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風景

本欄將發表一些紀實文章,描寫澳洲華裔知名作者、畫家、書法家、歌唱家的人生故事以及一些澳洲中國通的故事。
博文

《人約黃昏》之十:洋女婿進京辛夷楣蓋瑞·坦普辛夷楣:2002年9月,我的父母將在北京慶祝他們的鑽石婚。住在其他城市,甚至海外的親戚都準備趕去,我和蓋瑞當然要到場。蓋瑞從未去過中國,對於北京、上海、長城、兵馬俑早已心向往之;當然,他也很想認識我的父母家人。他坦率地告訴我,他不喜歡前妻的家人,婚後他才漸漸明白自己不僅選錯了人還進錯了門。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九:命運甜餅辛夷楣蓋瑞·坦普辛夷楣:我和蓋瑞的差異很快就顯現出來。他的直率有時把我驚得差點背過氣去。有一天,我正在我家的廚房裏做晚飯。蓋瑞站在我的旁邊,他突然問我:“你掙多少錢?”我愣愣地看著他:心想我們認識不久,他怎麽張口就問起我掙多少錢來?他顯然不理解我的想法,繼續追問:“大概而言,你每周收入多少?&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八:異鄉荊棘辛夷楣作為家庭觀念很強的中國人,告別家人故土隻身飛往海外,可是人生大事。與蓋瑞當初離開倫敦相比,我的出國顯然需要更大的勇氣。行前的數月很忙,顧不上擔心,坐在飛機上,看見厚厚的雲層,我開始心慌了:澳洲是什麽樣啊?我能適應那裏的生活嗎?我雖經曆了一些坎坷,可那是在祖國、在故鄉、在家人身邊呀!現在,不論前路平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七:寂寞天涯蓋瑞·坦普1959年2月3日,我乘坐遠洋巨輪斯特拉斯登(Stratheden)號駛出泰晤士河,駛入大西洋。全家人都到港口來給我送行。作為男子漢,我沒有哭。我眼看著家人遠去了,倫敦遠去了,英國遠去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遠去了,我的新大陸之旅開始了。“大兄弟運動”我是船上最年輕的移民,隻有16歲零3個月大。大西洋上的風浪越來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六:運動、下鄉與回歸辛夷楣女十二中1966年,在我高三畢業那年夏天,“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家中的親戚朋友熟人幾乎無一漏網,全被扣上了“反動學術權威”、“黑幫份子”甚至“聯合國特務”等嚇人的大帽子。北京人藝那些我們熟悉的名演員毫無例外地進入了“黑幫隊”。我們今天聽說這個熟人跳樓自殺了,明天又聽說那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約黃昏》之五:京城記憶辛夷楣1953年8月底,當少年蓋瑞在盡情享受英國西海岸的碧海藍天之時,7歲的我歡蹦亂跳地與家人一起到達了北京。這座古城的外觀與氣氛使我們姐弟感到震撼,它與上海太不相同。我們是傍晚時分到達前門火車站的。一出車站,我們就看見了威武的前門城樓和高高的城牆。上海可沒有這個呀,我們都很驚訝地指指點點。媽媽告訴我們,北京城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約黃昏》之四:孤獨少年蓋瑞·坦普1954年,父親被調到倫敦附近的一個空軍基地。母親決心把我和大妹凱瑟琳送進倫敦西北幾十公裏海威科姆(HighWycombe)城的一所寄宿學校去。這所學校是在一個很大的莊園裏,小學部的學生周一至周四住校,周五下午回家。中學部在小城的另外一邊,學生全部走讀,不住校。管理寄宿學校的是兩位女士——古奇(Gooch)小姐與索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三:上海時代辛夷楣1946年5月,不滿四歲的小蓋瑞還在英格蘭東部的海灘上玩耍時,我在太平洋岸邊的東方名城上海出生了。我的出生非常神速,當時正是下午六點左右,醫院的醫生護士都去吃晚飯了。他們回來一看,我媽媽的產門已經開了,可接生的準備工作還沒做好。他們就對我媽媽說:“你慢點,你慢點!”我媽媽急了:“我怎麽慢得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約黃昏》之二:男孩與海蓋瑞·坦普1942年11月,我出生在英國中部東海岸林肯郡(Lincolnshire)的小城克裏索普斯(Cleethorpes)。小城北麵就是格裏姆斯比港(Grimsby)。克裏索普斯的原有居民是古代維京人,也就是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來的人。在古代,他們常常在北海上當海盜,把其他歐洲人嚇得魂飛魄散。但是,從公元六世紀起,他們就在英國東海岸定居下來。他們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8-27 17:20:38)

眾裏尋他辛夷楣蓋瑞·坦普二十年前,我們在悉尼因廣告征婚而相識、相戀、結婚。我們決定聯袂講述我們兩人和兩個家庭(一中一西)的故事。蓋瑞部分由辛夷楣翻成中文。2015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我們的書稿《人約黃昏》。該書稿曾獲澳大利亞南溟出版基金讚助。現在,我們將書稿陸續在網上與公眾號上刊登。辛夷楣:車站2001年下半年的一個黃昏,涼風習習,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