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寫過關於EM菌的一篇博文。有群友詢問有關EM菌和Bokashi之間的區別,到底用哪種產品堆肥更有效.根據自己的實踐認知試著解釋一下。希望和大家可以一起探討。
EM菌是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縮寫,它是由功能各異的多種微生物組成的一種有效微生物菌群,這些微生物組合在一個統一體中,互相促進,共同構成一個複雜而穩定的具有多元功能的微生態係統,對土壤惡[
閱讀全文]

根據幾年的種植經驗覺得茄子是一種高產容易種的品種,除了在多倫多地區要提早3月份育苗這個小小的缺點以外,茄子蟲害少,容易打理,回報多多。
今年一共種了9棵茄子,其中4棵本地茄子產量十分可觀。
吃不完的茄子完全可以打包留給冬天享用。通過合理有效的儲存方法,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延續夏日的傳奇,繼續品嚐到新鮮有機蔬菜。下麵說下我使用過[
閱讀全文]

大白菜是一種常見蔬菜,收獲後保存期長,可以填補閉園後無後院采收新鮮菜的空缺。是後院秋菜的一個主打品種。一般每年的二伏天可以開始撒種種植。大白菜屬葉菜類,盛夏季節種植,這個時間各種害蟲還很多,特招蟲。想要收獲實心稱手的無蟲害的大白菜,實現種植效益的最大化,還需要有些技巧。
大白菜喜歡弱堿性土壤,它也喜鈣。種白菜前一兩周可以先用草木灰[
閱讀全文]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蘿卜是冬季最常見的食材,蘿卜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打了霜的蘿卜帶一絲甘甜簡直是人間美味。蘿卜熬出的水喝了之後,能夠具有防寒止咳的作用。蘿卜既是一種食材也是一副良藥。老爸對蘿卜極為推崇,小時候蘿卜是餐桌的常客。我卻不愛吃白蘿卜,覺得有股生味。蘿卜排骨湯把肉吃了,蘿卜乘老爸不注意扔垃圾箱裏。沒想到多[
閱讀全文]

在國內聽說過生石灰,離自己的世界太遙遠也沒深究。現在後院種菜了,周圍人經常提起,這邊的石灰種類不少.於是把中學學的化學重溫一下。應驗了那句老話,書到用時方恨少.對石灰大概有了初步的了解。
生石灰是氧化鈣(CaO)。也是國內農民大叔經常用到的。由碳酸鈣(石灰岩或石灰石)大約900度高溫煆燒分解而成。生石灰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各類細菌,害蟲一沾上[
閱讀全文]

花椒因川菜的流行而廣為人知,花椒成就了川菜的麻辣鮮香。在國人的家常調料中,花椒與大料是必備的燉肉調料,可以去除肉類的腥氣。花椒相對於藤椒,青花椒,香味足且厚,麻味適中,保留時間長,更受專業廚師的追捧。花椒的品種很多,以褐紅色的為上等花椒,褐黑色的次之。麻中帶有一股芳香氣味的,為精良花椒,光有麻味而無香氣,則次品。其中大紅袍,漢源花[
閱讀全文]

一直認為萵苣是一種很容易種的蔬菜。它喜涼,蟲害少,是早春不錯的一個蔬菜品種,最省心的就是室內育苗時間短。
我一般在3月初開始育苗。萵苣的催芽和其他的菜種不一樣,不需要高溫。種子用濕紙巾包著放冰箱冷藏室一周左右就可以冒白。
育苗我喜歡一穴一顆或一穴兩顆。兩顆的話,等苗大了留強壯的,去除弱小的。早春有太陽,可以把育苗盒放在暖棚和倒扣的[
閱讀全文]

老天是公平的,苦難和快樂共存。今年春天基本上是晴天。暖暖的冬日暖陽,柔柔的普照著大地。讓被疫情折磨的人們看到一些希望。晴朗的日子對育苗相當有利。苗兒健康的生長離不開太陽。白天隔著玻璃享受著日光。育苗燈基本可以不用。4月中旬白天基本上可以在室外暖棚裏度過。晚上溫度還是有些低,要搬進室內。搬進搬出有些辛苦,想想這樣可以養出壯苗,辛苦也是[
閱讀全文]

幾年前剛開始種菜,就聽說過一種神水用處多多操作簡便還可以不斷擴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就是傳說中的EM菌。熱心的群友給了一瓶500毫升自己擴容的EM菌液。按照她說的比例如法炮製1瓶菌加1公斤紅糖20升水攪勻放置一周。一周後打開有股淡淡的果香味。群友一直拿來漚製各種廚餘包括肉類骨頭。後來才知道EM菌還有很多其他用途。
EM菌是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縮寫[
閱讀全文]

一直對黃豆獨有情鍾。不僅僅因為它營養豐富,而且有無限可能可以作出各種美食。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豆芽。發過豆芽的人都清楚,發綠豆芽比較容易,發黃豆芽難度相對增加很多。興匆匆的買回黃豆,發了幾天,豆子爛了臭了也沒發出幾根。相對於綠豆芽,發黃豆芽對黃豆的品質要求更高些。黃豆越新鮮發芽率越高。當年收的豆子發芽率最高,隨著貯存的時間增長,發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