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博文

第十節倒劉第二炮   (1)   如果推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是毛澤東打出的“倒劉第一炮”的話,那麽江青的《林彪委托江青召開的部隊文藝座談會紀要》,就是毛澤東發射的“倒劉第二炮”。   1966年1月21日,這天是農曆大年初一的春節,江青親自拜訪住在蘇州療養的林彪。江青一方麵是代表毛澤東給林彪拜年,另一方麵則是請林彪幫忙,幫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九節劉少奇的反擊   (1)   1965年11月30日《人民日報》轉載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意味著毛澤東打倒劉少奇的鬥爭,向前邁進了一小步。這時劉少奇又使出他擅長的“渾水摸魚”來對付毛澤東,在此之前,毛澤東已有幾次被劉少奇“渾水摸魚”搞得一籌莫展,吃了大虧。   在說劉少奇的“渾水摸魚”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劉少奇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倒劉第一炮   (14)   在如此的體製裏,毛澤東一旦在“決策層”的政治局常委中間成為少數,那就什麽都完了。毛澤東要想鹹魚翻身,似乎隻有“政變”和“造反”的非法手段了。事實上,毛澤東後來正是用“造反”的手段,讓下層造上層的反,打破了“決策層”和“執行層”的權力壟斷,才實現了打倒劉少奇。   不過,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八節倒劉第一炮   (1)   1965年11月10日,當天的《文匯報》放到劉少奇案頭的時候,不禁讓他皺起了眉頭,馬上意識到這篇文章來者不善,因為這篇署名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的文章,點名批判了吳晗。吳晗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行政級別是副省級,按照當時的規定,批判吳晗這樣級別的人,是要通過中宣部同意的。《文匯報》居然敢不通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點評:探究《海瑞罷官》迷案   (1)   一般認為,1965年11月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對於這件事,現在的主流觀點是:書生氣十足的曆史專家、北京市副市長吳晗遵照毛澤東“學海瑞”的號召,單純地寫了一個學術性的劇本《海瑞罷官》,之後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場巨大政治旋渦,悲慘地成為政治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評:彭德懷的悲劇   (1)   彭德懷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隻是因為給毛澤東提了一些不同意見,就被打成反黨集團,被罷官,文革後又被關進監獄,成為新中國最大的冤案之一。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彭德懷的悲劇呢?最典型的看法,是把彭德懷的遭遇,歸咎於毛澤東個人的原因,認為毛澤東沒有接受批評意見的雅量,說的更嚴重一些,是毛澤東“愛整人&r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七節文革外圍戰   (1)   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思慮好宏大的戰略部署後,開始了打倒劉少奇的外圍戰。毛澤東下井岡山之後,先去了杭州,再到上海,然後回到北京。毛澤東離開北京三個半月後回來了,北京的眾高官輕鬆了三個月後,又開始繃緊神經,注視帶著井岡山泥土味的毛澤東會有什麽新動向。毛澤東一點也沒有鞍馬勞頓的倦意,馬上著手打倒劉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六節重上井岡山   (1)   1965年3月15日毛澤東乘專列離開北京,去外地巡視。從1949年到1974年,毛澤東共外巡58次,平均每年外巡兩次以上。毛澤東這次外巡,一來是慣例,二來是要避開中央關於試辦“托拉斯”的座談會。所謂“托拉斯”,是劉少奇率先提出的一種企業形式,它與以往的國營企業不同,不是用行政方式管理,而是用“經濟的辦法管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五節文革新人初登場   (1)   毛澤東跟劉少奇的第一場交鋒,滿盤皆輸。然而毛澤東天生有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不回頭性格,他一旦立下了打倒劉少奇的目標,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也一定要奮戰到底。用毛澤東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毛澤東是個有勇有謀的人,毛澤東給自己的評價是:“我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四節道路是曲折的   (1)   昨天(1964年12月27日)的會議散會前,毛澤東給眾位高官留下一個猜謎題:“北京有兩個獨立王國,你們自己去研究。”眾高官當中,悟性比較好的人,當場就猜出來了;悟性差一些的人,一時還猜不出,其實,搞政治最重要的是靠悟性,悟性這個東西還真是無從學起的。那些悟性差的,猜不出,於是就紛紛去問組織會議的鄧小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