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10-29 21:25:57)
問:胎、卵、濕、化“四生”成因若何?答:佛說: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種種顛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戀塵緣,從貪嗔癡,行殺盜淫,造諸惡業,致有四生:一者卵生。世人先世,貪心機謀,計較為活。貪高為鳥,見人高飛;謀深為魚,逢人潛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貪戀淫欲,人與畜類,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10-29 21:10:31)
阿彌陀佛在沒有證入法性身之前,因地修道時,(當時還是一位叫做法藏的比丘),曾經發過四十八宏願,當他如理修證,證入法性身後,便依當初修學時所發誓願,自然現起了現在的彌陀淨土,下麵便是彌陀當初的誓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10-11 17:59:39)
佛法的修學有幾個大的綱領,其中之一是修行要發菩提心。很多人不知道什麽叫菩提心,也不知道怎麽發菩提心,我先科普一下。菩提心就是正覺之心,就是覺悟之心,成佛之心。這個黨悟包含自覺和覺他兩種,自覺和覺他都圓滿,稱為佛。於自己,是悟證入自性本體,自己覺悟叫自覺,能無量方便的教化他人,使他人也能悟入證入,叫覺他,這樣修行圓滿,稱為佛。佛法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10-11 17:57:07)
淨土論淨土者,佛國也。眾生以無明惑業故,而感穢土,即我們所居世界也。佛以斷惑證真故,而現淨土,故知穢淨,隻在一念之間也。心淨則土淨,心穢則土穢。轉穢土為淨土,十方三世諸佛之本願也。往生淨土,乘願再來,利樂眾生,千經萬論之指歸也。在佛教諸宗中,淨土以其行法至簡、涉理至深之特色深得大眾喜愛,一句佛號,即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縱觀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9-29 20:31:08)
問:什麽叫“分段生死”?什麽叫“變異生死”?答:生死的本質就是心識的生滅,有生滅即有生死。於眾生份上,表現為粗重的心識生滅,以此形成業種,輪回於六道,謂分段生死,即眾生死此生彼,有時空上分段。時段是指壽命有終,空段則指死此生彼。例如天人福盡下生為人,人行十善上生為天,畜生報盡複原人身等等,俱是業報流轉,以此形成生死輪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9-29 20:28:15)
'心印”說什麽? 答:心印即是以心傳心,是圓滿心法的傳承,以人間以印作傳證故,而有“心印”之稱。這種心法不可思議,隻能意會不能言表,非心息相通者,不能為傳。打個比方,有人經一路勞頓到達了目的地,方知本地風光。他將這個風光告訴人,也隻有到達者方能領會。修行得證自性,方知原來就是修得這個,於是他將此心要原封不動傳給他人,即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9-20 01:28:17)
關於懺悔 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我初到澳洲,有人就來給我講這句話,當時心中是曾經生起過很大的逆反的,並且和他們辯論說,如果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我們長大到現在,大部分人或者是做過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麽一個小孩,生下來才幾個月,不幸去世了,他什麽也還沒有做,他又有什麽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29 23:03:46)
淨土法門裏除了持名念佛,還有一種修證方法就是觀想,觀像,就是將我們的專注力意誌力長期專注集中在淨土和佛像上的一種修證方法。般舟三昩釆用的就是九十天九十夜不休息,時時刻刻專注念頭在佛像和淨土的證聖之法,因此很多大師會在九十天的精進修證之後即身證入彌陀淨土。前提是隻要戒律修的好,這裏有一個問題,如何知道自己的戒律修的好不好?有沒有標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說中西方對於死亡的態度
十幾年前有國內來的朋友到我家來,閑聊中就講到了西方人對於死亡的態度,她覺得西方人對死亡的態度很開明,很豁達,前一段時間她去一家澳洲人家做客,澳洲女主人順便提到她的媽媽,以前和她們住在一起的,但是去年她去世了,passedaway,她立即以澳洲人的方式說:(I'msorrytohearthat.)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沒想到女主人卻以一種豁達的口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淺說佛的一真法界與眾生的生死六道 先簡單說說是什麽佛,佛是光,是常寂光,佛的法界是一真法界,一片光明,沒有生滅,沒有生死。其實這常寂光也是我們所有一切生命共同的性體,本體,隻是我們迷而不覺,沒有證知而已。 我們六道眾生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正如眾皆所見,是個有生有滅的世界,有生有死。這種生死怎麽來的,是性識在善惡作用下現起了境界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