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聖經史觀(1):引言與問題思考

(2009-11-09 12:24:06) 下一個


提到曆史,我們可能馬上會想到史學家筆下的著作,而曆史觀就更是高深而龐大的思想體係了。在這裏,我們將避開深奧的論述,隻是嚐試著利用這一盡人皆知的大題目,作一些貼近實際的小文章。看看曆史和曆史觀裏麵到底有哪些東西能幫助我們更直接簡明地認識我們的生命和我們周圍的世界。

簡單地講,每天發生在我們(人群)中間的一些事件就構成了曆史。這話說來簡單,我們卻不可過分簡單地看待它,還是要作一些基本的澄清。

首先,事件在其自在事實的層麵上有無限複雜的內容,是不可能直接為人的認識官能所消化接受的。所以,事件純粹客觀的完整事實性不直接進入曆史研究裏麵;而直接進入曆史研究範圍的是人對事件的記錄或講述。充分認識這一點對曆史研究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例子之一:“美國總統奧巴馬於
2009916日在白宮南草坪表演劍術。”當我們看到這個新聞事件時,有多少人會關心諸如當時白宮南草坪的空氣濕度、奧巴馬出汗的氣味、蜜雪兒奧巴馬的化妝品的提供商等等的問題呢?又有幾人真知道奧巴馬當時內心在想什麽?舞劍時體內發生了什麽樣的生物、化學反應?或許少數人會好奇地問:奧巴馬怎麽還會劍術,水平如何?但更多了解背景的人都關心一個共同的問題:到底奧巴馬能不能助芝加哥申奧成功。

例子之二:“山西黑煤窯中童工因勞動重負和虐待而致死。”為了徹底調查死亡童工的遭遇,記者采用照片取證、見證人采訪、甚至現場臥底等辦法,揭露出很多第一手事實材料。人們相信材料足夠客觀地反映了事實,但要知道致死童工的切身經曆當然已不可能,對揭露罪犯的罪行、追究刑事責任也不太必要。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無論從可行性和必要性上講,事件本身的純粹客觀的完整事實性都不是曆史研究的內容。那麽,曆史究竟是什麽?曆史研究的目的又是什麽?什麽是評價好的曆史記錄的標準?

本文的插圖中給出兩本曆史巨著,左邊的是以色列(舊約聖經)的《撒母耳記》,右邊的是中國的《史記》(兩書的圖片分別從網上搜索)。這些史書也同樣不是研究的孤立的事件和事件的絕對完整的事實性,但我們知道他們都是傑出地反映了曆史的真貌,尤其是曆史背後的意義。

所以,曆史除了現象(人物與事件)要素外,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本質要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