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博文

38.三次登頂賞西嶽 華山雄姿,西嶽天險,自古就是旅遊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地方。這幾年,我有幸三次奮力登頂,欣賞了險峰的無限風光,飽嚐了遠足的種種艱辛。 第一次遊華山在上世紀的80年代初期我任教導主任之後,是為了擺脫學校繁雜工作的無奈之舉。當時,教物理的我忙中偷閑地參加了縣教育局開辦的旨在提高在職教師素質的地理進修班,作為結業實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7.縣城中心遇劫匪 在二次任教白沙初中期間,我碰到過在縣城中心遭劫的咄咄怪事,讓人至今耿耿於懷。 記得那時的教育部門不斷組織各校領導赴外地聽課參觀,目的是通過到北京、西安、鄭州這些大城市去開闊眼界,既能學習兄弟學校的教革經驗,又給我們這些奮戰在教學一線的骨幹們一個休閑旅遊的機會。 那是1989年我家剛搬進水泥廠新家屬樓之際,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6.白沙初中再“滅火” 當我從鄭州教育學院畢業風塵仆仆的返回原工作單位孝義鎮教育組時,白沙初中的領導班子因利益分配不均與眾教師產生激烈衝突而在火山口上風雨飄搖。教育組領導這時完全沒有了當初追究我工作不力時的淡定,也顧不上派正職校長,匆忙委任我為主持工作的副校長,再次“滅火”白沙初中。 深入工作之後我逐漸發現,改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5.教育學院再鍍金 公元1987年8月,我終於如願以償的擠進了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坐進了鄭州教育學院八九屆曆史二班那神聖的教室。 當時的院長是趙延洲,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學者,我縣回郭鎮人。科主任蘇敏,年富力強,世界現代史教得遊刃有餘。班主任張培基,一位嚴以律己的兄長型管理者,他能讓枯燥的古漢語深入淺出,讓學生欲罷不忍。中年教師還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4.白沙初中失“前蹄” 我在孝義公社重點初中待了2年左右,就被調入白沙初中“救火”去了。 白沙初中地處縣城東北角的伊洛河灘上,由孝義公社白沙自然村的南地、西溝、橋上、小溝4個大隊幾萬群眾主辦,吸收附近的電廠、電磁廠、三三九國庫等的工人子弟組成。因為它隸屬4個大隊,迎來好處都想撈,遇到麻煩都甩手,外加工廠的那些非農業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3.“縣畿”之地露頭角 師範畢業分配,我到了孝義公社外溝學校。 地名外溝的全稱應該是和義溝外溝,當地人口語成“和泥溝”,很可能與建宋陵時在此取土和泥有關,因為它就座落在宏偉的宋陵區內,人傑地靈。 教初一數學及全校唱歌課時間不長,教導主任就聽了我的數學課。課後在教師會議上說:以往分到孝義的新教師,都要先到孝南學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2.蠢蠢欲動謀跳槽 在師範畢業分配工作時,我已在教育戰線摸爬滾打了十年有餘,對“熬眼磨屁股”的“孩子王”職業已經厭煩,就和許多同行一樣,打起了跳槽的主意,並極力付諸行動。 當時,我已和河南省化工廠的人事科長聯係過,他對我學理工出身很感興趣,感慨自己一個堂堂省級企業,平常竟無人能隨廠長出差介紹產品,在熱邀我加盟的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1.師範院校苦修身 我千辛萬苦考入的學校頒發開封地區第二師範的中等專業文憑,實際是她的縣級分校,上課就在縣醫院對麵教育局的五層樓上,校長是戴國香,一個師長太太,教導主任是孫寶宏,回郭鎮人。學校當時共有兩級4個班,我們級全部由民師錄取,高一級的全是高考中榜的學生。 當時,我太太按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落實了政策,帶著兩個兒子剛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0.物供匱乏少而精 在市場經濟供過於求的大潮中,人們從關心自身的健康出發,刻意追求商品的品質不足為怪,而在改革開放以前,人人都為生存忙碌,能夠消費的商品不是憑票就是限量時,卻有幾件商品的質量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俗話說:“破是破,上海貨。”這是我國拾數億民眾對東方明珠大上海產品的中肯評價,上世紀70年代初就與我朝夕相處的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9.曆練民師多遺憾 在我十餘年的民辦教師生涯中,受連綿不斷的政治運動的影響,語言追求時髦,常常辭不達意,另加自己年紀輕修養差,確實說過一些欠考慮的話,影響了同事間的關係,令人至今後悔不已。 記得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麥子將要成熟時,大概是5月20幾號,時任校長喬鬆茂正患教師職業症——神經衰弱。為解夜不能眠之苦,他每天清晨都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