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人生教練

微信公眾號:北美姐妹話家教
博文
對我來說,任何有效的方法,一定是簡單易行的。當有朋友反饋說:“沒留意情商之前,對孩子吼幾句還管用,現在留意得連話都不會說了”,我便睡不著了,決定將情商的三個基本要素,簡化成三個套句,讓人沒有理由學不會;還有朋友說:難就難在要“從我做起”,那是因為我上次沒點透徹,我的原意是,提高了情商,首先“解放自己”,自己感到輕鬆愉快的時候,看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周的RolePlay,我們從情商的角度,來解決孩子的聽話問題。大家普遍認為:“高興的孩子是聽話的孩子”,而要讓孩子高興又不縱容,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情感入手,采用Acknowledgeandvalidating,情緒轉變之後,再協商解決矛盾。從道理上講,大家都懂得情商基本分三個方麵的能力:對情感的留意(Awareness);對情感的接受(Acceptance);對情感的有意識地,合適地表達。但與孩子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周前在文章中提到搞個網上“家長技巧PlayGroup”,提供一個安全有效的練習場合,結果今天大家真的一見如故了,而且都是名副其實的多元文化家長:坦誠,大方,風趣,互尊。。。在“讓孩子聽話”的主題下,我們首先探討了兩個問題,而後即興表演(RolePlay),最後決定本周的HomePlay(vs.Homework)是每家列三個清單:a.必聽的;b.可商討的;c.可聽可不聽的。列好後將寄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朋友來信說,你介紹的技巧聽起來都有道理,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誰能想起來用哪個?言之有理,你想不起來。跟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人能想到的通常是不加思索的,無意識的語言習慣。要想做一個有意識的家長,是需要有決心並付諸時間練習的。好處是這些技巧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種語句的練習,而是用特定的語言模式,來“迫使”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強大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介紹“直覺聽法“的時候,我們曾經提到過:采用此聽法時,聽者動用所有感官,聽到言者字麵上的和字麵後的意思,同時注意到言者的語氣,情緒,以及能量層次(共分七個能量層次,細節見“進一步參考”),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先在同一能量層次上與言者共鳴,而後通過提高自己的能量層次將言者帶起。那麽,我們今天就如何“在同一能量層次上與言者共鳴”,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再次感謝讀者朋友的反饋,讓我能夠有的放矢。上次介紹了“使其強大問句”後,有朋友反應說:以前跟孩子講話用慣了命令式語氣,要采用“開放式問句”不容易,采用“使其強大問句”更不知從何著手?所以我今天就把我們工作中常用的“使其強大問句”,根據家長與孩子對話的需要歸類列舉如下。作為“趣味練習”,你可以從中選一個或改編一個你感覺順口的,在一周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首先感謝不少讀者朋友的熱情鼓勵,讓我增加信心繼續寫。上次談過第一層和第二層的聽法後,有朋友提出疑問:我很想多用“客觀聽法”和孩子交流,但怎麽一張嘴就冒出“主觀聽法”,請問有什麽解決方法?所以我今天想先把最後一層聽法介紹完;而後介紹一個“魔力換檔”,幫你有效地從第一層換到第二層聽法,就此將我們的話題從“如何聽孩子願意講”轉向“如何講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年來,國內來美留學的孩子成倍增加,隨之而來的家長應急電話也越來越多:大多是因為孩子鬧退學或是交友出意外。作為人生教練,我們的職業側重原本在孩子潛力的開發、海外生活素質訓練和人生規劃上,而現在卻集中在幫家長救火上。
總結客戶案例,其中一大原因是:除了給錢以外,家長失去了對孩子的影響力,沒有充分利用日常的交流,建立以平等互尊為基礎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Theprocessofgettingthereisthequalityofbeingthere”–AttractingabundanceI’mco-authorwithcurrentmyclientonabook.ItisaboutthetransformationsofbothofusthroughtheiPECcoachingprocess.Thebetaversionofthetitleis“FromsurvivetothrivewhentheEastmeetstheWest”.Thesubtitleis“Ajourneyof12weeksofTransformation:Masteryofconsciousthought”.Theessenceoftheprojectistoinspireandconnectwithothers,andtoexperience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1-13 10:31:15)
“ChineseMom”問自己這兩天圍繞著WallStreetJournal的“ChineseMom”,網上爭議非凡。昨晚好友來電話,爭到11點。今早一睜眼,話題又在腦子裏打轉,於是決定問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天,我會怎樣認為“成功”?這個“成功”的準則與我二十年,四十年,八十年前(但願能夠)有何不同?這個“成功”的字眼裏,哪部分是父母,老師,朋友定義的?哪部分是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