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說:用精誠之心去聽懂神明

(2023-01-26 02:22:21) 下一個

上學的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先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去領悟,然後才會交給我們一份答卷。去找出具體的答案。而在生活中,在人間這個大課堂是倒過來的。上天先給我們一份考卷,先布置作業、領任務,再去領悟天道,漸悟天道。我們如何做好這份答卷?這份答卷是在考我們的精誠之心。你是不是對自己很誠實,這個答案在哪裏?

莊子說“自知則知之,自彼則不知”。隻有回到我們自身去找答案。在我們自身又如何去找到答案?“自適其適而不適之適,是之謂調達而福持”隻有我們調適自我,放鬆下來的時候,才能夠找到那個唯一的標準答案,才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調適自我,我們聽起來都比較容易,其實我們大部分任都是在為難我們自己的。比如說“饑來吃飯倦來眠”。又有幾個人真正能夠做到呢?

明明是餓得發慌,確是為了苗條,為了讓別人看起來更好看,而刻意的忍受,刻意的忍耐。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些悲劇,都是我們自己一手種下的苦果。明明我們不餓,但是看到美食仍然是停不下來。你沒有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胃是不是飽了,沒有去領會身體發出的那種指令。還有的任一味的強調勤奮努力,明明是累了,大腦已經處於自動關機的狀態了,仍然要去喝一些濃茶喝咖啡,讓自己的大腦興奮起來,繼續工作。繼續學習。

明明是睡眠不夠,身體非常疲倦,仍然把鬧鍾調的非常早,連喚醒身體的時間都沒有,突然而起。不能夠做到“其臥徐徐,其覺於於”。這不就是折騰自己嗎?這不就是“適任之適”嗎?當我們調適自我的時候,我們自然會領到一份考卷,自然知道要去做什麽樣的任務,而且這個任務的標準答案是唯一的。

莊子說“勞神明為亦而不知其同也”。我們不能夠自由調適自我,我們會有無限的答案。而且這些答案都是錯的。所以莊子說“既以謂之一也,且得有言乎?既以謂之一也,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既然是神明交給我們的考卷,那我們就用我們自己的神明來回答它。

自彼則不知。如果我們從別人的評判別人的眼光裏麵去找答案,那就多了。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離開了本質的東西,離開了那個“一”,那麽錯誤的答案就可以一路錯下去,無窮無盡。

“聖人者,原天下之沒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聖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這個任務這一份考卷,要從神明的手中接過來,然後再去做任務,做考卷。做任務,做考卷仍然是在神明的作用下,才能夠“觀於天地”。能夠觀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莊子在這裏又再一次特意地教我們,什麽叫做無為?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做,按照神明的指引去做事就是無為。

“精神明至精,與彼百化”。隻有神明能夠交付出一份精準的答案。德成至謂立,循於道之謂備,不以物挫誌為之完。德成之謂立,這個“成”也是我們“誠心”的“誠”,天道和神明交給我們的考卷,就是考我們那種誠心,你有沒有這顆精誠之心,能不能真正地善待自我,真正聽得懂自身發出的那種指令,然後才能夠循於道,才能夠完備。

不以物挫誌謂之完。不要被外在的評判,外在的恩怨牽著走了。人間本身就是個大熔爐,大煉獄,眾生皆苦。而且苦海無邊。悲憫蒼生都還來不及呢,哪裏還有時間在乎別人的看法,哪裏值得去計較那些恩怨是非。交給神明,交給天道。“若然者,藏珠於淵,藏金於山”。如此,我們的自身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這不就是本自具足嗎?調適自我,領會神明,足以應付這世道萬般的滄桑。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2023年1月25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南懷瑾對於打坐姿勢詳解

一、雙足跏趺(俗稱雙盤),如果不能跏趺坐,就采用金剛坐(右腳放在左腿上),或者采用如意坐(左腳放在右腿上)。

二、兩手結三昧印(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抵住)。

三、背脊自然直立,像一串銅錢(身體不健康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聽其自然,練習日久後,就會不知不覺自然地直立了)。

四、兩肩保持平穩(不可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壓力)。

五、頭正顎收(後腦略向後收,下顎向內收,輕輕靠住頸部左右兩大動脈)。

六、舌抵上顎(舌尖輕輕抵住上門牙根唾腺中點)。

七、兩眼半斂(即兩眼半開半閉,如開眼容易定就開眼,但不可全開,要帶收斂的意味,如閉眼容易定的話,可以閉眼,但不可昏睡)。

注意事項

一、打坐時應將褲帶、領帶等一切束縛身體的物件,一律鬆開,使身體鬆弛,完全休息。

二、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及後頸包裹暖和,否則,在打坐時風寒侵入身體,沒有藥物可以醫治,這一點須特別小心注意。

三、最初修習打坐的人,應該注意調節空氣和光線,光太強容易散亂,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氣要能對流。

四、初習定的人,吃太飽時不可打坐,如覺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強坐,應該睡夠了再坐,才容易靜定下來。

五、無論初習或久習,坐處必須使臀部墊高二、三寸,初習打坐的人,兩腿生硬,可以墊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漸漸減低(如臀部不墊高,身體重心必定後仰,使氣脈阻塞,勞而無功)。

六、下座時,用兩手揉搓麵部及兩腳,使氣血活動,然後再離座,並且應當作適度的運動。

七、坐時要麵帶微笑,使麵部的神經鬆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鬆了。千萬不可以使麵部表情生硬枯槁,變成峻冷,內心就會僵硬緊張起來。

八、最初習坐時,應該采取每次時間少,但次數加多的方式。如果勉強久坐下去,則會心生厭煩,不如每次時間短一日多坐幾次才好。

在開始修習禪坐時,應該特別注意姿勢,如果姿勢不正確,養成習慣,就無法改正了。而且對心理和生理都有影響,並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規定,有很深的涵義,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則,應該切實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賴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養精神,才能達到健康的生命。培養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沒有妄念,身體安寧;心中一空,生理機能才會生生不絕。能夠不絕的生,另一方麵再減少消耗,自然會達到精神充沛超過平時的狀態。

人的精神是隨著氣血的衰旺,而呈現充沛或虧損的現象。如果思慮過度疲勞,氣血就浙呈虧損衰弱的現象。所以安身可以立命,絕慮棄欲可以養神,也就是說,身體保持安定狀態,生命就有了根,丟掉了思慮。摒棄了欲望,精神就得到了培養。

古代醫學認為人的生機是藉著氣化而充實的,氣的運行是循著脈的路線,這裏所說的脈,並不是血管或神經,而是體內氣機運行的一個有規則的線路。這個氣脈理論是相當微妙的,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奇經八脈,是從古代道家的說法脫胎出來的。道家認為:人體中“任”“督”“衝”三脈,對於養生修仙是最重要的。西藏密宗的觀念,認為人體中的三脈四輪,也是即身成佛的關鍵。

在密宗法本中有一部《甚深內義根本頌》,在這本頌中所討論的氣脈學說,比較《內經》及《黃庭經》等書,各有獨到的地方。

藏密和道家,雖然都主張修三脈,不過道家是以前後位置的任督二脈為主,藏密則以左右二脈為主。修法雖然不同,但兩家都是以中脈(衝脈)為樞紐關鍵的。

至於禪宗坐禪的姿勢,采取毗盧遮那七支坐法,雖然沒有明白說出來注重氣脈,可是,坐禪的功效,實際上已經包含氣脈問題了。

兩足跏趺坐不但可以使氣不浮,並且可以使氣沉丹田,氣息安寧。這樣心才能靜下來,氣也不會亂衝亂跑,而漸漸循著各氣脈流動,反歸中脈。等到氣脈可以回歸流於中脈,達到脈解心開時,才可以妄念不生,身心兩忘。這時才能進入大定的境界。如果說一個人的氣脈還沒有安寧靜止下來,而說能夠入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普通人的身體在健康正常時,心中感覺愉快,腦中的思慮也就較少,在生病的時候就剛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開始見到心空時,一定會感到身體輕鬆愉快,那種神清氣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可見心理和生理兩種是互相影響的,是一體兩麵的。

人體中的神經脈絡,是由中樞神經向左右兩方發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在打坐時,兩手大拇指輕輕抵住,成一圓相,身體內左右兩邊氣血,就有交流的作用了。

人體內的腑髒器官,都是掛附於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時,背脊彎曲不正,五髒不能保持自然舒暢,就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豎直脊梁,使腑髒的氣脈舒泰。如果肋骨壓垂,也會影響肺部收縮.所以要保持肩平和胸部舒展,使肺活量可以充分自由擴張。

我們的後腦是思慮記憶的機樞,頸部兩邊是動脈的路線,由於動脈的活動,能運輸血液到腦部,增加腦神經活動。在打坐時,後腦稍後收,下顎略壓兩邊的動脈,使氣血的運行暖和,可以減少思慮,容易定靜下來。

兩齒根唾腺間,產生津液,可以幫助腸胃的消化,所以要用舌去接唾腺,以順其自然。

心和眼是起心動念的關鍵,一個人看見色就會心動(聽到聲音也會心思散亂起來),這是先經過眼睛的機能而生的影響。如果心亂的話,眼睛會轉動不停,一個人如驕傲而又心思散亂的話,他的兩眼常向上視;一個陰沉多思想的人,兩眼常向下看,邪惡陰險的人,則常向左右兩側斜視,在打坐的時候,采取兩眼斂視半閉的狀態,可以使散亂的心思凝止。

打坐時鬆解衣物的束縛,可以使身體安適;常常麵帶笑容,可使精神愉快,這些條件對於打坐修定是很重要的。

所以,禪坐的姿勢,對於氣脈很有關係,雖然禪坐沒有專門講究調和氣脈,但是,這個調和氣脈的問題,已經包含在內了。如果專門注意修氣脈的話,很容易發生“身見”,更會增強一個人的我執,這個我執和身見,就是證得正覺的大障礙。

靜坐的姿勢,十分量要,如不把姿勢調整好的話,弄得曲背彎腰,常久下去,一定會生病。許多練習靜坐的人,有的得了氣壅病,有的吐血,使身體害了禪病,說起來都是因為打坐姿勢不正確引起的,所以修習靜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勢才是。

如果依照正確的方法和姿勢修習,身體本能活動發生作用,身體內的氣機自然流行,機能也自然活潑起來,就會有大樂的感受,這是心身動靜交互磨擦激蕩而產生的現象。

對於這種現象,一概不可以認真或執著,因為現象就是現象,不久會消失而成為過去,如果對現象執著的話,就進入了魔境,就是向外馳求了。

如果修定方法正確的活,自己的心身必會得到利益。譬如說頭腦清醒、耳聰目明、呼吸深沉可入丹田、四肢柔暢,連粗茶淡飯也會和山珍海味一樣的好吃;如果原來有病的人,也會不藥而愈,精力也覺充沛。修定到了這一步,應該注意減少消耗,如果犯行淫欲,就會造成氣脈閉塞,心身都會得病了

有的人雙腿粗壯或者筋骨太硬雙盤反而是痛苦的事情,建議自然盤,南師也說過靜坐的重點在於靜不在於坐,雙盤隻不過是練習靜的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姿勢,在雙盤吧等地方見到網友以雙盤蓮花座為功夫高低之分實在是舍本取末,習者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比較好,心情不容易平靜的人還是以站樁為主吧,靜坐關鍵的在於對所學法門的掌握程度高低!站樁達到一定的程度再靜坐會效果更好,就比如小學基礎打好了去上初中一樣的。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14A077RP00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