基本存在感似乎確定了一些。兩者是同一個麽?(隻是說法不同)
M:可以這樣說,但不是終極答案。
也許隻有各種看法?卻沒有所謂的終極答案?如果有終極答案可以確定的話,不就把無限縮少到“局限“了嗎?隻要有意識效應在,就有揮之不去的基本存在感。意識不在了就不需要擔心了,因為沒有那個”誰“留下來擔心了。
M:至於什麽留下來,嗬嗬,無法說。反正沒有什麽需要擔心了。
對,存在感也是效應。THAT並不知道有THAT。TA是通過意識才“知道”TA的。你就是THAT。不需要知道什麽。不需要知道什麽才變成THAT的。
問:這麽說來,意識“在”了也不擔心了。意識、我之感都不是真的。
M:不是不真實,而是空性的真實。這就是《無知》嗎。道教早說過了。一切“知道”都是打引號,能知道都是空性的。因為自己邁不出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信息的獲得。對於思想理智來說,是嚇人的。絕望的。
M:空即是色,色不異空。還是這句話。無限多的信息,但通通等於空的。不等於說不可以享樂於空的色中。愛情,愛,恨,煩惱,不都是享樂嗎,都是空性的享樂。
問:嗯,享樂還零成本,象看電影,裏麵的道具都是光影效應。
M:哈哈,說到位了,零成本享樂。TA不費吹灰之力就“啪”的一下呈現出看似無比複雜的世界來了。零成本。
M:對,富有。但這個“富有”不是東西多多富有,而是,哎,說不出了。沒有任何東西卻可以毫不費力顯現出(類似夢出)無限多的東西,這樣的富有。這個TA是無法說的富有。
M:是有“潛能“這樣的比喻說法,就在”如來藏“的藏字。但也不好說“潛伏能量”,連這樣的解讀也是一種看法而已。它一點不潛伏,它是赤裸裸的。你“看到”的一切都是TA,赤裸裸(NAKED)的TA,一點沒有藏起來。
但有些人如果靠思想去理解,錯誤理解成為“躺下什麽都不必要幹“的頹廢族,那就不是我的意思了。美國60-70年代的嬉皮族都是因為印度來了大量的大師,他們聽了就”萬事皆空“躺下吸煙了。
問: 你說過:“當你發現根本沒有裝在身體裏麵的“你”,這樣的發現就夠了,就沒有屬於“你的夢醒”了,也不需要“你”的“夢醒”,因為找不到“你”了。“
但是為什麽我可以使喚夢我的身體, 不能使喚夢別人的身體呀?
M: 把夢別人當成別人已經是幻覺假設了。夢裏的別人真是和夢自己分開的別人嗎?如果當真相信這樣的假設是真的,才有A使喚B這種思想幻覺邏輯。無論在夢裏還是白天經驗了,都沒有“我”和“別人”,也沒有“使喚”,一切都是同一同步能量自發自動顯現效應,顯現出來的看似的“我”和“別人”以及“使喚”都是完全空性的意識印象。看似發生了其實沒有發生。
問: 你在文章中說:“改變是自發自動的,而不是某個“你”去做的。隻不過貌似有一個“你”可以做改變,其實,改變是TA的自發自動,連“你做的改變”其實還是TA在自發自動,不真的有一個“你”做改變。不要真的相信有一個“我”可以改變我的命運。NO,這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命運”,這是無限能量流“
那麼一切都是註定的是嗎? 完全不用努力,自然流動? 那麼會不會像先生說的嬉皮那樣? 但那樣也是TA的安排對嗎?
M: 自發自動不可以理解為“事先注定”。如果有“注定”,不就憑空出現了設計者了?從來沒有任何“者”、更別說“設計者”。隻要你認為自己是個人,努力是無法避免的。夢人在夢中不努力是不行的。但總能量沒有“努力”這個概念,總能量自發自動地流動絲毫沒有阻力。如果你這個人認為可以選擇躺下不努力了,這樣的選擇就是努力!真正的不努力並非在經驗內容中選擇做或不做,而是發現看似的努力並非真努力。任何你認為是某個情況的情況完全不是你認為的情況。任何你相信是那個樣子的樣子完全徹底不是那樣子。
這個關於“我要不要努力”的問題和“夢我要不要睡覺”是同一個問題。經驗內容是思想理智辨別出來的,就符合思想理智上的看似的因果關係和邏輯合理性。但因果關係和邏輯合理性都是完全空性的。所以,隻要認為夢中有“我”有“人”就不得不睡覺休息然後身體看似起床努力工作。看到了這一切完全是空性的意識總能量效應,才品味到了看似的睡覺是空的睡覺,看似的努力是空的努力。但不等於說依然把自己當成夢中的人來刻意做選擇。選擇看似發生了,也看似好像是那個“人我”做的,其實沒有人我也沒有屬於人我的選擇,一切都類似夢一樣的純粹空性印象。
問: 奧修講過的一個故事,年輕和尚問老和尚,師父,靜心的時候可以吸煙嗎?老和尚說,當然不可。過了一天他又去問 吸煙的時候可以靜心嗎?老和尚說 吸煙雖然不妥,但吸煙的時候能用來靜心還是很不錯的。可見思想理智強大的分別邏輯效應。
M:老和尚當然是明白的。如果我來回答,我就會說,靜心就是把“心”(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一切因果關係故事邏輯當成空性的,如果這時身體要抽煙,那是總能量的即時即刻的自發自動顯現,是總能量的自發自動,無需理由,沒有可以不可以的分析。我是不會按照問題裏麵的邏輯來回答的,問題裏麵的邏輯依然假設這裏有一個“小和尚“然後要問小和尚是否應該吸煙。這個問題本身已經是純粹的邏輯假設幻覺了,不成立的。
靜心並非世俗理解的讓思想變慢然後停止。而是不相信(不理會)一切思想敘述的故事內容。這個“靜”是廣義的靜,是不受影響的意思。也就是不依附,也不排斥。更究竟的說,不肯定也不否定。空即是色,色不異空,這兩句話就是:不肯定也不否定,沒有任何立場的建立。
問:但不知如此說來,先生為何還說老和尚是明白的呢?
M: 當然不確定,雖然老和尚按照問者的邏輯回答,還是不錯的。整個佛教裏麵的人說的常常是方便的說法,不必當真了。
沒有立場可以看似有立場,今天這個立場,明天反過來了。再過一天又反過來了。今天肯定,明天否定被肯定的,再過一天又看似肯定了被否定的。一般人看起來好像耍無賴。其實,不要把一切說出來的話當真了。
問:好吧,哈。剛才是想說的更究竟了。但這也是分別。分別就分別吧,不當真地分別。嗯,放鬆了,自發自動契入先生所說的。
M: 對,可以允許不分別的貌似分別。從來沒有真正的分別,連分別都是貌似的空的分別。所以,就無需努力消滅“分別”了
心經中說:不生不滅,不單單指自己不生不滅的永恒,也是指一切看似的事故都是看似的,並沒有真正的生出來,一切看似事故過去了,不等於滅掉了,而是它從來就沒有發生,僅僅看似在發生,所以,在發生的同時,依然是不生不滅的。
問:嗯 又到了沒有事情需要做 需要達成 需要避免。不生不滅 空性中一切都是享受 自己享受自己。
M: 但是身體(即總能量本身)會自發自動對付一切“情況”的。自發自動等於“無為而為”,裏麵沒有一個主觀在選擇什麽。如果有任何選擇者存在,就不說“自發自動”了。
問:最近家裡老人生病嚴重, 加上不知道為什麽情緒起伏很大, 都看先生文章試著自己調整, 所以很謝謝先生那麼有耐心並回覆, 非常感恩。先生, 如果我抄寫心經金剛經之類的會不會對"明白"有幫助?
M: 老人生病嚴重,就像窗外颶風來到,並非是“你這個人“選擇的或控製的。該做的就做,做不到也沒有辦法,一切都是總能量的自發自動。就像某天你自己也會生病的,也不是“你”控製選擇的。最有效的就是看到這一切看似嚴重,其實是空性的。還是按照嚴重的邏輯對付,有麻煩,但沒有痛苦。
所以,生老病死 等於不增不減,等於是沒有事情發生的圓滿。但思想理智不接受這個。思想理智(“心”)一直卷入各種因果關係,覺得一切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故,這樣就引起了不必要的心理糾結煩惱。當然,心理糾結煩惱也是空性的,不增加什麽也不損失什麽。立刻看到:連“影響我的生活”和“心理糾結情緒起伏”也是完全空性的,發生了等於沒有發生。這一看到,心經就是你寫的了,不需要抄了。可以允許心情煩惱的,佛祖不是說過了嗎,煩惱即菩提。對,過了就算。但“不過”或“正在當中“也是等於是空的了。
M: 哪裏有“先生”?看似的先生,其實沒有,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總能量。是無限的總能量(即你自己)厲害!如果有“先生”,還是你自己的意識總能量*做出來*的印象,還是你自己!整個世界都是你自己。這其實不是世界,不是人生,這就是你自己。簡單吧?
問:先生說很小去了美國,但是中文很厲害,還提及紅樓夢,我也還沒讀過。
M:這不是中文行不行的問題。這是真明白不真明白的事情。讀紅樓夢就是讀夢幻泡影裏麵的故事,就等於你在體驗到的生老病死的經驗。不讀也罷,有空讀讀也不錯。作者曹雪芹可是明白人。他裝作寫小說,其實說大道理。紅樓夢書中隱藏了大道理,那麽多恩怨情仇,到頭來是一場空。書中一開始就說了這個夢是空的夢幻。明白的人看自明白。不明白的人看就當成有趣的悲喜劇故事來看了。社會上還出現了專門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心理的“紅學家“,好像有什麽重要意義啟示一樣,其實夢中的故事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的意誌在於發現一切經驗中的故事都是空性的。這就是為什麽真正的修行不是按經驗中的故事修行,而是發現一切故事邏輯關係本身都是神奇的能量顯現效應,效應都是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