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書卷,大手筆(1):《約翰一書》的曆史背景

(2009-11-23 16:34:38) 下一個


作者介紹

 《約翰一書》的作者雖然沒有明確道出自己的身份,但從寫作風格、語氣、和內容諸方麵看,本書的作者的確應該是使徒約翰,這是教會史上普遍同意的。在主的十二個使徒中,約翰是唯一沒有殉道的。因此在其晚年,對維護純正的基督信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使徒約翰共寫了五部新約經卷。它們是《約翰福音》、《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和《啟示錄》。基督徒恐怕無人不知《約翰福音》和《啟示錄》這兩卷宏篇巨製,前者是整個新約的神學基礎,後者則是整本聖經的壓軸封頂之作。相比之下,《約翰一書》則是隻有短短五章的小書卷,但這小書卷用的卻是地地道道的大手筆。

曆史背景
[1]

 
本書寫成於使徒約翰的晚年,大約是主後一世紀末前後的幾年之內。當時的早期教會處在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中,有一個後來被稱為“諾斯底主義”(“諾斯底”就是知識的意思)異端在教會慢慢興起。該異端將基督信仰與柏拉圖等人的思想雜揉在一起,提出一種試圖改變純真基督信仰的標新立異的主張。其哲學基礎是認為物質是邪惡的,靈是良善的;這樣就不得不將人分為割裂的靈與體兩部分。結果必然導致否認基督合一的神性和人性。為了自圓其說,這個異端提出一種比聖經和基督更高的神秘知識作為得救的條件。

諾斯底主義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宣稱耶穌的身體隻是“看起來像”的身體,實際卻不是。使徒約翰針對這個謬論指出,那太初就有的生命之道成了我們“所聽見”、“所看見”、“所摸過”的肉身(
1:1)。第二種諾斯底主義認為,神的靈在耶穌受洗時降在耶穌身上,而在他上十字架前離開了。為否定這一點,約翰明確指出,受洗的耶穌完全就是被釘十字架的那一位(5:6)。

諾斯底主義觀點是魔鬼迷惑人的假道:首先,它對“道成肉身”的基要真理構成根本性的顛覆。耶穌作為完全的神同時必須具備一個真實的人的身體,才能為站在罪人的地位上,為人類的罪付上贖價(《希伯來書》
2:14–17);這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其次,它在實踐上從兩個方麵敗壞教會:要麽誤導信徒采用極端禁欲主義的態度苛待自己的肉體;要麽鼓勵信徒在不必對肉體罪行負責的借口下任意犯罪。所以,使徒約翰在這卷書信中,以異常絕對的口吻強調遵行上帝命令的重要性。和所有的異端一樣,諾斯底主義的傳播者也是出於要對教會和信徒的私意控製,當然就沒有真正的愛心。所以,本書格外強調信徒的真實愛心。

由於約翰在教會中無可比擬的權威,本書迅速傳播,有效地遏製了教會的分裂,澄清了信仰根基上的混亂。



[1] MacArthur, J. Jr: The MacArthur Study Bible. Electronic Ed. Nashville : Word Pub., 1997, c1997, S. 1 Jn 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