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深度品味“不在”》

(2022-01-12 11:58:02) 下一個
 
做和不做沒有一丁點的不同,不是因為“做”和“不做”是一樣的,而是因為沒有“做”也沒有“不做”,這些概念完全不成立,都是幻覺,這就是《不在》。
高級瑜伽不是把兩樣分離的的東西合在一起,而是立刻發現“分離”是《不在》的幻覺。立刻發現這是幻覺,那麽就沒有“合”的需要了,因為一切從來沒有“分離”。
你認為:客觀世界是《不在》的。其實,這個看法不夠徹底。知道“客觀世界是不在”的那位主觀,也是《不在》的。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呢?
到底什麽在?不可說!因為可以說的都是《不在》的。
為什麽說“一切都是無條件絕對的相同“?不是因為他們的形狀特性是一樣的,而是說它們都是同一個《不在》。它們都是純粹的覺知效應,不真的在那裏,所以都是絕對的一樣的。
當一件事情發生的當刻就已經《不在》了,所以,無法說真的有事情“發生”。不在的事情是不好說“發生”的,僅僅看似發生了。比如說,有一件令你難受的事件發生了,但這個“發生”是《不在》的,所以就等於沒有發生。既然這件“事情”是《不在》的,就沒有必要去製止或消滅這件事情。如果你刻意地去製止或消滅本來就《不在》的事情,就在思想上認定這件事情是真的了,陷入了思想邏輯死循環。同樣道理,令你好受的事情也是《不在》的。
很多人困擾:“我為什麽老是感覺自己缺乏什麽,感覺自己不充實,感覺乏味。但我道理都明白,為什麽活不出明白的樣子來?“。請注意,前麵這句話裏麵沒有一個字是成立的。雖然在感覺上有缺乏,有不充實,有乏味,但這些感覺其實是《不在》的。你把《不在》的感覺當真了,其實,你當即就是無限的充實,無限的完美,無限的神聖。但你卻相信這些感覺告訴你的才是真相。不是!佛陀在《心經》中早就強調了,一切受想行識都是無的,這個“無”字就是我說的《不在》。別當真了。
感覺不充實恰恰就是無限的充實。無限的充實偽裝成感覺上的“不充實”,你就上當了,看不見其實它就是無限的充實本身。感覺缺乏恰恰不是問題。就讓自己沉浸入這種感覺中吧,沒問題,因為這些感覺都是《不在》的幻覺。既然它們都是不在的幻覺,那麽連去除這些情緒的必要都沒有。如果你努力消滅“缺乏”感,不就是把《不在》的東西當成“在”的了?當真了。
真正明白的那位不要求幸福。因為他發現根本沒有“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差別。這些差別都是思想幻覺,都是《不在》的。
神奇的是,不追求幸福的那位才真正可以品味到無限的《福》無條件的《福》(英文BLISS 或 印度文ANANDA)。這個《福》可不是思想上認為的“愉快”或“開心”,而是超越了“愉快”和“不愉快”差別的《福》。真正明白的那位有可能被關進大牢,但絲毫不改變他的《福》。
真正明白的那位不解決問題,因為不可能有“問題“在。”問題“僅僅是思想上對某個經驗形式有要求,不符合思想要求的情況就是“問題”了。明白了就等於對於經驗形式沒有要求了。當你不把問題當成問題,那麽,好像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會自動化解原來你認為很嚴重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問題”不真的是問題,“解決”於不真的是解決,這些都是《不在》的夢幻,會自行自動化解的。
世俗低層宗教的修行者是很害怕聽我講《不在》的,因為我告訴他們,一切追求的“目標”其實是《不在》的。如果你追求某個目標,無論是進天堂還是入涅槃,就已經陷入了夢幻邏輯死循環了。思想是非常狡猾的,思想幻覺出一個目標,思想就做實這個目標,在追求的過程中,這個目標看起來是非常逼真的,不由你不信。世俗低層修道者非常怕聽我說《不在》,因為我把這些追求和目標的邏輯基礎瓦解了。任何追求或目標都是夢幻,是《不在》的。我沒有建議你停止追求,你可以隨便去追求,這不是問題,沒有問題。
一位修成十大美德的修道士和一位俗氣銅臭的小業主沒有一丁點不同,因為它們都是《不在》的夢。在經驗中,無論你做什麽或不做什麽,都是一樣的。因為“做”和“不做”是同一個《不在》。明白了這個《不在》你就超越了經驗體驗。
一切都是《不在》的,唯一的《在》就是你自己。但你自己無法知道你自己,因為你自己就是無限本身,是無限發散無限開放的。如果你可以知道自己,那麽無限就變成了有限。
無論“世界宇宙“多麽巨大,萬物萬事多麽繁多。其實它們是《不在》的。它們都是你自己的《覺知效應》,是”效應“而已,並不是真的實體的現實。就好像電影屏幕上看似播放出來的人物和世界不真的在那裏一樣。當下經驗中的一切都不真的在那裏。
你不需要修正思想,因為“思想”從來沒有在過。沒有思想的時候,思想不在。有了思想,思想還是不在。所以不需要讓思想停止或消滅。《不在》的東西是不需要消滅的。如果你要消滅不在的東西,那就是認為它們在了,當真了。
現實是不可能被改良的,因此,美德不會帶給你益處。缺陷也不會對你有害處。現實完全沒有“害“和”益“的概念。現實完全沒有”得“和”失“的概念。這些概念都是幻覺,都是《不在》的。
“美德“和”惡習“都是思想編織出來的幻覺邏輯。它們就是思想而已。你無法確定到底什麽是“美德”什麽是“惡習”。也許在一個文化裏麵,某件事情就是“美德”了。換了一個文化,同樣這件事情,就變成“惡習”了。這個情況大家都清楚,比如說“民主”吧,西方世界和極權政府都講“民主”,但各自有各自的不同定義。隻要你相信有這種兩元對立的差別,好像你有惡習需要改變成美德,那就是鑽入了夢幻中去了。不但“美德”和“惡習”是《不在》的,“命運”也是《不在》的,因為根本沒有“你”在。“主觀”不在了,那麽“命運”概念也不成立了。
主觀和客觀都是《不在》的幻覺。所以沒有“生活在凡間的人”也沒有“在地獄被折磨的苦命者”也沒有“獲得美德進入涅槃的開悟者”。這些概念都是《不在》的幻覺。隻有同一個“它”,即是你自己。哪裏有那麽多繁複的概念故事?
本質和表相都是《不在》的幻覺。一切都是同一個‘它’,怎麽可以分成表相在外本質在內呢?現實沒有“外”也沒有“內”,現實沒有深度也沒有淺度。現實的每一“點”都是同一點:你自己!
沒有一樣東西是在的,因為這些看似的在都是同一個你自己:‘它’!
無論你正麵地解釋‘它’還是負麵地解釋‘它’,絲毫不影響‘它’,‘它’是不變的。
完美是不需要獲得的,因為你已經是了。
‘它‘是赤裸裸的簡單純粹,’它‘沒有美德也沒有惡習,’它‘是不可改變的,怎麽可能提高’它‘呢?怎麽可能損壞’它‘呢?
思想解釋出來的“現實”好像是一個迷魂陣,人們被思想解釋迷惑了,他們把一場戲當成是真相了,他們卷入故事情節中。你不必脫離經驗,你隻要一看就看明白這一切都是《不在》的夢,那麽不需要脫離經驗你已經不在經驗中了。
要一直質疑思想上認為的“現實”。任何經驗都是《不在》的,因為不在的顯現出在的樣子來了,一切經驗都是奇跡在發生。
如果你去品味某樣東西,你會發現它是不在的。但如果你不品味,它還是不在的。
“因“是《不在》的。“果”也是《不在》的。盡管感覺上好像是有因果關係的。不要把這個因果夢幻當真了。對於明白的那位來說,就算感覺上看似在的因果關係,還是《不在》的。
現在說的究竟一些:明白者不說“因果關係”是幻覺,因為說它是幻覺,已經暗示它是“在”的了。其實“因果關係”連被稱為是幻覺的資格都沒有,它是完全徹底不在的。
何止“因果關係”連被稱為是幻覺的資格都沒有,一切經驗中的顯現都連被稱為是幻覺的資格都沒有,因為經驗顯現完全是不在的。
比如,我們最好不說“時空”是幻覺,因為這樣說就是對“時空”隱隱當真了。一切幻覺本身就是《不在》的。
但我的文章中經常提到“幻覺”這個概念,沒有辦法,為了交流的方便我不得已用這個概念詞匯,但不表明真的有“幻覺”這回事。到底怎麽回事?不可說!
明白的那位不需要自由,因為他沒有覺得當下是不自由的。“不自由”僅僅是一種思想感覺,把不在的情況當成真的在的情況了,才產生了“不自由”的錯覺。明白的那位沒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差別,這樣的“差別”是《不在》的幻覺。
我哪裏都不要去,一切哪裏都是我自己了,還需要去哪裏嗎?整個存在的每一點都是我自己。
今天下午是金秋美景,我照常把家門口的草地割好了。當我推著割草機向前走的時候,好像身體化成了無限的能量無限發散。是無限在割草,沒有“我”這個人。然後我累了進屋坐下,也沒有“我”這個人,是無限看似坐下了,喝口水歇息一下,是無限喝無限。哪裏有“我“?
現實是看似有“生”有“死”,但看明白了,這些現象都僅僅是看似,其實它們都是《不在》的。你無法確定“生”到底是什麽,你睜開眼睛看見覺知,有“人”(父母)告訴你:“你出生了,你的名字是陳明亮“,這些都是別人強加給你的”知識“,但真的有“你”的出生?真的有“你”這個人,你永遠無法確定,你隻能說這是經驗。同樣道理,每個人都是自己會死亡,但真的到了身體支撐不住的時候,你卻無法體驗到身體的“死亡”,因為經驗在身體離去的那刻之前的幾秒鍾就已經變化了,毫不誇張地說,就像你無法體驗“出生”一樣,你無法體驗“死亡”。昨晚你從夢裏醒來,剛才還看似活奔亂跳的“夢你”去哪裏了?它“死亡”了嗎?你無法確定,你就找不到那個“夢你”了,就這麽簡單。等到你80-90歲身體支撐不住的那刻,你也會找不到“你這個人”也找不到身體了,是一回事。別以為我告訴了你一個新發現,佛陀在《心經》中不早就告訴了你《無生無滅》嗎?
下麵要給你打一大棒子了。假如一個人經過修行把“我”這個EGO給修掉了,他可能會覺得得意洋洋的,他說,你們看,我做到了“無我”,你們不行。假如另外一個人是一個絕對的個人意誌狂,自我自大。你們說他們之間有沒有不同?答案是:沒有一丁點不同。因為他們都是同一個‘它’,雖然經驗形式不同,不改變‘它’就是‘它’。那些思想上判斷出來的“差別”就是幻覺,是《不在》的。如果你會為自己獲得了“無我”而得意洋洋,那就不明白的徹底,還是夢幻裏麵的理解。
總結一下:經驗的每一“刻”都是《不在》的貌似出“在”的效應來。甚至連“刻”都不真的在,時間空間都是《不在》貌似出“在”來,自己忽悠自己。所以,你不需要解決問題,因為明白了《不在》就沒有“問題”可以解決了。
這是立刻的放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