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那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2022-03-28 14:39:17) 下一個

人人皆可入道,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莊子《大宗師》篇通過得道的女偊yú和南伯子葵的一段對話,告訴我們普通人入道有兩種方式,一個就是有師承的,有師傅那種口傳心授的,就像女偊傳道給卜梁倚,持而守之,三日後就可以外天下,七日後就可以外物,最後入於不生不死,無古無今,遇到這樣的大德之人,那是在無形中可以喚醒人的靈魂的,喚起內心的覺醒的,像《德充符》篇第一個出場的王駘tai就是這樣的人。王駘擇日而等假,人則從是也!這就是得道之人,一旦他入了這種虛無之境,在他身邊的人都可以受到感化和教化,這是春風化雨,這又好似冰釋解凍,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這些大德之人的庇佑,得到了這些大德之人的能量加持。

孔子到了楚國,住在一個賣漿的人家,隔壁就是得道高人熊宜僚。熊宜僚是“陸趁者也”是紅塵中的隱士,是大隱隱於市者。子路看到熊宜僚的家人與眾不同,進進出出的人,都有那種氣定神閑之態,這就是“自覺覺它”,他可以喚醒身邊的每一個靈魂,甚至喚醒身邊的一草一木,所以說在大德之人的能量加持之下,人很容易入道,甚至很容易成道的,而普通人想遇到這種大德之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那莊子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第二個方法,就是從古聖先賢的經典中去悟道。南伯子葵就問女偊:你是怎麽入道的?,你是怎麽成道的?女偊答:吾聞之於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之於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於瞻明。這一段話說下來的意思就是:我是從古聖先賢的經典文字中入道的,我是從古聖先賢的經典文字中一點一點的悟道入道的,然後成道的。洛誦之孫以及瞻明,所謂的“洛誦”並不是我們今天講的那種刻意的背誦、那種刻意的記憶,它是入了心的,能夠引起內心的共鳴,在內心裏久久地回蕩,這叫“洛誦”。而“瞻明”就是我們要讀到文字後麵去,要參悟到文字的表象之下那種深刻的含義,要參悟那個“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麵,因此莊子在《庚桑楚》篇說:學者,學其所不能學者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

就是我們要學什麽,要學別人學不到的東西,這裏麵所謂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就是我們要去聽那耳朵聽不到的東西,看那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這才是學其所不能學也,言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所有的語言文字其實是表達的那個意。莊子也感歎:吾安得乎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我到哪裏去找這樣隻去參悟文字背後深意的人,和他一起交流,和他一起交談呢?

這兩種入道的方式,可以讓每個人都成為聖賢,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夠入道。有聃之役者,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對於一個大字不識,在老子門下打柴燒水的這樣的一個雜役,庚桑楚最後也能夠得道了,就是因為有大德之人的能量加持。如果我們能夠識文斷字,即便沒有這樣的機緣,仍然可以通過古聖先賢留下來的這種語言文字,也可以入道,也可以成道。

抄錄視頻全文:“莊子:普通人入道的兩種方式,尤其是第二種,人人都有機會。”)

https://www.ixigua.com/7079245360593535525?logTag=64fe73d5708fdddbbc9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