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6-03-12 10:04:10)
牧於儉,儒在心柔軟 國家強大的今天,儒學複興已成必然。可是對儒學的誇大與否定仍然不絕。誇大者說什麽“半部論語治天下”;否定者稱其是封建統治的工具。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儒學僅是可供學習的道德理念。如從普及角度,說儒學為道德理念並非錯誤。若要深探儒學,它就遠遠不夠。要知儒學真諦,應該首先明白何謂道德。道德常被認為是由“謙虛,尊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16-02-12 13:33:15)
圓融於理,圓潤於事 筆者曾經說過“無論主義的魅力有多大,人最終是跟道德走的”。人們甚至可以說,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就是道德。在傳統文化裏,人們強調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理念,從而產生各種社會倫理。但是,社會倫理多種多樣。不同的文明有著自己不同的倫理取向。而且,所有倫理理念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來不會一成不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1-29 16:33:30)
幽默的禪,微笑的然 自六祖慧能後,禪的含義漸漸地從傳統的“禪那”轉向與行住坐臥緊密相連的生活禪。即在生活動態的瞬間,以各種參究方法直指人心,徹見本性;例如,機鋒,棒喝,話頭,等等。許多人熟知這些禪宗公案;但他們卻很少關注生活中最普通的禪–幽默。知識的發展,使得人越來越熱衷於思考。邏輯的鏈條將人的覺知緊緊地捆綁在語言的SENS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6-01-23 06:53:36)
工於當下,拙於永恒麵臨有限人生,永恒對人類的吸引是巨大的。各種宗教無不以此作為爭取信仰者的工具。而各種社會政治流派,也往往以各種永恒的理念來向人們證明自身的真理性。當下與永恒雖然是一對矛盾,但是在現實中,當下比永恒更重要。這是因為永恒往往表現在理念上,停留在將來時;而當下往往是具體事物。因此僅將永恒理念作為參考,而實事求是地在具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6-01-02 07:37:22)
自由從自然始 如“愛”一樣,“自由”含義也容易誤讀。人們在許多場合觸碰到自由信條,而沒有仔細想想到底什麽是自由。自由一詞出自西方,原本內涵屬於哲學概念;是指“沒束縛”的狀態。既然是哲學概念,它必與精神相連。因此,自由的屬性必然是內在的,個體的。因為任何束縛都是人們自己加上去的;就像仇恨與貪婪的習性緊緊地捆綁與束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存在即合理,存在也即不合理 黑格爾有句名言,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他《法哲學原理》中的原話為:“凡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即所謂的“存在即合理”。這句話的意思更多是以“事出有因”的角度去看待存在事物。但是,這句話也常常被人不恰當地運用於許多場合。當它被不恰當運用時,其原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給人於空間,給己以內涵 作為溝通的媒介,語言建立起人類交流的渠道。但因知識結構,人生閱曆,立場視野與感情歸屬的等等差異,人類語言交流也普遍存在著相當多的誤解。人們常常發現,對話雙方在價值理念的內涵與外延並不一致。由於這些差別,交流雙方會導致對它方的誤讀;因此產生情緒對立而陷入惡性循環,甚至訴諸暴力。然而,能夠避免這種不良傾向的方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5-09-26 06:01:41)
嬋娟時 五絕仄起 意靜煙波散,心平草木坤。 月霜籬院徑,丹桂啟鄉魂。 一年一度的中秋又來臨,今夕沒往常那麽多思緒。明亮安靜的夜晚,漫步於庭院中,一絲桂花香使得家鄉那片片金色之景現於心中。平靜的鄉思別有一番風韻。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9-11 17:11:04)
愛是個被用得最多,但也可能誤讀最多的字。筆者一直有個願望來寫文章說說愛的精神含義,用以區別愛的世俗之解。通常在生活中,人們將由主體對客體產生的歡喜感覺稱之為愛。但那僅僅是世俗之愛,而非精神之愛。世俗之愛與精神之愛有著根本的差別;前者產生於分裂的內心,後者感悟於直覺的精神。以邏輯二元為基礎,生活中人總是對感知進行分別與意識加工;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自然非使然,更非想當然 “道法自然”也許是道德經裏最重要的名言。它是老子關於道的表述裏最重要的話。可是,這句話的含義往往沒有得到充分理解,“道法自然”通常被解釋為,道遵循自然規律。這種解釋隻能是俗解。為什麽?因為此解釋的弱點是,它隱含人與道可以相互脫離;因為自然規律往往被科學認為是獨立於個體外的客觀規律,或者是不以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