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先生你好! 最近看您文章很多,好多體悟不深內容拉回到夢裏確實能有所體悟。比如夢裏有空間但其實做夢的躺床上沒動,夢裏所以一切都是做夢者。還有兩點不明白,夢裏覺得有時間,但躺床上做夢的這個人也是有時間啊 還有一點您說的一旦我沒了,這個世界也沒了,這個我指的是 這個個體我呢?還是THAT? 哈哈,THAT好像永遠不會沒了。
【答】:會出現然後找不到的指的是個體主觀的“我”幻覺。THAT沒有“沒了”的概念,也沒有“出現”的概念。“你“和”你的世界“都是顯現效應,有時候看似出現了,有時候就找不到了,但這些都是空性的效應,THAT不會在乎任何顯現效應的。真正的自己不是顯現效應中的主觀“我”和“我的世界”,真正的自己就是從來不會來,也不會去的THAT。
當在夢中體驗,那麽體驗的是哪位?當然是夢中的角色主觀“你“體驗了。一切“體驗”都是主觀“你”的,THAT是沒有“體驗”概念的,因為THAT不是一樣東西,沒有什麽體驗什麽這種邏輯。
當在夢中,體驗的當然是夢中的主觀“夢你”了。這時是不會有夢外的一切的。夢裏的一切就是當下此刻了,和現在的當下此刻是同一個當下此刻。不會有夢裏的當下此刻還有夢外的當下此刻。這是不不可能的。所以,究竟的說,夢裏的時候不會有夢外。當你現在聲稱已經醒來了,在夢外了,這個邏輯也是不成立的,其實現在就是和夢裏是完全一樣的,憑什麽說現在是夢外,剛才做夢的時候是夢內?我們隻能說一切都是同一個經驗顯現效應,是幻覺思想理智貼標簽說這段經驗是夢內,下麵這段經驗是夢外,這些都是思想理智在胡說八道。當下此刻就無法確定到底在“夢裏”還是“夢外”,其實,連定義這是“夢”已經太概念化了。
【問】:嗯嗯,謝謝先生解答。 之前因為覺得回到夢裏做參考,就能有所體悟,經常做夢裏夢外的參考,所以容易造成有夢裏 夢外的假象。其實都是THAT 的效應顯現,這樣就不會再陷入 感覺有個我 還有個醒位的 我的 誤區。都是我 我就是!
【問】:有個朋友這幾個月來總是有幽靈來找她,她非常的痛苦和害怕,這種情況是什麽原因呢
【答】:如果有“幽靈”必然是自己的總能量顯現效應,如果有一個“你”害怕或相信“幽靈”會對“你”怎樣怎樣,這種當真會加強這種總能量的顯現效應對幻覺中的“你”的影響。換句話說,所信的情況就貌似地顯現出來了,這不是真的顯現出實際的東西或情況,而是對應於空性的效應(主觀我)貌似地顯現出空性的效應(客觀幽靈),這是意識的內循環。沒關係,不必對“幽靈”當真,就像不必對白日夢當真一樣。如果在感覺上有幽靈糾纏著“你”,這是品味的機會,看這所謂的“幽靈”會對“你”怎樣。如果你相信它會傷害你,正是這一點相信做實了幻覺上的受傷害。品味這個效應就會發現這個效應是空性的。
其實,個體中心的“你“或”我“的感覺已經是幽靈了。這個中心主觀的“我”感覺也就像幽靈一樣看似好像有其實抓不到,不就是幽靈嗎?之所以稱其為“幽靈”就是看似有其實抓不到。如果你看清了這個中心主觀“我”本身就是不實在的,那麽害怕什麽幽靈?它能拿誰怎樣?哈哈!
【問】:她今天給我打了快兩小時電話,就是想幽靈不要再來。我也對她說不要當真,越恐懼就越不能超越。
【答】:放眼望去,看似好像有一個物質世界,看似好像有無數的“人”,其實,這些都是看似好像在,其實無法抓住的“幽靈”嗎?經驗本身都不是實在的,難道還害怕某個經驗中顯現出來的幻覺印象嗎?如果有什麽惡鬼幽靈來找我了,我哈哈大笑不當他一回事!所以就沒有幽靈會對我感興趣了。“害怕”吸引“幽靈”因為害怕做實了被怕的情況,害怕賦予了被怕的“東西”以某種幻覺力量,那麽主觀“我”就成為了所怕對象的奴隸了。其實,沒有任何客觀事物是真有力量的。真正的力量就是無限的自己,但如果看錯了把自己看成了個體的人我,就等於賦予了同樣是幻覺的“客觀世界”力量了,讓“客觀世界”控製了。
【答】:沒辦法,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聽明白的。隻要你自己明白了就夠了。
【問】:感覺她都快撐不住了。她說每天被各種騷擾,覺都沒法睡
【答】:不是“我”有沒有這種想法,而是根本沒有“我”對任何“我的想法”當真了。這就是為什麽我說,當你明白了你自己是什麽,一切都跪倒在你的腳下。這個說法比較戲劇化,其實沒有“一切”也沒有“跪倒”,隻有無法定義的自己。哈哈,也許可以讓她來看看我的臉書一個月,也許會有效?我不解決某人的具體生活問題,我指向無法言說的自己,當某位品味到了無法言說的自己,也許“問題”就看破了。
【問】:我們都是跟同一個上師學的,學的時間都不長,現在她沒辦法看空
【答】:是某種強烈的個體幻覺當真引起的,幽靈是幻覺能量,和幻覺上的個體“我”能量一樣,越當真了就越會感覺有幽靈存在,一種幻覺吸引幻覺效應的負反饋。就給他看這段對話,沒有其它辦法了。如果我說我可以驅魔,“驅魔”這個概念就已經做實了幻覺了。我不會驅魔,我指出根本沒有“魔”因為魔是幻覺。
我也不方便對非常當真的那位說:“不要當真”。對成熟度不高的說這句話是沒有什麽效果的。隻有對成熟度比較高的才有效。就像我對一位躺在病床上快咽氣的那位說:“不要怕死,因為沒有真正的死亡”。對於一輩子都為個體“我”的利益奮鬥和擔心的那位說這種話是沒有意義的。隻有當內在已經開始質疑了“死亡”這個概念的那位才適合對他說“沒有真正的死亡,不要怕這個”。
【問】:我轉給她看看。我和她聊了好久都是夢幻泡影,她走不出來
【答】:成熟度,也就是我說的敏感度要慢慢地磨才能自發的提高,或慢慢的品味琢磨。就對她說,沒關係,嚇死好了,看看會發生什麽
【答】:就讓幽靈把你嚇死好了,看看能怎樣!害怕幽靈還不就是怕個體“我”受到利益上的傷害了?其實就是為了保護個體“我”幻覺的利益罷了。
【問】:對,您說的太對了。我看您以前博在文學城上的文章上麵說,如何超越人生的幻覺。是不是就像黑客帝國裏的尼奧到後來看所有的人都隻是一串0和1的代碼流啊。
【答】:那是好萊塢電影,不是這樣戲劇化的。不是這樣的。明白了以後和你現在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五官五覺效應不變。但《明白》了,這些都不真的是五官和五覺,而是無法言說的自己。在顯現效應上沒有不同,卻同時完全不同了。既沒有不同也完全不同,看似 好像是一個邏輯矛盾,這不是思想邏輯上可以理解的。
【問】:我不找你問問題,那麽我就不存在,你不跟我聊天,那麽你就不存在。當我在臉書上看見你的文字,那麽你隻是因為我的經驗而存在。向你問問題的我也隻是你的投射嗎?或者說和我聊天的你也隻是我的投射嗎?
【答】:對,對於你來說就是這樣的。我也可以這樣說的,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
對於我來說,我無法確定有一個“你”在。我隻能說好像有自己的能量顯現效應看似的在。所以,沒有“我”也沒有“我跟你說話”,這些都是看似的。
【問】:成熟了的才會聽到。感覺就像一艘船,上得來的(有緣的)就上來了。沒上來的也不會怎樣。不增不減。
【答】:對。這好像是一條充滿漏洞的船,必將沉沒到無限之中(找不到個體“我”的幻覺了)。上了這條船就沒有下船的可能。
【問】:剛遇到先生的時候,我喜歡聽更厲害的話,希望(看到)更猛烈一些的,現在沒有了,一切都好 。是的,這艘船真是太棒了。有的人知道了是不敢上的。有的人知道了又是如此喜歡。
關於你以前寫的這段: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句話完全被世俗無知的“人”誤解了。地藏菩薩說的“地獄”就是比喻思想編織出來的幻覺“世界”,如果這樣的“當真”不空,還要糾結幻覺世界(地獄)裏的“情況”,還認為這樣的幻覺“世界”是真實的實性的,怎麽成佛?當然無法成佛了。 地藏菩薩是實話實說,一點彎子都不繞的大實話,他自己對自己發誓不再把幻覺“世界”當成真的了。這可不是你思想上認為的那種“大公無私”去挽救眾生的“美德”。真佛是不可能看到“眾生”的,真佛是不可能看到“界”或“地獄”的,真佛隻“看到”唯一的存在:自己(SELF),真佛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這個自己就是無需努力就已經到位的大圓滿,沒有何“人”或“情況”或“世界”需要它來解救。 但這種大實話一旦進入了迷惑者的耳朵裏就誤解成真的有一個“地獄”裏麵有一大群“眾生”需要菩薩來解救了。
有朋友批評說: 實相是即超越又現實 即現實又超越的 現實和超越並不對立 在眾生 地獄就是實有的 阿羅漢一半身體刀割火燒 一半身體鮮花沐浴 可是無有分別的 如果做不到可別說自己已經夢醒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我個人理解是發大菩提心 無我的菩提心 明亮先生的解釋未嚐不對 但有所偏執 不全麵 如果僅僅是空義 那地藏菩薩就是不是菩薩佛了 僅僅是阿羅漢 佛法是即超越又現實 即現實又超越的 超越和現實並不對立 世俗層麵 就是有無量無邊苦難眾生需要救度 。
盡管類似問題,明亮先生的文章裏已經回答很多了,但沒辦法,還是要重複的問和答。
我覺得這位朋友並沒有真正讀懂先生想傳達的本意。像他這樣想的朋友還有一些,成佛、度眾生這是佛教的一個固有思維。先生已經解答過多次。但不知先生是否願對這位朋友所說的 再針對性的回複一下?
【答】:他創造出一個“超越”和一個“現實”,好像有兩樣東西一樣。無法真正確定“超越“也無法真正確定有”現實“可以被”超越“。這些定義本身就是空性的。真正的超越是連“超越”這個概念都超越了。等於無法說了,說什麽都沒意義了。就**是**了,還需要多說什麽?
如果抓住一根稱為“超越”的概念稻草好像法寶一樣不放,就是落入了幻覺故事中去了。其實,“無法確定”這個概念本身也是無法確定的。不用抓住“無法確定”當成法寶,把“無法確定”當成了某種確定了的教條,連這個法寶的“法”都立不了。
同樣的,懂得了“超越”的那位可還沒有超越“超越”。 還是在概念的循環邏輯中兜圈子。我們常常方便的說“現實”,其實,什麽叫做“現實”?各有各的說法,沒有一樣說法是成立的。這就是為什麽釋迦牟尼把“存在”和“不存在”這對概念都否定了,釋迦牟尼是非常究竟的。如果說有什麽存在,就是確定了有“東西”存在。如果說有什麽不存在,就是確定了有“東西”不存在。所以“存在不存在“這對概念和”東西“概念一樣是無意義的幻覺概念。如果先入為主的陷入了佛教思維模式,就比較難交流了。我覺得很難跟陷入佛教思維模式的人談這個話題。
【問】:先生這些回複說的是很深入的。另覺得他的問題(偏差)主要是在把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理解為發大菩提心。
【問】:他還說,如果沒有阿羅漢的那些刀割火燒的功夫功力,不能說自己是夢醒了。
【答】:“阿羅漢“等等都是這些神話定義出來的,哪有這些。都是把非個人的敏感度概念化成為“某種神”或“某種境界”了。我否定了佛,菩薩,羅漢,哪有這些,隻有無法說的自己。敏感度或成熟度會無限深入的,但不要想象成某種獲得的境界。
【問】:是的,我很珍惜先生所說的這些。我想就他的層麵上,也難以理解到這麽深入的地方。或者隻能在邏輯思維的層麵去理解。因為他還停留在有眾生可度,需要在感受層麵無分別才是解脫程度。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龍樹菩薩躲大象就是還沒有成就,也就還不是菩薩。
【答】:不必擔心他或他們,對於你來說,“他”或“他們”都是總能量的顯現印象效應,會有THAT處理的,不需要“你”擔心,哈哈。 “他們“都是你自己的能量效應,隻有你自己在,你自己明白了就全明白了。
【問】:所以我覺得他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初級,本來沒有想轉給先生。
【答】:說說當然是可以的,沒有不可以的,很多人就卡在這種看似初級的問題上。空性的問題可以空性的談談,不妨。
【問】:先生的回複會幫助到更多有一樣想法的人。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是不少,特別是佛教徒裏麵。先生說的他們會有THAT處理,這句非常好。
【答】:幻覺是非常非常狡猾的,有些人自以為明白了,還很擔心“別人”明白不明白。其實就像白日夢中的“別人”一樣僅僅是空性的效應。當發現這是一場空性的夢幻泡影的,不會對夢幻泡影裏麵的“我”和“別人”是否明白或不明白感興趣的。
如果整天說的都像我上麵說的究竟的,大部分人沒興趣讀了,有時候可以說說初級的,其實也不要劃分初級高級,這些也是概念劃分。哈哈。
【問】:是的,先生能把究竟的說的那樣明白,說初級的就更容易了。原來先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哈哈
【答】:比如說,《無法確定》這個概念一旦被確定了,又等於落入了抽象概念之中,所以我會說,連“無法確定”都無法確定,但這種話對於那些還在“地獄”有沒有的問題中盤旋的,就不適合對他說這些究竟的話了。對那些已經在概念上確定了有天堂有地獄的那位不適合說:一起都無法確定成立。
【問】:是的,無法確定也無法確定,超越也超越。為無為也有強調要到這更徹底更究竟之處。反而是地獄有沒有這樣簡單的問題 更難讓(幫助)他放下。
【答】:也許這就是佛教裏麵說的“精進“,可惜大部分認為是某人在努力上要精進,不是努力上的精進,而是敏感度自發自動地深化,敏感度的深化是能量層麵的自發自動,和個體的努力無關。我一般不回答”地獄有“或”地獄沒有“,而是說”地獄“這個概念本身不成立。如果我按照問問題的那位的思想邏輯回答,就等於做實了幻覺邏輯。
【問】:他認為有那就是有, 思想理智會創造出現實。進入一個死循環。
【答】:思想理智是無法聽懂的。對,他說有就有吧,對於“他“這個主觀來說確實有這個客觀印象的,不否認看似的印象。《明白》不發生在“他”上,而是總能量上突然明白了。
【問】:是的,那也沒有關係。先生隻管答複,有緣者自懂,不懂就不懂了。
【問】:想起一個問題, 有時在定境中隻有客體存在, 比如集中注意力在某個觀想的事物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隻要有客體就會有主體。但在這個定境的場景中,貌似隻有客體沒有主體呢。是這個場景中的客體不能稱為客體?這裏沒有主客二元 是這樣理解嗎?隻有“相”這個經驗存在?剛才請問先生的 我說的有些不準確。先生文中說的好像是隻要有客體就會有我(不是前麵的主體一詞)。但在定境中的感受是有相但沒有我。
【答】:如果你認為那是“客體”,這樣的定性必然是“主體”定義出來的。不可能獨有客體而抽離主體。當有“客”的感覺必然對應於“主”的感覺。大多數人認為《目擊者》的位置是非常高級的感悟,不錯,是比個體“我”的位置高級,但目擊效應還是意識效應,僅僅是空性的效應,自己無限超越任何自己顯現出來的效應。所以,幻覺效應是非常隱蔽的,隻要出現了“看”效應,其實就已經是隱蔽的兩元對立了,其實就等於選了目擊為主了,被目擊為客了,連思想念頭都不需要有就已經主客分離了。
不要擔心,這種連思想念頭都不需要的主客分離效應都不重要,客體不是問題,主體不是問題,隻要明白這些都是自己的效應就可以了,不需要抽離什麽,不需要消除什麽,不當真就可以了。
【問】:哦,這麽說指的是過後的定義。在定境中沒有客體這樣的想法和認為。
【答】:如果沒有,那就沒有“主體”和“客體”了,當然過後有可能貌似出來一個“主體”去這樣去分析的。就算在分析的時刻,還是沒有主體和客體的,隻不過那個分析的“老婆子”(主觀)這樣定性而已。
“定境“?這也是思想定性。憑什麽說當下不是”定境“了?
【問】:嗯, 那明白了。另請問先生 在做I AM冥想時可以說是隻有主體沒有客體麽?
【答】:THAT(即自己)永遠是定的。如果有“主體”定義冒出來,必然相對於“客體“。否則就不會有“主體”這個定義冒出來了。
【答】:對,看似的動不是真動,看似的變不是真變,其實就是定了。如果在靜坐的時候升起念頭有“我”在靜坐,就無中生有出現了“我”了。或日後分析的時候就出現“我”了。其實,從來就沒有某個個體“我”在,就算感覺有“我”的時候還是沒有我的。
【答】:並非感覺上有“我”就真有我了。是啊,六祖說就是這樣簡單的。
【問】:嗯 我之感 I AM隻是一種感覺,確切說是錯覺。“我”之感 好像是尼薩這樣說
【答】:可以說是“錯覺”,但是,微妙在這裏了,如果說是錯覺,必然說者好像是在的,說這種情況是“錯”的,但如果不把說者當真了,那麽也就不定性為“錯”或“對”了,無所謂了。NISARGATADATTA說的“I AM”這樣的感覺就是指向意識效應。並非真有“I AM”這個寶貝可以抓住不放。
【問】:和先生對話真是提高敏感度呀 (錯覺或XX的背後是什麽 )
【答】:所以在尼薩最究竟的那本書中說要發現“先於意識”,英文就是:PRIOR TO CONSCIOUSNESS。就是說在意識之前你已經是了。
【問】:嗯, 尼薩也指出 I AM這個練習會導致I AM 消失
【答】:不要認為錯覺背後是真相。這樣的邏輯本身就是幻覺。我很久以前看尼薩的書,忘了他說的具體的話了。
【問】:是的,剛才我表達的過於簡略,意思就是這個 不要認為錯覺屬於某個人 沒有背後的靠山
【答】:尼薩的很多說法比較概念話,容易兜入不必要的概念循環。但不否認NISARGADATTA是近代極少數真正大徹大悟的那位。
【答】:錯覺是自己的神聖效應,不是錯誤。所以,沒有背後。THAT顯現出來的效應就是THAT,並非效應在前,THAT在後。
【問】:假如某人故意玩看錯,就不會去找背後,而是一邊玩一邊開心。
【答】:所以,表象沒有背後。表象和本質這對概念不真成立。
【問】:這正是先生前兩天剛發過的 超越了對“迷”的討厭,超越了對“悟”的向往。無論迷或不迷都沒有差別,都是同一個神聖的自己
【問】:也是讀了先生的文章後 才破掉了本質的迷思。錯覺(迷)也是神聖的,沒有什麽事了哈。知其為錯覺,錯覺也可以做為享受了。感謝先生
【答】:把錯覺定義為錯誤的,其實就是製造出痛苦來了。明白就等於超越了錯誤和正確這種思維劃分。
【問】:嗯, 在先生這裏一切都打破了, 這才是 真正的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不少修行者追求那種體驗,那也僅僅是體驗而己)。我用那7個字做個比喻來 比喻先生說的全包容 :無分別 超越超越……,比體驗上的虛空粉碎有意義多了
【問】:我的朋友說明亮先生的教法太究竟了,很難流傳於世,是難以普及於世,但是會流傳下去。因為這是一個巔峰了,而巔峰隻要有人看到(懂得)就總會仰望。
我另外問了兩個問題。有請先生回答一下: 明亮先生在之前的文章說,THAT是不能知道它自己的,那THAT能明白它自己嗎? 明白和知道是不是差不多? 我覺得第1個問題更有意義
【答】:關於“流傳於世”或“流傳千古”這類說法也是夢中的夢話。隻是自己,沒有“世“也沒有”千古“,真明白了就不會有這些概念上的負擔。當明白了這個主觀“我”找不到的一刹那這個“世“和”千古“也找不到了,就不擔心這些問題了。其實當下此刻就沒有上述“世“或”千古“,它們是幻覺能量”我“維持著的幻覺客觀。
關於那個問題:“THAT是不能知道它自己的,那THAT能明白它自己嗎?“, 問者誤以為THAT就像主觀“我”一樣是某個東西或個體,才有“知道”這個說法。以前我確實這樣說過,說THAT無法知道它自己,不是因為THAT像“人我”一樣是一樣可以有知道功能的東西。THAT不是東西,沒有知道功能。可以用總能量來比喻THAT,總能量可以顯現出貌似有個體獨立的“人我”這樣的“東西”來,然後這個東西看似有“知道”什麽情況的功能。其實不真正有“人我”這個東西也不真有“知道”這個功能。這些東西和附屬於東西的功能都是一連串的空性的顯現幻覺效應,讓效應中的同樣是幻覺的主觀以為真的有這些東西和功能。所以,那個問題邏輯:“THAT能不能知道。。。?”是完全不成立的。我以前方便地在語言上這樣說,聽者確實會誤解為THAT是某個“大我”這樣的東西,誤以為也有幻覺上的“知道”功能。希望我說明白了,但我也不肯定能否說明白。《明白》不是《知道》,不是從個體“人”或“我”基礎上的“知道”。但《明白》包含理性上的知道,理性(人我)上的知道又不是《明白》。《明白》不發生在經驗中,而是超越經驗的在能量上的放鬆。
但這不是語言上可以表達的。我的建議是,不要擔心《明白》是什麽,而是發現一切思想理智敘述的概念,邏輯,理,定義,故事,情況,都不是真成立的。就像你發現當下此刻就是一場夢,不會再相信夢經驗裏麵的事事物物有屬於它們的合理性。當然了,夢裏的主角“你”依然可以享受夢裏的故事情節,但在能量上已經放鬆了,《明白》了沒有什麽是可以知道的,也《明白》了沒有夢裏的夢外,經驗就是一種幻覺效應,但不要認為有效應之外的存在,也就是沒有什麽“夢外”,不幻想脫離經驗而進入想象中的“夢外”或“經驗之外”可以讓某個“你”去體驗。NO,當下的體驗就是一切了,這個一切是空性的,不會有其它的一切。《明白》了這個就夠了。無所離,無所住,無所為,無所知,安逸地貌似地“做一個人”,享受空性的幻覺,沒有錯誤。
知道幻覺是空性的,不等於無法享受幻覺了。THAT貌似地顯現出幻境不是為了折磨自己的,而是無聊了享受自己的空的“色”的。不要給一個玩笑貼上“錯誤”的標簽。把一個玩笑定義為錯誤就是把玩笑當成是真實的了。
【問】:先生對於流傳於世或流傳千古是夢話的指出非常好,雖然這是一個普通的話題,也看出我還是不夠時時警覺,雖然有看到這也是夢話的敏感度,看出這也是夢話並不難,但是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就不知不覺又“滑回去”了。感謝先生的時時提醒,讓我關注到敏感度不僅有高度(深度),也有一種連續度。
不知不覺把“別人”講的夢故來當真了哈,也是因為這個故事很讓我感興趣。(先生的“教法”的特別性)
想聽聽您講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教裏有三身,想聽聽在明亮先生的語境中三身分別是怎樣的? 如果THAT可以對應法身,那身體是化身麽?什麽又是報身,是總能量?這句是猜測哈,先生直接講您所以為的也可。
【答】:法身,報身,化身,這些都是比喻,是某位大師為了描述無法描述的TA而編織出來的比喻故事。沒有任何“身”。我不用“身”來比喻,我用《敏感度》來比喻。如果敏感度低就會認為肉體的身體就是實在的,如果敏感度提高了,就會覺得有某個縹緲的身體可以不需要肉身而存在,如果敏感度繼續提高,就發現根本沒有可以確定的身體了,而是能量流了。如果敏感度繼續提高,那麽能量流就不是能量流了,好像是光的一閃而過那樣,都是空性的效應了。如果敏感度繼續提高,就不拘泥於任何概念定義了,明白一切都是無法說的自己。所以,上述的三個身體就是比喻敏感度的不同。如果對於敏感度比較低的那位,聽到這三個身體的比喻,很可能真相信了通過個人的努力修行可以發展到各類“身”上去。
【問】:前兩年和一個開悟到朋友去一個飯店吃飯,她說竹杯很好看,就順走了。我很驚訝,她說,都是自己,有什麽不可以,不就拿幾個杯子嗎?
【答】:身體的做或不做都是總能量驅使的,但思想上來糾結了,我該不該?我會不會犯錯?犯錯了以後咋辦?這些都是“故意”或“刻意”。看看,有那麽多“我”的利益判斷。
【問】:剛剛看到這一段,其實這個糾結的思想,也不屬於我,也是它的,看到這點就可以了是吧。所有思想述說的情況都不在乎,因為並沒有一個我可以糾結,可以犯錯。我無限超越這些念頭
【答】:是這樣的,說的都不錯。“拿杯子“這個動作本身不是問題,但如果思想上來分析了,就會分析出正確或錯誤邏輯來了。假如有 一個主觀”我“去拿杯子,就是問題了,不是真的有問題,而是對於主觀”我“來說必然有一種動機在,這種動機非常狡猾。如果拿杯子是為了滿足個體主觀“我”的利益,最好不要拿。否則,就不知道了,身體做出來的動作不需要通過主觀“我”的同意。
比如說,拉瑪虛的一位弟子,聽了拉瑪虛說的“一切都是它的作為”,就性侵了某人,後來被指控的時候說是拉瑪虛說的,他才這樣幹的。這就不是真的明白了。拉瑪虛說的不錯,但如果膚淺地去理解拉瑪虛說的話,就不是拉瑪虛的問題。不少人成熟度不高,卻聽到說無論做什麽都不是“我”做的而是‘它’做的,好像找到了擋箭牌那樣,這是誤解。假如對方不同意而違背對方的意願行事就不適合。這樣做的話,就不要用‘它’來當擋箭牌。這些話是微妙的,完全看聽者的成熟度了。《心經》不是寫給所有人的,而是說給舍利子聽的,因為舍利子夠成熟了可以聽這些話。幸好沒有人真讀懂《心經》不會造成社會動亂。不夠成熟的“人”如果誤解了《心經》會很不方便的。
【問】:確實是這樣,很微妙。但有意思的是,哪裏會有一個個體“我”可以去說,反正都是自己拿了無所謂呢,個體我也是念頭,所以,其實隻是它的意誌啊。
【答】:不否認*看似*有個體我會說。看似念頭是出自個體的,其實不是。把每句話加上“看似”就都對了。
【問】:就是不會說,這個念頭自私,是個體我想的,其實是它的意誌,沒有這樣的區別,因為隻有它
【答】:當然了,但THAT不是一個東西,所以說‘它會玩‘不過是一個說法,無法知道怎麽回事。
【答】:就像你昨晚夢裏的故事,可以說是你要玩嗎?無法這樣說,但看似夢裏有一個“你“在玩。“玩”也是看似的玩,沒有一個“誰”在玩。
【答】:貌似出”玩“的樣子來,但不真的可以確定為這個情況。無法知道的。明白一切都是空性的,其實就是玩笑了,當然有“玩”的含義。
【答】:也不是“不擁有”,而是看清沒有主角可以擁有。如果主角在,這個主角發誓說“我不擁有念頭了“,這樣的說法沒有意義,因為這個“發誓”本身就是念頭。連判斷念頭好壞也是念頭,空性的
【答】:誰撇清?“撇清關係”隻不過某個主觀在這樣說而已。
【問】:沒有誰,無我。無限深入了,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一切總結都無意義了。
【問】:無法說了,當下就是貌似發生而無發生。最近越發明白這點。
【答】:讓我們深化一下,“無發生”這3個字還是暗示了有“發生”這個概念,更深入的就是不說“發生”了,而是說無法確定怎麽回事。也許發生?也許不發生?也許看似發生而沒有發生?無法確定了。
【答】:常常的,如果我們說多了“看似發生但無發生”,如果把這個說法當成教條,就是兜在“發生不發生”這對概念陷阱中了。
【問】:說顯現效應,也是概念。對,這就是語言的局限。無法確定
【答】:這是無限,有“發生”的味道,但又無法定義“發生”,到底咋回事,說不出來。說出來了就變成了有限的情況了。所以,不否認發生,也不肯定發生,也不否定不發生,也不肯定不發生,因為當下此刻太無限了,根本不是語言可以概括的
【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中無色。大概就是這樣,否定所有概念
【答】:思想理智非常狡猾,它會積極否定的。然後把“否定一切概念”樹立起來當成標杆。
【答】:小心,思想理智什麽遊戲沒有玩過?這就是佛祖為什麽常常用“非非”邏輯了。
【答】:思想理智就是THAT,就是THAT的顯現效應,當然也是THAT了
【答】:你越來越會品味到無法說的。思想理智會抓住一切機會立標杆樹大旗的。千萬年都是這樣的。人類可沒有少追求過真理,哪天追求到了“真理”了?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真理不是靠追求到的,真理就是自己,不需要追求。
【問】:其實剛才拿杯子事件,究竟的說,確實也是它的意誌,因為隻有它
【答】:這就是為什麽宗教的第一位都是明白的,但越到後麵旗幟越大。
對,“拿杯子”當然是總能量驅使的。但有一個“我”出來解釋理由了,然後你就信了這個理由,這就是幻覺了,一個自發自動的動作不需要理由,但對於幻覺上的“我”來說就會解釋出“動機”和“結果”這類因果關係。
【答】:一個解釋,一個聽解釋,這一來一去,沒有故事的動作就變成有故事有動機了。
【問】:因為並沒有別人,我明白了就都明白了,編故事了
【答】:所以,到底是身體為什麽會去拿杯子,誰知道?無理由。但總是有一個“我”會去問為什麽,就這樣理由就被創造出來了。
當“你“去問那位朋友,那位朋友就出現了一個”我“編理由告訴你了。
當沒有“我”的要回答“我”的問題,就同步升起了一個“我”來回答了。問題回答完了,“我”就不在了。
【問】:就像夢裏,你問原因,總是會有答案,夢裏的答案
【答】:所以,敏感度越高,就越了解問題沒有什麽好問的,因為答案已經在問題中了,一來一去自己忽悠自己。沒有對錯,因為沒有“東西”在。
【答】:如果我給你一個答案,如果這個答案把你的問題摧毀了,你是不要聽這個答案的。主觀“你”要聽的“答案”都是幻覺答案。
【問】:我在夢裏問過問題,答案很無厘頭,我就知道,都是瞎編的。說那個朋友吧,根本就無法確定這是“朋友”,怎能確定“朋友說的答案”?這就像夢裏一樣,根本無法確定咋回事。
【答】:那麽,看似有“朋友偷東西”了這個故事了,就當夢幻處理吧。
【答】:注意一下夢裏的故事邏輯在夢你體驗的時候看似非常合理,隻有當這段體驗結束之後就發現荒謬絕倫了。當下此刻也是一樣的。
【問】:也不妨礙按夢邏輯做事,就像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接這句話一樣 ,自動自發
【答】:在經驗中當然按照經驗邏輯的,方便嗎。因為就算不按照也沒有意義,按照和不按照都是空性的。
對,我說一句,你反應一句,看似邏輯合理,其實,根本沒有合理性,這一來一去就是奇跡。
【問】,想起耶穌這句話:Be in this world but out of the world(既在世界中也不在世界中)
【答】:更好的說法:THIS IS NOT A WORLD(這不是世界),就不必進入或出去了。
還有一個問題,人為什麽會天然的有情感 渴望被愛呢 還有欲望 毫無理由的 就想要被別人去愛
【答】:我不知道,能量震蕩嗎,完全空性的自己可以顯現出一切(無限的)遊戲出來,我不知道為什麽,無聊吧?就自己玩自己了?沒有任何錯誤。
“顯現“出來的都是幻覺,連“顯現”都是空的。其實啥都沒有顯現,就像做夢一樣,根本無法確定有夢做過,僅僅感覺好像有而已。無法確定。
【問】:明亮,沒有一個所謂的宇宙實相可見對吧,或者說,如果有什麽可見的話,看花看人所見一切就已經是見了,不是見到宇宙虛空才是見。哈哈,我有答案了,沒什麽可見,又看似見了,取名為見
【答】:對,你的答案是對的。其實,分分秒秒你都看著實相,但思想理智卻不認為這是實相,而是認為這是“世界”或“人生”,把實相定義為幻相了。你說的這句話非常對:看花看人所見一切就已經是見了,不是見到宇宙虛空才是見。你自己隻能看到你自己,就是說,THAT隻能看到THAT,不可能看到其它。但思想幻覺說看到了“宇宙“看到了”空間“看到了”人“和”我“和其它人。別對思想理智告訴你的故事當真就可以了。並非現在看到了宇宙,未來某刻會看不見宇宙而看見所謂的”實相“。實相就是當下,不會發生在未來。
你提到:“文殊菩薩也沒在五台山,文殊菩薩就在你們家廁所裏“。這個比喻當然是對的。但不如直接說:你要找的實相(它)就在茅房裏,糞坑裏。不用找了,你已經是實相了(它)了。如果你可以找到什麽,必定就是幻覺印象。
能夠做的事情不是追求一個實相,希望在未來某刻發現或找到“實相“。恰恰相反,是時時刻刻察覺思想理智編織出來的無數多樣的幻覺概念和幻覺邏輯都是不成立的。當你可以察覺到一切概念定義都是幻覺,那麽實相不需要找就品味到了。可惜,大部分“修行的人“完全顛倒了,他們遵循思想理智上編織出來的幻覺概念邏輯去找虛無縹緲的所謂“實相“這個心理目標,怎麽可能找到呢?思想上編織出來的目標”實相“根本就是幻覺,永遠都抓不到的。直到某刻累死了才突然發現根本無需找,自己已經是實相(或說THAT)了。
【問】:嘻嘻,明亮,今天我特別開心輕鬆,因為體會到了不在乎思想說些什麽,情況好壞都不要緊,直接品味好壞之外的,沒有了那個做者,隨便做夢 。先生,一切都隻是能量流動,那所謂的靈媒附體,也隻是自欺而己吧?!自己騙自己?念頭是能量流動,念頭創出了概念,到不去當真概念,到所謂的開悟,所有的所有是隨機的嗎
【答】:靈媒附體對於相信這個的主觀來說就是真的。就像相信夢裏的故事是真的那個夢你,對他來說就是真的。
念頭不創造出任何情況或東西,念頭隻不過把不是這樣情況的解釋成這樣情況。念頭就是意識的解釋機製。概念都是空的,不能說概念是創造出來的。沒有屬於“人我”的開悟。不能說“隨機”,在能量層麵突然明白了根本沒有“人”沒有“我”,這是自發自動的,從“人我”的角度當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就像夢境切換的時候不是夢裏的“你”可以預測的或知道的。但不是混亂的隨機。自發自動不是“混亂隨機”。
【問】:如果不相信什麽靈媒附體,那麽就煙消雲散,等於沒概念的中性發生而己?
【答】:《明白》不是一個“事件”也不是“發生”,隨機這個詞隻適用於有事件發生。所以“隨機”這個詞不適用於描述《明白》。靈媒附體的那位認定就是有靈魂有身體可以附體
別說靈魂附體了,就看看現在的你吧,是不是早已經“靈魂附體”了?這個不存在的靈魂就是那個主觀“我”,這個不存在的主觀“我”認定它附體在身體裏麵。這是不是已經靈魂附體了?這個主觀“我”是不是就相信了?這是不是就是那個“我”的真相了?那個“你”早已經毫不質疑地相信了。
【答】:這是關鍵:這個“我”從來就沒有產生,這是*幻覺*。能說幻覺是產生的實際東西嗎?不能!也就是說從來就是圓滿的‘它’,什麽都沒有產生,但在幻覺上看似“產生”了某個獨立的“我”,這是幻覺,不是真的有這個“我”在或產生了。
【答】:不知道,自發自動的能量震蕩。不要浪費時間去研究“為什麽”,而是看清這些都是空性的幻覺。
【答】:為什麽會“心跳”?有答案嗎?念頭這個定義也是幻覺定義。為什麽晚上會出現夢境?無解的!隻有幻覺主觀“我”會對這種問題感興趣。看清這些都是空性的幻覺就行了。換句話比喻,夢裏的夢我會有很多問題,但答案都是夢答案,這一問一答都是幻覺,空性的。
【問】:確實,專注在實相上就好,不然又被念頭繞進去了
【答】:沒有一個具體的“實相“讓你專注。真正的專注實相就是看清一切都是幻相,包括一切思想理智敘述的邏輯,故事,概念,情況。
【答】:實相不是一樣可以專注或抓住的“東西”或“境界”。隻有看清幻覺,實相自然就在了。實相不是可以看到的或抓住的,因為它就是自己,太近了。
但對於幻覺主觀“我”來說,想象出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實相“,希望某天抓住它。這也是幻覺。
【答】:是的,主觀“我”其實就是思想念頭中的幻覺。不要問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為什麽會出現那個?因為根本沒有出現過什麽,而是思想念頭當真的認為有“東西”出現了,也就是當真認為空中有色了。其實空中是無色的。
【答】:沒關係,遲些看到就可以了。敏感度不是一天提升的。“被帶走“不是真的某個”我“被帶走了。有一個竅門,把”被帶走“當成是一個空的玩笑。遲些發現了就哈哈大笑,說:”無法帶走的自己盡然可以貌似感覺到被帶走,好有趣啊!“。這樣的自嘲非常有效,很快就不當真了。
被思想帶走也是空的,不要為這個擔心。擔心“被帶走”的恰恰就是幻覺上的“我”。
【答】:NO,可以隨念起舞,隻要不當真有一個“我”隨念起舞了,總能量總是看似起舞的。如果整天下最後通牒說:不準你隨念起舞。這樣就非常累了,沒有效果了。而是無限原諒自己。思想念頭不是錯誤,但如果當真認為思想念頭是屬於那個不存在的“我”的,就會產生看似的不必要的痛苦。我是有念頭的,有時候也會帶走的,但我明白從來沒有一個“我”真的會被帶走,這種感覺上的帶走都是空的,不會為此糾結。
【答】:不要想象的是“練習”,這不是用功的練習,不是考大學做功課那樣的用功努力,而是越來越享受自己的大圓滿。隻有幻覺上的“人我”認為這是累的功課。比如上麵你下的最後通碟就是某種誤解。
【答】:對,這就是放鬆,高級瑜伽比你思想想象的要簡單。無論發生什麽都OK,因為都是圓滿本身(它)。
【問】:對"別人"不會共情了,連"自己"這個身體怎麽樣也無所謂了,不再以為是"這具身體"了,身體做什麽怎麽樣都與"我"無關了,不是"我"在做事了,連"別人""自己""我"都不必說了
【答】:注意,這段話從邏輯上看沒問題。雖然邏輯不錯,但不太對勁,不是我表達的意思。特別是“不對別人共情”,是誰說的?這是微妙的,很多人會從“共情”變成“不共情”,從一個極端偏向另一個極端。
關於“共情”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我不是吹毛求疵的跟你玩文字遊戲,而是指出隻要有“共”這個概念,就已經是思想上編織出來的幻覺邏輯了,“共”就是暗示了有很多個體在,才能“共”什麽的。好像有很多個體,每個個體都有屬於這個個體的“情”,這樣才能共同分享。看出來了嗎,這樣的邏輯已經是夢幻邏輯了。所以,“共”不成立,也沒有屬於個體個人的獨立的“情”,這兩個字都不成立,那麽“共情”就像“人我”一樣都是幻覺概念了。如果你明白到了這個,那麽無論你選邊站在“共情”這個立場上還是選邊站在“不共情”這個立場上都沒有意義。現實完全不是思想理智告訴你的那些回事。所以,當你說,就是從共情轉變成為“不共情”,當然不是這種回事了。《明白》了就超越了各種各樣的概念選邊站。無論概念立場是什麽或怎樣,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為那些都是幻覺邏輯。如果你還沒有明白我在說什麽,我就舉一個簡單的比喻:左眼和右眼有沒有“分享”或“共享”邏輯?沒有,因為左眼和右眼是同一個自己。左眼不會出現“我要和右眼共情”這種邏輯來,因此也不會有選立場的麻煩。視覺效果上的“其它人”和“你”的關係就像左眼和右眼一樣,根本不是分開的獨立個體,就不談“共”這個概念了,也不認為有任何屬於個體獨立的“情”了,超越了這對邏輯概念了。
不但“共”和“不共“是思想理智編織出來的幻覺邏輯,“明白”和“不明白”也是幻覺邏輯。沒有任何固定的狀態可以確定。但是由於語言邏輯的局限性,在語言上我隻能用一個詞匯來表達,其實《明白》不是思想上理解的“明白”相對於“不明白”的一種立場或狀態,而是發現根本沒有可以確定的立場或狀態。換句話說,無論“共情”還是“不共情”,無論“明白”還是“不明白”,都是同一個自己(即‘它’),都是大圓滿。就算是酩酊大醉迷糊在幻覺中,還是大圓滿,不是一種必須解決的問題。完全可以在酩酊大醉的迷糊之中,清晰的品味這個能量流動,發現其就是大圓滿大完美,我已經說到語言無法表達的地步了。但是從“人”或思想邏輯的角度分析,好像有一種“清晰”的狀態優於“迷糊”狀態,其實不是這樣的非黑即白的邏輯,沒有任何狀態優於另一種狀態,因為一切狀態都是同一個自己(即‘它’),沒有價值上的高低不同。 看似的樣子不真的就是思想理智認定的情況。前麵說的就是總結了《大相同》原則,明白了大相同原則,就會發現一切A優於B的邏輯都是幻覺,這樣就看清了一切幻覺的基礎就是分辨什麽比什麽好,什麽比什麽不好,對一切定義價值的高低就是要察覺或品味的思想理智幻覺,看到了,就超越了。
對於我來說,一切都是總能量,“我”是總能量,“別人”也是總能量,是同一個不可分割的總能量。無法真正確定“我”的邊界線,也無法確定從哪裏開始算是“別人”了。這是無法確定任何邊界的總能量流,隻不過思想理智把能量流顯現出來的輪廓定義為這部分是“我”,那部分是“別人”,然後這個“我”可以和那部分的“別人”共什麽東西了。“共”和“分享”這類思想理智概念完全是幻覺概念。這些概念是建立在個體分離的邏輯基礎上的。如果我建議你:如果你明白了以後就分享給你的親人或朋友,拯救他們。那麽這樣的說法就是在騙你了。哪裏有可以分開的“你”和“你的朋友”?《明白》就是明白根本沒有任何分離。有人因為“某親人”離開了痛苦萬分,但真有離開的可能嗎?沒有,能量是離開不了能量的,隻不過輪廓和顯現效應切換了而已,好像換了一個電視頻道而已。沒有一切會離開你,因為你就是一切。
【問】:“不當真”其實會點繞,讓人覺得還有一個“當真”。 我自己的翻譯就是 不當真=假
【答】:語言邏輯上去理解當然不可避免是“繞”的。但是繞來繞去是可以的,隻要不抓住一個立場不放就可以了。可以當真,也可以不當真,也可以對當真不當真,也可以對不當真當真了。也可以一半當真一半不當真,也可以當真的同時不當真。都是品味,然後就會超越了,嚐到某種無法言說的味道了。
【問】:我每天都會讀先生的文章,fb的還有微信公號。 在生活中也在品味。 道理都懂 隻是有時候還是認可了“我” 認同了思維邏輯。我最近的感觸就是所謂遊戲內的“業力”“業障”其實都是自己的認知信念所導致。 這些思想遮住了覺知。實際是空。
思想明白 但還是當真了。
【答】:是這樣,“業力業障“都是思想理智編織出來的幻覺概念。THAT可不懂這些東西。一切思想理智上認定的邏輯都是空性的。如果在思想上相信自己就是一個“人我“,那麽“業障業力“就看似有意義了。信什麽就同步做實了所信的邏輯了。不可能發現了沒有“人我“而仍然認為“業障業力“是真的。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不可能發現了時空是幻覺還相信有一個世界在的。所以,當你相信了自己就是個“人“有一個“我“裝在人裏麵,那麽就等同於相信了整個世界是真的。不可能聲稱“世界是幻覺“而仍然認定自己是“人我“的。
【問】:我當下的想(That)顯現一個畫麵就是一麵空鏡子,鏡子 永遠不空,對著鏡中影像看的當真了,就產生世界,又在鏡中把一個人我當真了去體驗鏡中的一切,真相是永遠不空的鏡子,鏡中的一切(世界、萬事萬物、人我)都是That的顯現效應,真正的我自己That是包含鏡子及鏡中的一切是無形無相的,也無法定義的。也就是說這人我是無法看到真空的鏡子(無法說無法確定)。That這整體能量流(譬喻光,如耶蘇說我們是自性之光,佛陀說我們是無量光,透過鏡子反射回到人我這設備(器)感受到有個我看到世界,That是跟這人我毫無距離的顯現內景圖一樣的世界,都是That自己在跟自己玩遊戲,真正無法說的是,這個自己是連That都不知道自己在玩遊戲,這樣是明白了一些嗎?
【答】:說的很好,從比喻上說基本是這樣的。有幾點補充:自己(THAT)好像是一麵鏡子,鏡子本身是THAT不空,但照出來的印象都是空的,或說,看上去印象不空,其實就像鏡子裏的印象其實是空的。鏡子看鏡子自己,感覺到好像有一個世界和主角“我“在裏麵。注意,沒有任何東西產生出來的,隻不過看上去好像有,並非真有一個“我“和“我的世界“產生出來了。真正的自己(THAT)不包含任何東西,因為自己不是東西,但卻*看似*地好像有各種各樣的印象浮現出來,注意,不是真的有東西出來了,而是貌似有印象浮現出來了,然後,不是東西的自己就認為自己是某樣東西(個人我)住在某個情況(世界)中,這些都是幻覺,完全空的幻覺。如果站在貌似出現的主角“我”的位置,當然無法看到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不是可以“看到”的東西,因為真正的自己****不是東西****!!!隻有東西才能被看到,隻有東西才能去看,但不是東西就無法看,也無法被看。但不要絕望,自己不需要看自己,自己已經****是****自己了。你上麵說的不錯,THAT和自己是同一的,沒有距離的。如果沒有距離就不可能完成“看“或完成“知道“了。所以,思想理智上的“看“和“知道“概念隻適合於幻覺空間,現實沒有時間和空間,自然就沒有“看,被看,知道,被知道“這回事了。雖然我常常比喻說THAT在自己娛樂自己,這不過是一種說法,不是真相,就像比喻THAT就是一麵鏡子一樣僅僅是形象比喻,不是真理。幻覺上的主觀“我“看到的想到的知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鏡子中的印象,沒有一樣邏輯概念是成立的。所以,明白不發生在主觀“我“上,明白不發生在經驗內容中。明白是非個人的能量層麵上的放鬆,也許可以這樣說,當明白一切都是無法知道,一切都不必要知道,自己已經是大圓滿了,能量上放鬆了,連“無法放鬆“都放過了,連“開悟“都不需要了,連“解脫“都不需要了,連痛苦都不是痛苦了,連難過都不是難過了,那麽就***是*** 了。我不是說肉體上體驗不到難過或痛苦了,NO,經驗內容不會改變,而是在能量上已經對一切感受感覺不當真了,同時一切都不同了,也就是說一切經驗內容都不變的同時,完全不同了。那麽就明白了。
“鏡子”這個比喻是一個好比喻。但比喻不是真相,比喻不過是一個比較好用的指向標,指向那無限的無法說的奇跡。THAT好像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想加上多少0就加多少,THAT是無限的奇跡。但任何比喻,無論是大海和海浪的比喻,還是電影屏幕的比喻,還是晚上的夢比喻,還是鏡子的比喻,都是無限的看法中的渺小的一種看法,好像1對於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那樣的渺小。真相無限大於無限多於無限不同於任何思想可以想象的或語言可以描述的情況。其實,很不好意思,我無法告訴你THAT是什麽樣子,所有我說的話其實都僅僅是局限的渺小的形象比喻,我無法通過語言告訴你你自己到底是什麽,隻有你自己可以明白你自己,這個《明白》不是理智上的知道,不是一種“信息“,而是?哈哈,無法說,因為如果我說成某個樣子肯定是不對的。你自己會明白你自己的,不需要我告訴你。
讓我換一個說法:“想象”希望想象出《無法想象》,怎麽可能?有限的幻覺希望知道《無限的無法確定》,怎麽可能?但是,隻要那個幻覺上的主觀“我”在,就會不停的想象,不停的希望知道,但卻永遠不會有屬於幻覺上的主觀“我”可以掌握的真理。“答案”是由“問題”維持的,“答案”是幻覺,“問題”也是幻覺,幻覺問題給維持了幻覺答案,這就是主觀“我”的自嗨。假如說有一個真正的答案,那麽這個答案將摧毀“問答循環”,當問答循環找不到了,也就等於找不到了那位好奇的主觀“我”幻覺。我知道,你聽到上麵這段句子會有一種絕望的感覺,不必!其實我在告訴你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就是耶穌說的“福音”,這個好消息就是:你早已經是終極無限本身了,除了你自己無其它,有什麽可以“知道”的?既然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圓滿或完美,還有什麽問題需要問?還有什麽答案需要獲得?問問題的那位是錯以為自己是渺小的“人我”的幻覺思想理智(MIND),要獲得答案的那位就是誤以為自己是渺小的“個人我“而感覺到缺憾的幻覺理智(MIND)。《明白》就是明白自己早已經是絕對無條件的大完美,沒有任何缺憾缺乏,無條件的自在滿足。
但是,如果站在幻覺的“個人我“的位置,會把無條件的絕對的好消息聽成了絕望的壞消息。這就是為什麽無法交流的原因。
【總結】:THAT不是東西,不是事情,不是情況,不是境界。TA是無限的神奇,比思想相信的到的神奇還有神奇。思想想象的到的“神奇”還是邏輯合理的神奇,TA的神奇是無限的,“不講理”或“沒有邏輯“的神奇。NO,你什麽都不需要做,你就是TA,TA的就是你的,無分離。所以,如果你把TA想象成為一個“神”,這太渺小了,TA比神還無限的神,這就是你自己!
========附近問答==============
【問】:這些天我也在品味先生說的「不當真」,品味如幻視角。頭腦思想嘀嘀咕咕 我看著 不當真, 有情緒來了 看見是某個信念卡住了,但那不是我 不當真。 彷彿是有個觀察者。 但這個觀察者,不也是思想理智上自編自導自演出來的嗎?
我認為大部分的問題歸根究底還是把這個「人我」當真了。 把這個人這個世界看的真實得不得了。 相信了頭腦說的一切。
最近我一直在品味,在觀察,想法升起的時候不當真,不管我的事。 這樣頭腦自然少了很多聲音。但這不關我的事背後的「我」 是否又是思維邏輯的圈套?
這樣品味到最後 好像就不通了
【答】:我懂你的意思,就是在觀察的時候發現一切都和自己無關,但好像還有一個目擊者的自己在,是否這個目擊者的自己還是思想在玩花樣?不要擔心這類問題。我說過“目擊者”不是最終的明白。但“目擊者”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或工具,先把自我定位於和經驗中的事物無關的“目擊者”位置上,會少去了很多思想上的參與和分析,好像無論發生什麽都和自己無關。這個態度習慣了,會有微妙的能量上的敏感度提升。但到了某個能量層麵,你會自發自動地看空了“目擊”的位置的,連“目擊”這個位置都是空性的。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敏感度提升。不要急慢慢來,先習慣了冷眼目擊,然後後麵的瑜伽不是那個“你”做了,而是總能量做了,這樣會越來越無努力輕鬆的。那位朋友說“你想太多了”,是不錯,擔心太多了。讓我總結一下,一開始好像是“你”在觀察,但隨著觀察品味的深入,這個“你“的位置越來越無法確定了,然後就是總能量(THAT)在做瑜伽了,這個主觀的“你“,無論是“你這個人“還是無法說“我“的目擊者會越來越無法確定了,然後到了某刻這就不是什麽“瑜伽“了,而是沉浮在自己的美味大海中享受那樣,不需要分析什麽,不需要搞清什麽回事,反正就是完美舒適的享受。
【問】:我要是有“開悟”的朋友在飯店順手拿杯子,我就和他說“都是自己啊,放在飯店也是自己,幹嘛一定要帶身邊呢?” 所以說,到底是當真了還是沒當真,有時很難分辨得清。隻知道用頭腦邏輯思考必定是走到死胡同的。
【答】:對,不要分析。一旦落入分析因果動機的循環中就好像落入了無底洞。無限神奇是分析不出所以然的。思想分析出來的都是幻覺解釋或結論。為什麽會有“我”?為什麽看見了“身體”?為什麽,可以有一億萬個為什麽,都是無解的,因為THAT的意誌連THAT都不知道。最好的例子就是你不知道為什麽會出現夢幻,毫無理由。如果根本沒法知道夢幻的理由,那麽夢境裏麵的內容也就是無解了。至於說有人批評這個開悟的人怎麽還會順手牽羊偷東西,哈哈,我無法確定這是“人“也無法確定有屬於這個人的“開悟“,也無法賦予這個輪廓印象的動作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那位提出問題的朋友聲稱他的朋友是開悟的然後做了這個動作,然後問題中暗示了有某種價值取向,也就是問為什麽開悟了還會做某種價值取向的動作。其實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我的回複主要強調身體的動作和賦予價值的思想理智沒有關係。我建議可以注意一下,動作在思想判斷之前就完成了,快的不得了,然後幾微秒後思想理智上了聲稱這個動作是思想在先控製的。雖然在感覺上好像思想和動作幾乎同時發生,其實,動作和思想判斷無關。
我兩年前在文學城博客寫了一篇龍樹大師和大象威脅他的故事。當時龍樹大師見到大象衝過來身體嚇的拚命逃。事後國王問他,既然你聲稱是開悟的,為什麽見了大象衝過來也會害怕。龍樹說那是夢幻泡影裏麵的空性故事情節,是空的,和開悟不開悟無關。國王無言以對了。龍樹大師的回答說到點子上了,一切經驗中顯現的故事內容都是空性的,看似是故事其實沒有故事,看似充滿價值其實沒有價值取向,但同樣是經驗內容的思想理智卻強加上價值觀和因果關係來。思想理智賦予一切動作以“動機”。其實一切都是自發自動,沒有任何“動機”。換句話說,總能量自發自動地震蕩脈衝,毫無個體的價值和因果,完全的自發自動,就像心跳跳動或血液循環或海浪拍打一樣沒有故事,是純粹自然的運作。隻不過同樣是能量運作中貌似的出現了個體主觀的感覺,好像是一位目擊者,一直在賦予沒有價值取向的能量脈衝以某種不真成立的價值觀,批評這是正確的,那是不正確的。《明白》不是某人的開悟,而是在能量效應上看似的鬆開了,不再緊繃在個體“我”和“我的客觀“這個定位了。《明白》不是某人的明白,而是非個人的能量上的鬆弛。這就是為什麽先把某人定性為“開悟”然後賦予這個人以某種價值是毫無意義的邏輯。
【問】:什麽意思?他偷東西等於你自己偷東西?他殺人放火等於你自己殺人放火?你把這種人稱為開悟?開悟了就這樣?真正可怖!
【答】:我說的重點不是評判任何動機和邏輯,而是指出身體的動作是自發自動的,並非由思想理智控製的。開悟不開悟是思想理智上的評判,對於身體來說是沒有“開悟”這回事的。一切動作變化行為都是總能量驅動的,並非真的好像是某人的思想控製的。這個話題比較敏感。高級瑜伽就是訓練敏感度,不是修什麽不好的東西,而是敏感的察覺幻覺而不當真。思想理智(英文MIND)總是不間斷的評判這個行為或動作是好的,不好的,一半好一半不好的,等等價值評判。這就是個體主觀“我“的幻覺效應,思想理智就是圍繞著個體主觀“我“的。思想理智批評出來的故事是幻覺,這幻覺等同於個體主觀“我“的幻覺,如果沒有思想理智的評判,也就是說無“我“了,那麽經驗內容該怎樣顯現還是怎樣顯現,也許某個身體依然會順手,也許不會,都是總能量的震蕩頻率,沒有任何思想理智在賦予價值高低好壞,沒有“人我“的參與,身體該怎樣就怎樣,看似身體出現了,活躍一段“時間“,就找不到了。明白了這個就是和總能量同步了,而不是陷入到某個人的故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