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三部曲之一:渴(2)
(2011-04-24 05:40:48)
下一個
撒瑪利亞婦人遇見耶穌
本章聖經的前五節是一個引子,交代主離開猶太的背景:就是那些宗教領袖為一個宗教禮儀進行的爭論,這個禮儀就是施洗。法利賽人對宗教禮儀的熱心是眾所周知的:從《約翰福音》第一章施洗約翰一出場,他們就緊緊盯著這個外麵的禮儀,而對約翰工作的實質意義卻沒有真正的耐心和興趣。其實,用水施洗隻是“約翰”的工作,並不是主耶穌的工作,正如約翰一開始就告訴他們的一樣。此處聖經再次重申這一點(第2節),含義是明確的:耶穌的工作是超越的----超越摩西、施洗約翰、和一切先知,而施洗約翰和耶穌門徒的工作都是為了使人歸向耶穌。如果法利賽人真是敬虔、明白真理的人,就應該像耶穌呼召的那些心靈有預備的門徒(《約翰福音》1:35-51)一樣,馬上從施洗約翰轉向耶穌,因為祂才是那真光。然而,法利賽人不要耶穌,隻要代表特權的宗教禮儀。在這種光景中,耶穌就無法與他們同在,離開他們,往加利利去。
撒瑪利亞地處於猶太和加利利之間,本是猶太至加利利的必經之路,但由於曆史上撒瑪利亞人曾與擄掠以色列的外邦敵人通婚,猶太人看不起撒瑪利亞人,所以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長久不相來往,隔閡很深。而主耶穌離開徒有敬虔外表的法利賽人,經過撒瑪利亞,是一個重要預示,主複活升天的時候,將向門徒指明神這個整體的救恩計劃,就是福音將從猶太經過撒瑪利亞傳到地極(《使徒行傳》1:8)。
因此,從猶太到撒瑪利亞,是耶穌的一個偉大旅程。正午時分,耶穌來到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這城很可能因為靠近雅各井而成為當時的一座曆史名城,因走路困乏的耶穌正是坐在井旁休息,等待故事的另一個主要角色登場。我們不禁要問:在耶穌這樣一個旅程中,首先遇見祂的將是什麽樣的一個人呢?
大千世界,有許許多多的不起眼的普通人,我們大都是這樣人中的一員。日複一日,我們多是漫無目的地過著一種機械重複的生活,有時連思想都麻木了,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麽夢想。但是,在內心深處,我們卻被一種深深的、無法言表的饑渴所統治。事實上,這個“渴”字已經遠遠超出小人物的特定身份所界定的群體,而成為全人類最無奈命運的一個寫照,無論王子還是乞兒,都無法逃脫。正是這個“渴”字,驅動著形形色色的人類行為:為了滿足內心的渴求,人們四處尋覓,偶爾一時得到滿足,但很快像那位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君王一樣,發現“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道書》1:2),於是又被更深的渴求所統治,就隻好再去“打水”。這樣的循環,對人類來說,實在是經練著“極重的勞苦”(《傳道書》1:12)。
現在,我們故事裏麵出現的“打水”的人,是一個撒瑪利亞婦人。這是一個被“渴”奴役到極點、剝奪到赤貧的人:即便在一個被猶太人視為劣等民族的人群中,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尊嚴。她趁正午出來打水,或許就是為了避開同族人鄙夷的目光。她此時並不期待什麽,所渴望的僅僅是一桶暫時止渴的水而已。然而,她萬萬也沒有想到,這次打水,會改變她一生的命運,徹底把她從渴的魔爪下救出來。因為,有一個世界上最特別的人正等著她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