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太初有道(3):宇宙萬物的本源

(2012-04-21 13:01:19) 下一個

現在讓我們對著自己的心, 打開一部古老的典籍: 三千五百多年前,摩西在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上,開篇第一句話說:“起初神創造天地。”有人說,這是人類語言中最簡潔有力、卓越華美的一話語。它能否與回響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尋覓共鳴呢?

 

摩西作古一千五百年後,曾是猶太律法師的保羅呼應著摩西,在《羅馬書》中以靈透、犀利的言語直剖人心:“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從這話我們可以推測,“本源”意識來自兩個因素:一方麵,上帝造人的時候,把祂自己放在了人的內心深處,我們就會無意識地尋找祂;另一方麵,在我們的經驗裏,我們也知道,周圍任何一種事物都不是永恒不變的,都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即便天體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的潛意識中形成一個牢固的觀念: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是暫時的,都依賴存在的條件,因此都沒有資格作萬物的本源;既然這樣,萬物必須有一個源頭,而且這個源頭與天地萬物都有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那作為源頭者必須具有一種極為獨特而超越的屬性:祂必須是自存自足的(self-sustainable)、永恒不變的;而祂自足自存的屬性(即完全、完美性),邏輯上又要求祂必然是獨一的——如果有兩個源頭,隻要他們有任何本質上的差別,一定至少有一個不具備完全性,也就沒有資格作本源。同時,作本源的那一位在行為屬性上還必須是永活的、有無限的能力;否則,可見的萬物不能由祂而來。總括起來,這幾點就是神的基本屬性:完美自存、本質永恒不變、獨一超越於萬物之上、而且具有無限生命和創造之大能。而這正是本章第一節經文“起初神創造天地”啟示給我們的豐富含義。所以,這句話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卻包涵非常嚴謹的邏輯和深刻的宇宙觀。當然,聖經不會給我們解釋這麽多;因為神已經把這些明明可知的東西放在了人心深處,隻等聖靈的開啟 。

 

有了聖靈的工作,我們才能知道神創造天地是一件事實。所以,《創世記》的第二句話就是: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如果我們仔細琢磨,這句話使上帝與被造界的對立更加鮮明,進一步強調了神的超越。同時,用四個關鍵詞——空虛、混沌、淵麵(代表死亡)、黑暗——來描述被造界的初始狀態,是有極為深刻的含義的。這裏的“空虛”不是物質的空虛(至少這裏有水),而是指本質和意義的空虛,就是在秩序、生命、光明上的空虛。因此,這句話交代出一個與唯物主義截然對立的宇宙觀:被造界在它自己裏麵沒有絕對的本質,物質或現象界的客觀實在性與本質界相比,是次級的[1]。 牛頓傳的作者Richard Westfall指出:牛頓認為,無神論的根源在於“物體的表象本身被認為具有完全、絕對、和獨立的真實性”(參見R. C. Henry, Nature 436, 29, 2005)。牛頓似乎銳認識到,我們觀察、研究的“物質”,不過都是在空洞的現象界裏麵,它們本身沒有絕對的真實性,一切被造物絕對的真實性和實質意義,都在神裏麵。

 

其實,從現代科學來看這一觀念,就更有意思。據說,有一次愛因斯坦和卓別林相遇,兩位大師互相寒暄。愛因斯坦說:“卓別林先生,您實在了不起;您的喜劇任何人都明白。”卓別林則機智回答:“愛因斯坦先生,您才真是了不起;您的相對論沒有人看得懂。”不知道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但這個幽默的確意味深長地說出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物理學乃至人類思維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其實,相對論的基本思維前提很簡單,就是物理規律的數學形式不隨觀察者的運動狀態變化。看起來,這個假設似乎沒有多大稀奇,但稀奇的是,它居然導致不可思議的邏輯後果:為了滿足物理規律形式的不變性,我們通常認為的最“客觀”的東西,比如物體的長度和質量,都必須隨觀察者的運動狀態而變化!也就是說,“物理規律”這種抽象的“意義”比物質的質量具有更高的客觀實在性。

 

最後,命定物理規律的上帝比規律具有更高的客觀實在性,上帝是終極的真實,是萬有的本源。



[1] 其實佛教裏麵也有這個基本的觀念,所謂“色即是空”。當然,佛教的這一認識比聖經《創世記》晚了近一千年,就是係統闡述這個觀念的《傳道書》也比佛教早二、三百年。參見梁燕城博士的有關講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