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煙鬥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4-01-19 18:22:21)
【根據農場《文革戰報》統計,到了8月6日(距查鳳琴的第一張革命大字報出爐40天),總場機關已貼出4258份大字報,取得了豐碩的運動成果。這期間批判重點不斷轉移,到後來他們終於對我失去興趣,停止了圍攻。我也主動把北京帶回的文稿交給官辦文革,供他們審查。其實裏麵有不少內容是相當左的,真想找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思想,恐怕還不容易呢。也就是張羽那樣的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15 17:23:06)
【我生性善辯,在速中已被封為“鐵嘴”,到了農場仍有這個虛名。如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刷一兩張大字報出來,最多的一天刷了五張。針對我的大字報也逐漸多起來,到最後由行政部門14人聯名寫了一張大字報,連秦元副場長也在上麵簽了名,異口同聲地說我的文稿有問題。可笑的是,別說機關,就是全場也無一人通讀過我的文稿,他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4-01-11 17:29:41)
【石書記派出工作組在農場中學的螺獅殼裏做道場,自己則坐鎮辦公樓,指揮總場機關的文化大革命。他知道這裏“廟大神靈不少,水深王八挺多”,運動一旦走偏,容易引火上身,所以須臾不可懈怠。總場部雖不是“小五界”,但舞文弄墨者大有人在,仍然需要“找一找反黨黑線及資產階級代理人”。為此他把機關幹部分成四個戰鬥組,每組派一名“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文化大革命在農場的“小五界”搞了半個月,終於開花結果。6月21日,中學教師閃紅旗貼出了第一張針對本校“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大字報,各單位派出上千人參觀學習,一時間孵化大樓成了867農場的寶塔山。這位倒黴的“走資派”不是別人,正是校長兼支部書記蘇啟尚。經過“反右”的洗禮,普通群眾沒誰敢帶頭寫大字報攻擊黨委。就算有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在發言中,批評了農場“生活建設上高標準”,這是有所指的。當時在球場西北邊,蓋了八棟獨門獨戶的庭院式建築,人稱“八棟小洋房”,準備分給場級領導。不巧趕上“反幹部特殊化”,職工告狀,上級派來了調查組。最後石書記挨批,代表場領導班子在三級會議上做了檢討。這件事已有定論,所以我敢“鳴放”。 沒想到“突出政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總場後第二天,我去政治部銷假,出來時經過石書記的辦公室。秘書正開門往外走,他從裏麵瞧見了我,馬上喊我進去:“小煙,你怎麽回來啦?東西寫完了嗎?” 怎麽回答呢?直說人家看不上我的稿子,能行嗎?我去京寫作在總場廣為人知,豈可這般收場?剛才我在政治部已經對付了一套說辭,於是拿來再用一遍:“北京已經開始‘小五界’整風,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老煙在日記中提到,中青社位於一個清代王爺府內。我查了半天,卻查不出是哪個王爺。最後才弄明白,敢情這座大四合院是個道觀,明朝建的,名叫“老君堂”。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時,老君堂胡同並入西段的東四12條。此後一直到80年代,中青社的地址都是“北京東四12條老君堂11號”,感覺像在大胡同裏麵套了一個小胡同。也許正因如此,人們多以為“老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但是老煙學不了金敬邁。他一直師法肖洛霍夫,用油畫般的細致來描寫現實生活,努力刻劃複雜的人物形象,沒法這樣天馬行空地搞創作。金敬邁則是“野路子”出身,未曾係統學習過名家作品,1962年才開始搞創作,1964年就寫出《歐陽海之歌》。他的本行是話劇,在部隊當過多年文藝兵,演技不錯,口才很好,知道怎麽把一個故事講得生動,而絕不會“拘泥於曆史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待到老煙的後稿出來,三人拜讀之下,對他徹底失望——這路數確實不對啊!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在座談會上顯出了失望之外的某種誠意來。對於這樣一位已經放棄的年輕作者,他們其實用不著費太多口舌,一個小時就可以把他打發走,但是座談會卻開了一個上午,而且談得很深入,讓老煙足足記了10頁筆記。他們采用的創作樣板,就是老煙不斷抗拒、不斷躲避的《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12-14 18:25:17)
老煙從中青社铩羽而歸,是他人生遭際的第二次重大挫折,僅次於反右當中被劃為“中右分子”。對這段曆史的詳細了解,我是最近才完成的,之前隻停留在小時和他散步過程中的“道聽途說”。我開初寫《老煙記事》,不過是一篇隨筆。那會兒老煙到北京來看奧運會,引發了我寫他的念頭。文中提到他“立誌要寫一部中國的《靜靜的頓河》”,然而一些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