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2-03-28 14:39:17)
人人皆可入道,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莊子《大宗師》篇通過得道的女偊yú和南伯子葵的一段對話,告訴我們普通人入道有兩種方式,一個就是有師承的,有師傅那種口傳心授的,就像女偊傳道給卜梁倚,持而守之,三日後就可以外天下,七日後就可以外物,最後入於不生不死,無古無今,遇到這樣的大德之人,那是在無形中可以喚醒人的靈魂的,喚起內心的覺醒的,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莊子寓言篇講到楊朱去向老子問道,專門去沛縣問道老子,不遠千裏來到了沛縣,可是到了沛縣以後,聽說老子已經啟程,前往秦國去了。楊朱不敢怠慢。於是“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這個“邀於郊”就是抄近道抄小路。楊朱快馬加鞭抄近道走這個郊區的小路去追趕老子。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梁國,也就是“慧子相梁”的那個梁國趕上了老子。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03-24 14:27:13)
https://www.ixigua.com/7073758887069155870?logTag=fb67916ce93a0be08a9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23 06:53:15)
我們都知道“一念無我”是極高的境界。莊子也通過心齋、坐忘之道,試圖把我們一步一步帶入我們進入這種意境中去。我講一個我親身體驗的過程。當年我讀到莊子《齊物論》最後幾段內容的時侯,特別是讀到了罔倆和影子的那段對話,我突然有一種感覺,感覺這個世界就是虛幻的。我看到的一切,原來都是“我”的影子而已。我聽到的一切原來都是罔倆,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ixigua.com/7077556226497708558?logTag=7096cdee1789d2fcda05學習階段。最近喜歡看這位。也是一位高人。聽了很多,覺得他講的很多都有些道理。十分裏有一分是想學的,這就是精華之處了。每個人認可的東西不一樣,精華之處的認可也就不一樣。所以一個人的理念和看法,哪些是否精華,哪些是否糟粕,沒有定論,隻有喜歡與否和倚重之處不同而已。也就是無分別心的基本論調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一個人不遠千裏前來求見老子,但是見了老子之後,卻是百般挑剔,出言不遜,老子漠然不應。這個人自以為講了一通很解氣的話以後,便揚長而去。
可是到了第二天,這個人再來見老子,說“我有刺於子,吾心正隙也”。昨天我說的話太冒犯你了,可能太傷人了,我回去以後也不知道為什麽,我一下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子說“夫巧智神聖之人,吾自以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20 06:50:23)
https://www.ixigua.com/6876790783597347342?logTag=d93d18e9680847c319d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19 07:59:18)
我們很多人都會容易犯這樣一個毛病,都喜歡去提醒別人,認為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認為自己是個熱心腸,但是結果往往是自己落了一肚子委屈,就像莊子《達生》篇講到這個孫休。孫休說:我本人一向愛打抱不平,喜歡幫助別人,可是我幫助的對象人家不但不感激我,反而和我更加的疏遠,甚至憎恨我,為什麽呢?他的老師扁慶子就對他說,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每次想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ixigua.com/7064773628461597197?logTag=9dfe38cf89d596545d39 打開人類第三隻眼,延緩變老。還可以預知未來。婦女和兒童更容易通過訓練打開天眼。 佛教所說的“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指的就是人類的第三隻眼。靈魂所在之處。。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莊子則陽篇說,生而美者,人與之鑒,若不告之,則不知其美於人也。 一個人認為自己天生麗質,認為自己是天生的漂亮,其實這種所謂的“漂亮”的概念是別人告訴他的。如果他從生下來,就沒有人告訴他“你長得很漂亮”他就沒有這種美惡是非的分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漂亮,所以莊子在《齊物論》篇也說: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心外無物,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