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春光.博客

正是春光明媚時,此時開博,願所敘之情,所感之言,如亮麗春光,怡然心田......
個人資料
正文

朋友圈裏看人生

(2016-02-24 12:47:35) 下一個

       玩微信也就一年多的時間,朋友圈裏算是比較後進的。記得剛開始朋友向我介紹微信時,很不以為然,覺得這和qq能有多大區別,qq空間裏可以存放大量照片,於我而言已經夠了。。。抱著試試、別落伍的心態加了。開始的一段時間,自然是很安靜,沒有什麽吸引的,還是常在qq裏閑逛著,慢慢地發現qq裏的新鮮事在變少,尤其是同學群好像沒啥人說話了,這時再看微信,卻是熱鬧起來,於是每天點開微信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隨著微信好友的不斷增加,朋友圈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起來,每天關注的時間在拉長。今年春節期間,微信拜年,搶紅包更是攪得每天機不離手,魂不守舍。家人同學群裏每天玩笑,打趣不斷,倒也像極了往日在一起笑鬧的情景。

        微信的通訊錄就像是一張社交清單,朋友圈是隨性釋放自我的小天地,像一張更開放的年級板報,有心情,有欲望就多塗抹幾筆,多摘抄點文章,或許就隻簽個名,應個景,再或許就隻做個靜靜的觀者。大多數人是在這三者之間不斷轉換的。曬一曬想曬的,看一看想看的,點一點要讚的。朋友圈裏我最喜歡看的是那種既有心靈雞湯又不時點綴真實生活場景的。如果隻是轉發,看個題目也便知道大概內容,直接就飄過了,因為看的多了,閱文無數,基本上熟悉了各種雞湯的味道。那些既有各種曬,又時不時轉發點文章的,是我喜歡的朋友圈,因為轉的少,必定是真正觸動了感情的,所以共鳴比較強列;再者,上傳了生活圖片,給人更加開放,親和的感覺,再配上隨心卻不乏認真的簡短話語,主人的生活,思想,品味,修養都一樣樣地呈現出來,會吸引著你一直下翻瀏覽。總是發現即便是很熟的家人,也總有我們所不知的特質,像我的堂弟,就是在他的圈裏才感受到愛攝影的他不光有才情,還有相當的古文造詣,更是充滿了社會責任感。這些在普通的家庭聚會上是看不到的,家人眼裏,他就是個工作還好,愛笑,有點講究穿戴,還有點懶的小子。我有時也會在陌生人的群裏,(比如文學城的群)隨機地點開某個博主的朋友圈,看看陌生人的幸福,對比看看自己的生活,可能人都有一種偷窺的願望吧,就像華燈初上的夜晚,走在街上,想像每個透著柔柔燈光的窗後溫馨的畫麵。雖然不相識,卻有著同樣的歡笑和幸福,那麽估計煩惱也差不了太多,內心就會生出踏實滿足感。通過轉發的文章,可以感受到朋友所關心的話題,透過他們偶爾曬的圖片,還可以靜靜的想像他們真實的生活場景。看來曬圖不可太多哈,要給別人留下想像的空間,像畫畫的留白一樣,神秘和美感相互支撐起著,豐滿著。

         朋友圈裏自是各個年齡階段都有,所轉發的也各不相同,五六十歲以上的常發的就是養生保健之道,偶爾曬曬孫子孫女,四十歲的常轉的是談人生,社會的'深度好文',或者家居創意和曬一些自製美食。年輕點的,曬孩子,曬工作,曬旅行,曬感情。再年輕點的,曬健身,工作,甚至對愛情的期待。。。現在的年輕人好直白啊。有時就想咱年輕時如果有朋友圈,也會這麽不含蓄嗎,想想估計也差不多,時代造人,審美,追求,思維方式等,一代人是有很鮮明的共性的。年輕時,憧憬一切美好,看似輕狂的豪言,對初啟人生之路的期待,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成家了,立業了,孩子就是最值得關注的,各種親子活動,技能培養是年輕父母提升幸福感的首要必曬資本,基於對孩子的愛,社會責任感也日漸增強,所謂憤青,我覺得這個年齡段的人當之無愧,既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又保留著年輕人的熱忱。中年了,孩子大了,經曆了各種曆練,確實是四十不惑啊,思想豁達許多,心態開始平和,雖有不滿,但很少再有義憤填膺的感慨,倒是常常探尋生活真諦,開始關注健康。再年齡大點的,每天就是保健,鍛煉,對社會的不滿不知是沒了還是不關心了,反正是少見發表了。

以上就當是我玩微信一年的感想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俏春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年輕姥姥的評價,我剛看到您的留言,是啊,微信給生活帶來了大變化,人際交流新的模式。
50後的姥姥 回複 悄悄話 玩微信的感想頗豐啊!
欣賞你的文筆!
微信已經變成了我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