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博文
18.單車學友總是情 自行車是我們今天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有行家預言,它有馬上進入曆史博物館的可能。但在上世紀的60年代,它卻是工薪階層身份的象征,與農民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因此對我們農民子弟很有吸引力。 當時,溫縣人到黃河南岸的鞏縣辦事,必先騎自行車(他們稱單車)到黃河渡口,棄車乘船方能到達。我們生產隊的庵子離渡口不遠,故一些人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7.嚐肉聯歡辯血統 (附音樂簡譜) 青蛙捕食害蟲,對農作物有益,是農民乃至整個人類的朋友。在60年代,許多人都不具備這些常識,我曾親口嚐過“朋友”的肉。 當時,我們的灘地與溫縣的一個生產隊搭界,農忙時他們經常借用我隊的夥房,有時還借宿在我們的庵子旁。 有一次,他們帶去一個從西安某大賓館退休的高職稱老廚師。這位老者幹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吃油穿衣時代痕 在我國計劃經濟的幾十年中,非農業的城鎮戶口可以憑“口糧供應簿”按月到糧食供應部門購買糧、油、或其他副食品,雖然數量不多,頗受限製,但旱澇保收,很有一種優越感。被戶口管理限製在黃土地上占我國總人口四分之三的農民則被嚴格杜絕在計劃供應之外,向旱澇抗爭,從土中刨食,仍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曆史中延續。 單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5.渾水摸魚少年情 由於黃河不斷地漲落變化,尤其是以驚人的速度南北滾動,故黃河灘裏會經常出現毅然與主流斷絕關係的溝溝岔岔,它們有深有淺,有寬有窄,雖然其貌不揚,卻是夥伴們嬉水和抓魚的理想場所。 遠離大河的山區孩子雖然能在靜水中來幾下“狗刨”,但靠這點本事是不敢到洶湧的黃河中劈波斬浪的,所以,對深淺適宜波瀾不驚的小河溝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4.難解神奇滾河謎 “河滾北,糧成堆。河滾南,饑又寒。”這是流傳在黃河南岸鞏縣段人民中的一首民謠,說明“滾河”這一神奇而又壯觀的自然現象已嚴重影響到當地老百姓的生活。 所謂“滾河”,就是洶湧的黃河水受某種神奇力量的作用掙脫原河床的束縛,自己開辟新河床的整體位移現象。因它與黃河水的上漲和下落有本質區別,並且極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3.黃河橫渡多感慨 黃河灘麥收中的汗水與競爭充其量隻能算是當時生活的主旋律,勞動之餘的耳聞目睹讓我對母親河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不知從什麽時候,我養成一種思維定勢:船行用篙,船停用錨。當我在黃河的豐水期和枯水期乘過幾次渡船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確實孤陋寡聞。 豐水期的黃河驚心動魄:渾濁的黃水打著旋,吐著泡沫,挾持著退讓不及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2.大鍋飯裏競爭歌 黃河,為養育中華民族,衝出青藏高原的束縛,掙脫黃土高原的羈絆,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當投入華北平原的懷抱時,她累了,便就地打了個滾兒,形成了我家鄉附近的黃河灘。 為度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3年自然災害及“朋友”逼債的難關,我們生產隊響應號召,在30華裏開外的黃河河道開墾灘塗百餘畝,老百姓稱之為“黃河灘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1.非常時代弄五音 (附音樂簡譜) 毛澤東曆來重視政治思想工作,強調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政治是統帥,是靈魂。居心叵測的“副統帥”則利用文化大革命的機會,拉大旗,作虎皮,將毛澤東思想推上極端。 當時,由於推波助瀾,毛澤東思想成了億萬人民行為準則的天條,是最高指示。人們言必有毛主席語錄,行必遵循領袖教導,學習毛主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0.首都街頭尋童心 在實行革命大串聯的年代裏,我曾多次擠上水泄不通的列車,瀏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過文革的豐碩成果,走南闖北,風光一時,但能激起記憶浪花的,僅屬北京之行。 當時,經毛主席、周總理的多次勸阻,串連大潮已風平浪靜,或乘車或徒步的紅衛兵人流漸漸消聲匿跡,超負荷運轉的交通工具日漸輕鬆。我趁此難得旅遊良機,實現了夢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9.串連古城鬧“文革” 1966年的下半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驟然爆發,鋪天蓋地而來。 當一夜之間被卷入反修防修的滾滾洪流之中時,人人對這場聞所未聞的群眾運動都茫然失措,不知道這是為什麽,也不知道該怎麽辦,隻能根據毛澤東在自己心目中無與倫比的威望而聽其號令:毛主席8次接見紅衛兵,天安門廣場成了紅色海洋時,我們就雷厲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