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對於餐廳的服務人員,老北京人稱作“跑堂兒的”,如今叫“侍者”,其中的頭目現在叫“領班”,過去叫“堂頭兒”。 俗話說“飯莊分兩半,跑堂與紅案”,紅案指的是做菜的廚師。一個手疾眼快、逢迎多禮、能說善哄的名堂頭兒,簡直是飯館中的一寶,因為許多老主顧就是衝著這堂倌兒來的。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名堂頭兒辭職,就能損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站在“某地”樓頂露台朝外望去,一個衣著平淡的老人正騎著三輪緩緩駛過河沿,稍遠一點,是這座繁華城市少有的整片寧靜湖麵,再遠一點,甚至能看到淩空欲飛的城樓飛簷。這片和風拂麵、翠堤春曉的京城故處,如今因為新居民的進駐多了文藝味道,當然,原本的俗世快樂沒因此少了分毫,卻多了一種夾雜古老與現代的時髦氣息。   從川流熙攘的北二環行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北京人的吃文化有著與南方不同的獨特滋味,反映著皇城根下居住的人們那特有的品性。一是“窮”,二是“講究”。簡單說就是“窮講究”。 什麽是“窮”呢?這可不是指北京人吃不起高檔菜,而是說地道的北京菜往往食材普通,好吃不貴。說起來,這特色還有點曆史淵源。清朝三百年,北京專門負責吃喝玩樂的主兒一直按四時節氣領錢糧的八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05-30 23:06:24)
早在民國時期,在鬧市及大街上就有不少小人書鋪,而在曲曲彎彎的小胡同裏則往往依靠專門“賃書”的手推車將小人書送到各家各戶。清脆、緩慢的鈴聲在哪個胡同響起,哪個胡同裏的人群就會立刻將小車包圍。那個裝書箱的手推車把蓋在上麵的木板向四外打開,就變成了一輛加寬加長的手推車,一個個裝滿小人書的大紙盒子擺在車的兩側。
解放後因為特殊原因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6-05-29 18:38:21)
“有錢難買‘五月鮮’”,是老北京人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至今仍流傳。“五月鮮”,老北京人大多說成“五月鮮兒”,比之較生硬的“五月鮮”來,這“兒化韻”的“五月鮮兒”,透著親切、透著美感!老北京人中也有其他說法兒,什麽“五月吃鮮兒”、“五月吃鮮兒,透著那麽舒服”等。可是這“五月鮮兒”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5-20 01:15:22)
有朋友提到大柵欄小吃店,就想到了那裏的茶館,在1960年代。1955年下半年,掀起社會主義高潮,1956年1月北京市宣布進入社會主義,完成三大改造。沒有了私有製。街麵上的茶館跟著見不著了。大柵欄留了(開?)一個,國營。位置在大柵欄和煤市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東北角,路北三間門臉。樓下清真小吃,樓上茶館。舊式樓房,木樓梯木樓板,上樓走路噔噔響。地方窄憋,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京方言快要失傳了!這個曆史悠久,承載著深厚帝都文化的絢麗載體就要被“普通話”淹沒和排擠了!老年人不說了!中年人忘記了!青年人不會了!少年人不懂了! 曆史的車輪在前進,文化在不斷地翻新,外來文化強烈的衝擊著擁擠的北京,使北京方言的地盤一點點地縮小,如果你還操著一口北京方言好像會被認為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北京方言韻味十足,陰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老舍夫人胡絜青老太太當年聽了臧宏的“京味叫賣”,欣然提筆寫下了“叫賣大王”幾個字送給了臧宏。我想,可能是胡老太太年事已高,記性有些偏差;也可能隻聽了他不多的幾句,便以一觀十。以至於老太太去世後的多年,“叫賣大王”風起雲湧,電視上,報紙上,廟會上,婚禮上。。。。。。多處可見,使臧洪成了北京民俗的權威。有一次,電視主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一個雷洋死了,誰也沒想到會掀起這麽大的波瀾。已經上升到中產階級的生存空間這個層麵,已經有人講此案件與湖南某毒品基地的調查緊密相連。雷洋,已經從一個疑似嫖娼者,演變成被政府或利益集團陷害和謀殺的英雄,真夠可笑的! 持未嫖論的人們,你們說雷洋是碩士學曆的高知,所以不會去嫖娼。誰說一個人大畢業的高級知識分子就不會去嫖娼?當年的陳獨秀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0)
妓女與妓院的關係,一是賣身給妓院,成為老板的私有財產;二是“自混”,與老板屬於員工與經理的關係。過去八大胡同老板們買到漂亮女孩子,會給她好吃好喝,教她識字念書,詩詞歌賦、吹拉彈唱、書法繪畫、女紅廚藝„„期望她們成為“高學曆專業人士”。老板甚至還縱容這些妓女的小性子,有性格才好賣,才能加倍收回成本。但絕大多數賣身給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