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工於當下,拙於永恒

(2016-01-23 06:53:36) 下一個

工於當下,拙於永恒

麵臨有限人生,永恒對人類的吸引是巨大的。各種宗教無不以此作為爭取信仰者的工具。而各種社會政治流派,也往往以各種永恒的理念來向人們證明自身的真理性。當下永恒雖然是一對矛盾,但是在現實中,當下永恒更重要。這是因為永恒往往表現在理念上,停留在將來時;而當下往往是具體事物。因此僅將永恒理念作為參考,而實事求是地在具體事物中尋求公正才是人間正道。如不能如此地“工於當下,拙於永恒”,人就容易走入錯誤的道路。共產主義合理性在於其平等含義。但是將它作為永恒真理而淩駕於現實。曆史實踐已經證明了其錯誤。同樣脫離現實地出口“普世價值”(以非自然方式),也必然會走入相同的極端。對社會問題是如此,對人類精神道路就更是如此。

筆者在此著重討論“工於當下,拙於永恒”對人類精神探索的重要。通俗地說,人類精神探索是自身心智產生覺醒,從而有對存在真諦的通透。哲學思辨上,它可被形容為對絕對真理(永恒)的獲得。但是,這個途徑從本質上是“為道日損”的道路。而這天天要損的恰恰是我們的思想。為什麽是如此呢?因為所有思想都不屬於當下,而是頭腦中的理念流。它使得覺知與當下存在產生間隔,這正是人通透當下存在的障礙。正因為思想理念可以用來表述永恒的某些特性,它使得人誤認為思想可以完整地表達永恒。然而,思想僅僅是人類認識局部的工具,它永遠無法成為通透存在整一的方法。其根本原因是:思想需要邏輯,而邏輯意義存在於二元對立的SENSE中,沒有“上”,人無法理解“下”;沒有左,人無法理解“右”。兩者既對立,又MUTUAL REFERENCING。它們相互鬥爭,又相互依存;從而使得人心深處形成意識的分裂。所以,這種分裂的概念流無法表達存在真諦,因為存在整一是不分裂的。然而,哲學家們總是企圖用“為學日增”的思想來描述永恒。可是,邏輯又最終將他們推到一個思想極點。即,人們僅能用一個沒結構的名相表達存在真諦。它要麽是“絕對精神”,要麽是“道”或者“神”。這是一個言語道斷的地方;但卻是經驗感知的開始。同時,它也是回歸當下的開始。這就是為什麽老子說“為道日損”的道理。他告誡人們,道源於覺知存在的當下

佛陀的一生也是遵循“工於當下,拙於永恒”的原則。他從不講永恒真理是什麽,卻總是告誡人們把握當下這個通向真理的道路。 “工於當下,拙於永恒”的原則也是鑒別宗教本身的標誌。當一個宗教教義僅僅在描述永恒真理,而不注重探討通向真理的道路時,這個宗教精神就已經開始消亡。雖然,思想邏輯可以描述永恒的某些特性並給人於啟示;但它同時更是一種障礙,使得人們重新回到理念流的狀態。當有人喋喋不休地講永恒真理時,最好的辦法是離他遠去。真正的永恒是存在的,但它從不跟隨理念。它恰恰存在於當下的深處。雖然,佛教常常用“空”來形容存在整一的特性。但是,那隻是形容“自我意識”消失;而不是其他。“空”不是虛無,而是對立消失的然。永恒就在當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蘭' 的評論 :
謝謝。
綠蘭 回複 悄悄話 大讚!含金量好高!謝謝博主分享!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中間小謝' 的評論 :
這裏的“當下”是直覺感知,而不是有邏輯思維的目前事物。也許沒佛教修行經驗,所以你沒明白文章的意思。你所說的絕對與相對都還是邏輯理念。問題是,邏輯表達不了絕對真理。
中間小謝 回複 悄悄話 即是務實。讀《原始佛教〉一書:佛陀務實。
永恒是絕對真理,當下是相對真理,好比火車的目的地與鐵軌的關係。火車要壓在一尺一尺的鐵軌上運行。
絕對真理不僅僅是參考。譬如海子梵高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絕對的追求即是當下的追求,方有他們偉大的創作。常人沒有這樣深刻的悟性、忠誠和創造力,故才適宜先生那樣的指導。
佛陀則是按眾生根器而教。我覺得佛陀自己或對菩薩應該是絕對相對合一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