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命的斷想(2):尋根溯源

(2009-06-13 17:55:48) 下一個


被逐出伊甸園的人類,漸漸不再把那久遠的經文當真;更有人憑自己的想象,撿起歲月的“斑斑點點,幾行陳跡”,構造“人猿相輯別”的故事。

在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時,人表現出與猴子截然不同的本質。矛盾的是,人類卻選擇把自己與猴子聯係起來作為問題的答案;當然,這個聯係最好是一次性的,免得再變回去。可這又違背上述問題的初衷
--尋求持續的生 命力源泉和永恒歸宿。

進化論從自然假說變為世俗宗教,顯然是為反叛神。出於同樣的需要,馬克思以進化論為柱石,構築了唯物史觀,認定勞動使猿變成人。然而,以“隻幾個石頭磨過”的簡單過程填充從猿到人的鴻溝,恰恰有悖於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且隻能通過內因起作用。勞動不過是與環境的作用,即外因。至於唯物辯證法的另一基本假定
--質、量互變原理,連化石記錄中的物種“缺環”都無法彌合,更不用說人猿之別了。

有趣的是,由內外因關係原理可以得出兩個推論:(
1)特定的內在質必保守事物種類的穩定性,使後者的變化不超越前者的規定;(2)一類事物產生的內因必先於該事物。推論1給出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圖景:萬物“各從其類”,和諧統一。推論2無可避免地導向一個問題:宇宙萬物最初始的成因在哪裏?

《約翰福音》開宗明義:“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這裏明確宣告,神是萬物產生的終極內因,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麵對奇妙的世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青天之外、亙古之先,那位創造的主便“是明明可知的”,“叫人無可推諉”。

也許從亞當和夏娃選擇背離神之時,人類注定要失去與自身的和平,曆史便在不斷的自我反叛中震蕩;然而塵埃落定之後,回首可見,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候,依然有那生命的光隨時與我們同在,讓我們看到信念、愛和希望。每一天黎明的晨曦,每一朵綻放的春蕾,每一張新生兒的笑靨,都使人細細品味那雋永的詩句: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