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如果?假如?萬一?後悔?談談這些思想幻覺》

(2022-01-12 13:39:01) 下一個
 
在上篇文章中讀者問了一係列問題:如果?假如?萬一?這些問題的基本邏輯就是,萬一我沒有這樣做,會有什麽不同的結果?假如這件事沒有發生,我的命運會怎樣?如果我沒有選擇這個,會對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這樣的思想邏輯自然而然地導致各種衍生邏輯:臨終時的經驗情況會不會影響“明白”或“覺悟”?還比如,我當下的學識程度認識情況或聰明不聰明糊塗不糊塗影響不影響“覺悟”或“明白”?我在上篇已經做了簡短的回複。我覺得這些問題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幾乎每個人都會陷入這類邏輯思路中去,我們借此機會談談這個話題吧,也許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從來沒有發覺這些看似合理的思路恰恰就是典型的幻覺故事邏輯,當你逐漸明白了以後,你就會發現這些思路的荒謬。
讓我用電影來比喻吧。電影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自然災難,他偕同家人一起逃難,逃難途中他目睹了周圍的人被自然災難吞沒了犧牲了,整個電影充滿了危險緊張的氣氛,任何時刻好像危險會蹦出來把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吞噬掉,他們躲過了無數的危險困難。幸運的是,他和他的家人因為某些特別的機遇或選擇或遇到了特別的指引成功地躲避了災難幸存下來。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主人公總算獲得了平安,美麗的晨光透過紗窗,他坐下來喝杯咖啡想到:如果我沒有遇到這個情況,現在還活得下來嗎?假如這件事沒有發生,我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嗎?
電影中的主人公問出來的問題合理嗎?答案是:當然合理了。因為合理性僅僅存在於電影故事中。電影的主人公是電影故事,電影主人公的“思想”也是電影故事,他的“幸運”,他遇到的“災難”,他的“家人”,有關於“他”的一切都是電影故事。為什麽我說電影故事中的主人公問出來的問題是合理的呢?因為主人公當真認定自己就是“主人公”,當真認定自己就是這個故事的中心,當真認定了自己個體存在就是整個思想邏輯的基礎。這些“當真認定”就自然而然地賦予了思想的合理性。也就是說,電影中的主人公認定了電影故事是真正在發生,他認定真的有“他“這個獨立個體存在,他認定”他的命運“也是真的,他認定他有好運避開了坎坷最後獲得了平安。電影中的主人公完全不質疑電影故事的真實性,這就產生了在邏輯上看起來合理的另類選擇可能性,對於”他“來說,就會真切的猜想:萬一這個情況不發生,我會躲過災難嗎?假如我沒有做這個選擇,我會躲過災難嗎?
但對於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來說,你非常清楚沒有電影中主人公認為的偶然性,因為整個電影是某電影公司投資了幾百萬元錢精心設計出來的大眾娛樂節目罷了。假如電影特技太栩栩如生了讓你忘了在看電影,完全入戲了,也許你也會落入電影主人公的疑問中去,一係列“如果,假如,萬一“之類的問題就會問出來。然後身邊的人戳戳你把你戳醒,醒醒吧別當真了,電影故事是必然的,因為劇本早就寫好了,電影裏麵的”事件,機遇,選擇,結局“都是貌似出來的娛樂,別當真了。
從上麵這個比喻中我們明白了,一切經驗中發生的現象雖然看似是偶然的,其實都是必然的。我說的不是昨晚的夢境,我說的不是某個電影故事,我說的就是你真真實實的當下此刻。你可以去品味當下此刻,雖然在感覺上(思想上)逼真地感覺到“偶然性”在滴答滴答地流逝,但其實根本沒有真的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
也就是說,當下此刻就是赤裸裸的無限的‘它’,當下此刻就是完完全全的‘它’。我們甚至要超越“經驗”這個思想概念,而直接地發現當下的每一刻都是完全徹底赤裸裸的‘它’。‘它’沒有隱藏起來。你什麽都不會看到,你隻能看到唯一的‘它‘,甚至連“看”都不真的是看,而是’它‘,甚至無法定義“看”這個思想概念是成立的或可以確定的。如果為了語言表達方便起見退一步用 “看”這個概念的話,“看”是’它‘在看,“被看”的是’它‘,主觀和客觀沒有分離。進一步我們明白了,根本沒有“主觀”,也沒有“客觀”,沒有“看“,也沒有“經驗”,隻有無限的’它‘自己。如果思想上告訴你:“眼睛在看“,別信思想的謊言了!電影中的主人公用”眼睛“看了嗎?電影中的主人公在嗎?他的眼睛在嗎?除了是光點色差外,還有什麽呢?坐在觀眾席上的看客在看?難道”坐在電影院“這個情況本身不就是一個夢幻嗎?兩者都不真的成立,那麽”誰“在看?還是根本就沒有”誰“存在?也許沒有真的“看”這個動作存在?隻有獨一無二的’它‘ALONE?我想你讀到這裏應該有個方向了吧。
“如果假如萬一”這些思想邏輯都是故事中才看起來合理的思想邏輯。沒有超越思想故事而成立的邏輯。思想無時無刻地灌輸你這樣的故事來:我是一個人,我在世界裏麵過生活,我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我感覺到空間的延展,我感覺到我這個個體在時間空間裏麵發展。我在變老某天我會臨終死去~~~。NO,NO,整個這些故事邏輯就像你看的那場電影一樣完全是虛構的,雖然不否認其看似真實,但完全徹底的不是真相。
沒有“我這個人“也沒有”我的發展“。發展這個概念就是夢幻概念。當下此刻沒有任何”個體“在,也沒有任何”發展“在發生,隻有不變的無限的無法確定的‘它’。當下和‘它’這兩個詞是同義詞。
如果你發現了真相完全不是思想告訴你的情況,那麽你就發現了完全沒有“如果假如萬一”的可能性。一切發生給你的都是必然的,一切發生給你的都是沒有錯誤的,因為一切都是同一個‘它‘,’它‘有它做夢的自由,沒有錯誤。
就像昨晚夢中的故事看起來充斥各種各樣的偶然性,但這些偶然性都不是真的偶然,夢經驗的每個片刻都是必然。也許你會問,為什麽經驗中會出現這個情況,而不是那個情況?為什麽經驗中我是普通職員早九晚五而不是億萬富翁?如果我按思想邏輯給你編造一個答案來,肯定是忽悠你。就像昨晚你為什麽做這樣的夢而不是那樣的夢一樣地沒有原因,當下經驗也是沒有原因的。世俗佛教中的某些人宣揚因果報應論,他們說當下你這個樣子完全是上輩子你做了什麽或不做什麽造成的。這樣的思路不就是剛才電影中的主人公的思路嗎,現實完全不是故事中的邏輯。
現實完全沒有邏輯,道理很簡單,除了‘它‘還是’它‘。這個’它‘即是你自己。沒有個體分離沒有兩元對立,任何邏輯都不成立。但不否認’它‘會顯現出類似做夢一樣的覺知效應,在覺知效應中會看似顯現出邏輯合理的故事來,讓自己暫時認不出真相把故事邏輯當真了。
總結一下,邏輯是不成立的,但不妨礙會顯現出貌似的邏輯合理故事來。就像夢是不存在的,但不妨礙晚上出現夢經驗一樣的道理。不必要因為明白了“邏輯不真成立“而去刻意地否定經驗中貌似出來的邏輯關係。如果你去否定一切貌似的現象,你還不真的明白。我明白我不是一個”人“,沒有個體的“我”,但這個明白不妨礙我和經驗故事中和周圍的“人”交流。別人看不出什麽不同。如果你希望別人看出來“這個家夥是覺悟的”,哈哈,這種欲望本身就表明了還不真的覺悟。真正的覺悟和“別人”無關,隻對於SELF有關。如果你認為我寫這篇文章是寫給本頁230位網友的,NO,我隻寫給我自己的。
現實是無限的,但這“無限”並不是思想上認為的“時間空間”上的無限,而是無法確定無法解決的永恒自我超越這個意義上的無限。在故事中,思想會把無限解釋成時間空間上的無限,假如你在空間中探索宇宙的邊界,你是永遠不可能找到這個邊界的,就算你搭上了超光速的宇宙飛船達到了所謂的“宇宙邊緣”,你會吃驚地發現這個“宇宙邊緣”和當下此刻沒有任何差別,好像動都沒動一樣。不是宇宙真的沒有邊界,而是“宇宙”是完全徹底的思想想象,類似晚上做的夢幻一般,假如在晚上的夢幻裏麵去探索夢幻宇宙的邊界,你能找到嗎?同樣道理,當下此刻和晚上的夢境沒有分離,都是同一個不可分割的經驗而已,在經驗中去找分界點或邊界,是徒勞的努力,就像在夢中去抓東西一樣一場空,什麽都抓不到。你找不到任何邊界,你也找不到任何中心,你確定不了任何“東西”在那裏。你確定不了任何起點你也確定不了任何終點,因為你唯一可以找到的就是:經驗。甚至你無法確定什麽是“經驗“,隻能說”是“或什麽都不說了。
很多人可能有另外的疑問了,他們問到,如果沒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那麽是不是就是說‘它‘有它的意誌?一切都是’它‘預先設想的?好像有一個有意誌的上帝?當然不是,一切都是必然的不等於說有一個無限的意誌在預先設計什麽情況。我在前一篇博文《無限的’它‘(SELF)有沒有意誌》中討論過了自發自動原則,還有其它多篇文章都討論過這個原則,就不再贅述。
你會讀到我的文章,是必然的,就像‘它‘看到了‘它’自己一樣,沒有為什麽。然後什麽事情發生了,也是必然的,就像‘它’做給‘它’自己一樣,沒有原因。好像你的心跳自動自發的跳動一樣,好像呼吸自發自動地進出,好像脈搏自發自動的跳動一樣,沒有原因也不需要原因。某些人看了我的文章一頭霧水看不下去了就遠離了,也是必然的,“明白“是‘它’的明白,”不明白“也是‘它’的不明白。沒有錯誤,沒有偶然,一切自發自動。
如果‘它’顯現出“老年癡呆“,在”癡呆“中覺悟了,是‘它’自發自動的自由,沒有錯誤。
注意,老年癡呆是故事中的故事,真相無限的多於大於不同於這個情況,‘它’該什麽時候明白,不受經驗中的具體故事情況影響。你就是無限的‘它’。讓我再做一個N世界的比喻吧,好像你同時在N個世界中,其中某個“世界“中顯現出”癡呆“的幻象,但其它”世界“中完全不是這樣樣子。在第N個世界中你看似是”癡呆“的,在第N+1的世界中你就看似是一位精明的”決策大師“,N世界和N+1世界完全不幹擾互相之間看不到。N世界看上去糟糕透頂,N+1 世界看上去完全成功。請注意,你看似同時在N個無限多的世界內,同時你不是任何世界中不在任何的情況,你不是癡呆患者也不是精明策略大師,你是無限的‘它’。你可以自由地同時享受N個世界故事來,但你不是任何故事,你不受任何故事內容的影響,你無限的超越一切。你是終極的唯一,無二無它。
所以,不要落入“經驗中的情況會不會影響我“這種思維幻覺中,答案是:沒有這回事!經驗就像夢一樣,夢怎麽可能影響你呢?你可以自發自動地做夢,但你不是你做出來的夢境。
乘機談談其它非常普遍的思想幻覺吧:很多人認為當下的情況是“表相”,在表相背後有深度,有一個深深在內的所謂“本質”需要去挖掘。那句“發現本來麵目”的話每個人都在說,但每個人都誤解了,被思想誤解為你所體驗的經驗是表相,你需要努力地去發現深藏不露的“本質”即本來麵目。這就是普遍的誤解,世俗佛教沒有人會發現這是誤解,他們就跟著法師們重複朗誦“發現本來麵目“。這句話本身不錯,但卻被理解錯了。極少數明白者不屑跟你說這些,因為對於沒有準備聽的人說了等於白說,不如不說。其實現實不可分割成表麵和本質這兩個層次的,這就是釋迦牟尼為什麽在佛經多處強調了《沒有第次》原則。現實根本沒有層次第次,現實沒有表麵和深度,現實的每一點都是同一個‘它’,不擇不扣分的‘它’,百分百的‘它’。地上的灰塵不真的是灰塵,是‘它’,那堆讓你捂住鼻子跑掉的狗屎不是真的狗屎,是不擇不扣的‘它’。你要找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切表相。思想創造出來“表相”不同於“本質”這個幻覺來,就像思想創造出來“主觀”不同於“客觀”這個幻覺來。現實完全沒有這回事。思想告訴你說,有一個深層的“未知”我必須發現。NO,NO,NO,沒有這種深層的未知,也同時沒有可以確定的“已知“。未知和已知都是思想幻覺,現實沒有這些概念。
空不在色的深處,色不在空的表麵。空即是色,色不異空。再說白一些,根本沒有空也沒有色,隻有‘它’!
現在讓我們一起品味一下這個奇跡吧:你永遠無法找到‘它’,因為‘它’不是一樣可以確定可以找到的“東西”。但奇妙的是,‘它‘從來沒有躲起來,’它‘就是當下一切,你無法甩掉‘它’,你就是‘它’!
你既無法找到‘它’,同時你無法甩掉‘它’。這是什麽味道呢?好好品味吧!閉上眼睛是‘它’,睜開眼睛還是‘它’,不思想了是‘它’,思想起來了還是‘它’。沒有“你”了是‘它’,有“你”了還是‘它’,“有”了是‘它’,“沒有“了還是‘它’。“在”是‘它’,“不在”還是‘它。“變”是’它‘,“不變”是’它。“生”是‘它’,“死”還是‘它’。隻有‘它’,無增無減,無始無終。別忘了THAT is SELF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