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認知中,修行人應該會是這樣的一些經曆: 如果先前是又窮又病,那麽改過修善,認真精進修行幾年,結果應該是,家庭變得富裕了,身體也健康了,一切慢慢都如意了;如果你原本福報很大,很富裕,那麽越修行,稫報會越大,至少也能保持原有的大福報,身體也依舊健康,壽命也會很長,一切都會越來越順利,越來越好,平安吉祥。我最初聽聞佛法,也以為會是這麽一個流程,而且我現在經常聽網上一些人講經也是這些說法,我經常聽到一些宏揚佛法的人,說,你修行修的福報很大了,心情好了,自在快樂了,就是修行修好了。如果你越修福報越小,煩惱越來越多,還各種苦難,你就是沒修好,……等等等等,其實很多人他自己並沒有切身修證過,他才會這麽說,他以為會是這麽個樣子,我最初聽聞佛法也是這樣的認知,而且也是這麽對別人說的。其實這些都是沒有閱曆,沒有真正修證過的表現,如果一個人隻是在修六道裏的人天福報,修這個世間善惡法裏的福報,這個說法是對的,事實也大體會是這樣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是在修真正的?道",超出善惡之外空有不二圓滿的?道″,而非單純的隻修人世間的福報,長壽,而且這個修行人這一生可能會有點成就的話,那恐怕完全不是這麽一個簡單的過程。
我先說說真正的修道人可能會經曆些什麽,如果一個修行人,具體比如說,你修的是念佛法門吧,你如果平時也在改過修善,也在讀經念佛,但是有一搭沒一搭,不精進,你可能不會有什麽業障,但是如果你開始精進了,很可能這一生真要出離生死了,業障就會現前,而且修行越精進,業障會越嚴重。其實無論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任何人想要脫離一個圈圈,一個階層,一定不會是一仵很輕鬆的事情。一定是會有很多磨難。修行也一樣,以念佛法門來說,如果你一直是在事念的階段,沒有進入到理念,磨難還不見得會有很多,但是一旦進入理念,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種狀況。
先簡單說說什麽叫事念,什麽叫理念。事念就是事相上的念佛,很多人聽到佛法,聽到淨土的美好,深切感受到這個世間生老病死的種種苦惱,想在這一期生命結束後生到佛的淨土去,但是他不能全然明白這個淨土是怎麽現起的,我們這個世界是怎麽現起的,也不知道什麽明心見性這些,就是簡單的知道,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佛的淨土,光明美好,沒有生死,真誠的希望下一生生到那裏去,因此開始修行念佛,這就是事念,就是事相上的念佛,持名念佛(即念阿彌陀佛名號),觀像念佛,觀想念佛,都屬於事念。
理念的念佛,念的佛就是自心,自性,就是自已原來光明的自性本體,這個本體,佛和我們,包括三惡道的一切眾生,都是一體,眾生因為迷失這個本體,成為了有生有死的眾生,無盡的生死流轉,諸佛由於證入了這個本體,因此成了佛。無生無滅。修行人悟入這個本體後,所念的佛,就是這個光明的自性,而彌陀淨土,也就是這光明心性中的淨土,一切眾生,也是這心性中的眾生,從事念進入理念,其實需要《楞嚴經》,這本經是佛經裏最關鍵的一部經,禪門關鑰。從昏蒙的生死六道悟證入聖賢光明無礙的香光世界的關鍵經典。
對於修行人而言,念佛從事念進入到理念,其實是一次質的飛躍。佛法裏叫入佛知見,大開圓解,具體在禪宗裏叫明心見性,等等名詞,很多種說法,都是一個意思。我最初聽經聞法時聽到法師曾經說,?你修行要是修不好,大家都會笑話你,你要是修好了,你就無路可走了。"當時心裏奇怪,修行修的好,應該是福慧具足,怎麽會?無路可走″了呢,其實那個?無路可走"的階段,指的就是這個階段,就是轉識成智悟入佛知佛見的那個階段,這個階段完全不是現在很多人弘法時說的?你修的福報很大,無災無惱,沒有煩惱,健康愉快,就是修好了"那種狀況,那個階段會是什麽狀況呢?嗯,很多人一定看過最早版本的《西遊記》,孫悟空在得到火眼金睛前,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裏被燒了四十九個日夜,烈焰中烤炙翻滾,精煉而成,修行到那個階段,應該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孫悟空那隻是得到了善惡法中事相上的火眼金睛,也隻是在老君爐裏煉了四十九天,佛法裏那是入佛知見啊,哪怕隻是悟入,那也是圓修圓證的開始。修道自然會相伴的磨難,無數次命在一線的經曆,無量劫的業障災難磨難,全部會在那個階段現起,那個階段所要經曆們災難苦難不會隻是一件事兩件事,而會是糸列,也不會是一天兩天四十九天一個月兩個月,而可能會是幾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將來住世要很久,超過百歲的話,這個階段可能會更長,三十年或者更多。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是一直都是狂風暴雨般不間斷的苦難,它象一個過程,最初有些年一定是很密集很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趨於和緩,偶爾會有些現起,但已經不會太嚴重。佛在經典裏經常告訴我們要修行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忍耐),精進,禪定,般若。這個忍耐,其實真正成就我們忍耐工夫的是在這一階段,象平常親戚朋友家人鄰居上級同事說上我們幾句,其實那都隻能算昰毛毛絲,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真正的忍耐是進入理念前後那幾年,十幾年二十幾年長期的忍耐,那才是真功夫。大乘修行人和小乘行人其中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大乘行人需要承受這一過程。
這個階段應該是每一個進入理念的修行人的必經之路。這些磨難苦難災難對於修行人而言,有幾點大的好處,其一是消除業障,其實這個業障啊,是每個人都有,聖賢們在沒有成道以前都有,況複我等,佛的一位弟子,在證道後用天眼看到自己輪回時曾經墮落在地獄受苦時種種的恐怖情形,全身都出來血汗。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死輪回的長河裏,都曾經墮落到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過,沒有一個人例外,隻因現在業力消盡諸趣流轉後,此生又來到人道,加上有隔陰之迷,因此不再記得而已。平常不修道,這些個業障不會全部顯現出來,一旦一個人開始修道,要出離這個生死圈圈的時候,幾乎無量劫來所有的業障都會現前。一個人修行出離生死的那一生,應是無量劫來苦難比較多的那一生,承受這些,便是消掉了自己的業障;
另一好處,是被保護。無論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一個人很早就成功是會有些風險的。容易飄。容易墮落,長期的那些不太舒適順暢的經曆會磨練我們的堅韌的意誌,耐心,也可以在這一漫長的階段多多積累福報,誦經習典多多增加智慧。消業的同時,修善積福,增長各方麵的智慧。
三者是往後餘生很容易能同情理解別人,一個人曾經或現在生過病,他很容易便會同情病人;一個人曾經經曆貧窮和挫折,他也會很客易理解體會到別人的不易。常生同理之心。
此外,一個人如果不經曆挫折磨難,往往骨頭軟的像麵條,什麽事情都承擔不了。現在很多年青人衣食無憂的長大,動不動就抑鬱了,其實就是沒有曆練,狂風暴雨閃電雷鳴裏磨礪一番,什麽抑鬱也沒有,越活越精神,越活越有力量。
總之,佛經裏講的沒有錯,一切法得成於忍,在忍耐中做一切正確的事。利益家人利益社會的事。忍耐雖然柔軟,但是很堅韌,不脆。能成就一切。而且這個階段也總會過去的,當你有一天慢慢從這個階段走出來,會發現,以前是障礙的一些東西,現在已經不是障礙,時間已經將所謂的障礙清掃抹平,鬥轉星移,物非人非,心性中一切物象早已變換,生命一茬一茬地離開,新的生命也已經來了好幾茬。興衰榮辱,春夏秋冬,渡與不渡,一切事物正以它自然的規律運行著。而修行人,經曆這麽長期的忍耐積累,業盡福至,內心也應該己經比較強大,榮辱不驚,真正的自在無礙。這一切都是在時間的推移和默默認真修行中自然成就。在此後隨緣住世的日子裏,日常生活中修學普賢菩薩的行願,命終自然而然入於諸佛光明藏中。普賢菩薩十八願王導歸極樂。自然成就。
再回過來說幾句上麵說的?無路可走″,這並不是說此後餘生永遠無路可走,那隻是一個在人生裏很短暫的一個階段,而短暫的無路可走之後,餘生會是走到哪兒都行。那是一個從執著到解脫的轉折點。而且應該是此後慢慢的會越走路越寬廣。
也許有的修行人會說,我也修行,我怎麽就沒有經曆過你說的這些艱難,我修行修的福報很大,也根本沒有挫折苦難,身體也健康,相貌也很好,我根本就沒有你說的這些,這個問題,可能需要自己問一下自己,自己檢查一下自己,你是否修行很精進,是否已經入於理念,入佛知見,如果沒有,那麽將來有一天,或者哪一生哪一世,你切實修證到那個階段的時候,你會知道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自己就會告訴你自己。
人生四季,並不是隻有春夏秋,還有冬天。蓮花是在四麵灼烤中盛開,火眼金睛是在烈焰中煉就,佛知佛見也是在苦難中得入,虛雲九磨十難,壽命一百二十歲磨難無量,夢參老和尚,夏蓮居,還有其他的大修行人,無不是閱盡滄桑苦難,修行人多閱讀一些大師們的傳記。他們的經曆會告訴我們遇到這個過程如何處理。這個階段如何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