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美)狄金森
舒嘯 譯
上帝給了每隻鳥兒一條麵包 -
卻隻給了我 - 一粒麵包渣 -
盡管饑腸難耐 - 我不敢吃下 -
這份淒美的奢華 -
把它擁有 - 把它撫觸 -
來證實 - 這顆粒歸我 - 的建樹 -
麻雀般的機緣 - 讓我倍感幸福 -
不會去得隴望蜀 -
或許饑荒正在 - 席卷各地 -
我不能錯過任何穗粒 -
我的餐桌上有如此充實的笑意 -
我的積存公平合理 -
我想知道富人們 - 會作何感想 -
不論是伯爵 - 還是船商 -
我認定了- 僅憑麵包渣一粒 -
我是他們大家的君王 -
(J791 / Fr748)
-----------------------------------------------------------------------------------------------------------------
譯記:
這首詩開頭兩句可能會讓人期待在後麵詩人會有所抱怨。然而僅僅拿到一粒麵包渣的狄金森會讓這一期待落空。詩人在首節第3、4行隻是在講盡管她饑腸轆轆,卻不能吃下這微不足道的麵包渣。而“淒美的奢華”看似矛盾,是既寫出了她的貧困,又表達了對擁有麵包渣的感激和滿足。
在第2節,詩人去觸摸麵包渣,來證實麵包渣確實存在,確實歸她所有。這一節第3行的“麻雀”有雙關:一來前麵講到了鳥兒,二來普通而體態很小的麻雀常用來代表微小和無關緊要。盡管麵包渣微不足道,但是擁有它已經讓詩人感到幸福快樂,而不會去得隴望蜀地向往更多的東西(比如整條麵包?)。
詩人在第3、4節設想,假如當前天下饑饉會怎麽樣。那種情形下,她當然不會忽略甚至一個穀穗。這樣想來,她的餐桌上雖然隻有麵包渣,也是足夠充實。她積存中能有麵包渣也是公平合理。詩人還好奇問到富人們(貴族或船商)在沒有了食物時該是什麽反應。盡管她隻有麵包渣,也尊貴如帝王一樣。
熟讀《聖經》的狄金森在寫下這首詩作時,或許想到了馬太福音6:26:“應該看天空的飛鳥:它們不撒種、不收割,也不收集在倉庫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們;難道你們不比飛鳥更重要嗎?” 以及馬太福音10:31: “所以不要怕!你們比一大群麻雀還重要。”
正如《無緣享用其它的宴席》(Fr872),狄金森並沒有經曆過詩中所描述的物質貧困。這首詩可能也是在寫精神生活。他人都有豐富的社交活動(一整條麵包),而詩人自己擁有的隻是詩歌創作(麵包渣),而詩人對此泰然處之,甚至心滿意足。
也有解讀認為狄金森是在講婚姻生活,甚至具體到性生活。
或許詩人隻是泛泛地告訴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有的,不管它們似乎多麽地微不足道。
(巴赫《賦格的藝術》第一對位)
-----------------------------------------------------------------------------------------------------------------
Dickinson 原詩:
“God gave a Loaf to every Bird”
God gave a Loaf to every Bird —
But just a Crumb — to Me —
I dare not eat it — tho' I starve —
My poignant luxury —
To own it — touch it —
Prove the feat — that made the Pellet mine —
Too happy — for my Sparrow's chance —
For Ampler Coveting —
It might be Famine — all around —
I could not miss an Ear —
Such Plenty smiles upon my Board —
My Garner shows so fair —
I wonder how the Rich — may feel —
An Indiaman — An Earl —
I deem that I — with but a Crumb —
Am Sovereign of them all —
(J791 / Fr748)
---------------------------------------------------------------------------------------------
英文詩歌選譯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紀念 Robin Williams)
狄金森(Dickinson)《多少個這樣的早晨 — 我們分離》(Fr18)
狄金森(Dickinson)《除了詩人們歌詠的秋日》(Fr123)
狄金森(Dickinson)《思想在質輕蟬翼的薄膜下麵》(Fr203)
狄金森(Dickinson)《慢慢地來 — 伊甸樂園》(Fr205)
狄金森(Dickinson)《我品嚐未曾釀過的酒》(Fr207)
狄金森(Dickinson)《狂野之夜 — 狂野之夜》(Fr269)
狄金森(Dickinson)《“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Fr314)
狄金森(Dickinson)《我喜歡看它舔著一哩又一哩》(Fr383)
狄金森(Dickinson)《靈魂挑選她自己的社群》(Fr409)
狄金森(Dickinson)《我在可能性裏棲居》(Fr466)
狄金森(Dickinson)《因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亡》(Fr479)
狄金森(Dickinson)《我送出了兩個夕陽下山》(Fr557)
狄金森(Dickinson)《這個角度的景觀》(Fr578)
狄金森(Dickinson)《瘋癡多是最神聖的理智》(Fr620)
狄金森(Dickinson)《上帝給了每隻鳥兒一條麵包》(Fr748)
狄金森(Dickinson)《一條小路並非人工鋪設》(Fr758)
狄金森(Dickinson)《暢飲他們的思想如醍醐灌頂》(Fr770)
狄金森(Dickinson)《我從未見到過荒野》(Fr800)
狄金森(Dickinson)《寬寬裕裕地備好這張床》(Fr804)
狄金森(Dickinson)《人們說“時間治愈傷痛”》(Fr861)
狄金森(Dickinson)《無緣享用其它的宴席》(Fr872)
狄金森(Dickinson)《它是寂寞的歡詠》(Fr873)
狄金森(Dickinson)《令我們望塵莫及》(Fr894)
狄金森(Dickinson)《比鳥兒更加深入夏天》(Fr895)
狄金森(Dickinson)《一個人可能會說句...》(Fr913)
狄金森(Dickinson)《詩人們僅僅點燃了燈盞》(Fr930)
狄金森(Dickinson)《無法察覺地,猶如愁緒》(Fr935)
狄金森(Dickinson)《一種光線存在於春天》(Fr962)
狄金森(Dickinson)《草叢裏一個細窄的家夥》(Fr1096)
狄金森(Dickinson)《我們可以猜破的謎語》(Fr1180)
狄金森(Dickinson)《歡樂的時光自行消逝》(Fr1182)
狄金森(Dickinson)《對所有人講真話,但要講得有角度》(Fr1263)
狄金森(Dickinson)《那麽我把長襪脫掉》(Fr1271)
狄金森(Dickinson)《沒有艦船比得上一冊書卷》(Fr1286)
狄金森(Dickinson)《這個短促的生命持續了如分似秒》(Fr1292)
狄金森(Dickinson)《粉色 - 嬌小 - 準時來到》(Fr1357)
狄金森(Dickinson)《希望是個奇特的發明》(Fr1424)
狄金森(Dickinson)《他們或許不需要我 - 可也或許需要》(Fr1425)
狄金森(Dickinson)《夏天有兩個起點》(Fr1457)
狄金森(Dickinson)《在你想到春天之前》(Fr1484)
狄金森(Dickinson)《一條稍縱即逝的路徑》(Fr1489)
狄金森(Dickinson)《知更鳥是位加百利》(Fr1520)
狄金森(Dickinson)《蒲公英蒼白的花莖》(Fr1565)
狄金森(Dickinson)《他吃了喝了寶貴的字符》(Fr1593)
狄金森(Dickinson)《不知道黎明會在何時到來》(Fr1647)
狄金森(Dickinson)《書信是人間的欣歡》(Fr1672)
狄金森(Dickinson)《黃色布滿邊際的天空》(Fr1733)
狄金森(Dickinson)《我的火山上青草生長》(Fr1743)
狄金森(Dickinson)《就是在這裏我的夏日駐足》(Fr1771)
狄金森(Dickinson)《我的生命結束前已經結束過兩次》(Fr1773)
狄金森(Dickinson)《構成一片草原需要一株三葉草和一隻蜜蜂》(Fr1779)
艾略特(T.S.Eliot)《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不要溫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愛的17歲高中女孩》
遵老同學獨舞先生命,玩笑譯“Someone Like You”
----------------------------------------
怎麽漏了舒兄的這篇佳作,譯文總是讓人受益匪淺,學習了!
說句玩笑話,請勿怪:其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很“細思恐極”的。:-)
人之資質、際遇各有不同,本也無法追求同樣的造詣。我雖熱愛文字,但自知無法達到舒兄的境界。然得遇高人,必會珍惜機會以圖進益。若能百尺竿尾,稍進一步,也便是賞心樂事。
我也看過你的博文,喜歡你靈動的思想和細膩的筆觸。
祝你和齡爸、齡齡生活愉快!
至於流行歌曲,本身就是一詠三歎的,弄個詩經體,沒啥。:-)
兩小時前剛剛意識到今天在北美是母親節,祝節日愉快!(法國母親節今年在六月。)
吟詠之間,自然渾雅,疊字疊句,流連舒卷,既傳達了原詩詩意,又盡得詩經風韻。深感欽佩!
彼蒼厚德
予禽以禾
眾皆穰穰
我唯此顆
莫敢食之
饑餒難遏
莫敢饗之
憐其豐奢
擁之撫之
如是我米
鳥雀之幸
弗懷妄意
饑饉千裏
此粒當惜
載笑載歡
豐盈如彼
遑論富戶
公侯巨商
但憑此米
我自為王
舒嘯,邀你去我的博客應一首詩。 你也有孩子,父子之情的詩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