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功課往往是這般巧妙安排的:外向型的姐妹倆兒各生了個內向型的女兒
——為其解惑另一半未知的世界提供了第一手學習資料。
俗話說:人缺什麽,補什麽。我這個唧唧喳喳的外向人,當年結婚時頗看好性格內向的理工男,內斂沉穩、言思縝密都是我喜歡的加分項。而今女兒繼承老公的性格,特別是在公眾場合安靜、少話的特點,卻令我屢屢抓狂。作為一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外向型人,我很難揣摩內向人上台發言的窘境與不安;也不理解他們參與集體活動的糾結與掙紮。我害怕在這個處處宣揚“展現自我”的社會文化中,女兒的沉默寡言淹沒了她的才華;更擔心身處這個褒獎、推崇”外向性格“、輕視、忽略“內向性格”的大環境下,她會變得孤僻和自卑。
我要改變她嗎?帶著疑慮,花了兩周拜讀暢銷書《安靜,內向性格的力量》(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試圖走入內向性格人群,了解另一半世界,現將讀後感分享大家:
1 原來內向不是缺陷
“內向”不是缺點,更不是缺憾,接受它,並珍視它。書中提到,世界上?的人口為內向型性格,環顧四周,親人、朋友、同事中不乏性格“內向”人。不要輕看“內向人”,仔細觀察,會發現“內心”性格的種種魅力:友善、愛思考、精力集中,更富創造力、相對成績更好。生活在一個看似被”外向“人主宰的環境中,能說會道、熱情四射的人自然備受青睞,而一群專注傾聽、內斂、細膩、安靜思考、獨立創新的”內向人“,比如我們熟悉的Dr. Seuss, Steve Wozniak, 同樣可以用不同形式的表達來散發奇光異彩。
2 原來矯正會留心理創傷
坦率地講,大眾喜歡“外向型”原因很簡單,他們充滿活力和感染力;他們被社會描述成敢於表現自我、善於捕捉機會的領導者。而”內向人“則被認為弱勢性格、不討喜性格。不少家長給孩子標簽為:害羞、孤僻、膽小、懦弱的人。這些誤讀、標簽不斷地提醒孩子”內向“是個毛病,要努力改變它。而在這種包袱下成長的孩子,如果矯枉過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會產生討厭自己天生的”內向性格“的悲觀情緒。正如《安靜》作者所說:“我們的性格傾向如同性別一樣,是自我認同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對內向者微妙的偏見導致了對天賦、能量和快樂的浪費。”
3 原來尊重、耐心才得正果
《安靜》一書,用不少篇幅、列舉大量實例闡述”內向人“的優勢,豐富的內心、低調、書卷氣、沉思、溫和、平靜、規避風險。說實話,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也常常羨慕不少優秀的”內向“人。羨慕他們在這個看似焦燥的世界中,獨享一份安寧;羨慕他們看似被遺忘,卻安靜地厚積薄發的力量。這或許是我這個”外向人“一生學習的功課,我在努力著,以家長的角色練習遵從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個性,給足她時間,期待她的自然綻放。
我家大女兒自稱是“Mommy’s alien in training(媽媽訓練中的外星人)”, 因為我倆性格截然相反,判若不同星球的來客。第一次知道她上台害怕是她快滿三歲那年的聖誕前夕,幼兒園老師讓班裏的十幾個小朋友站成一排給家長唱聖誕歌,她躲在牆角嚇得直哭。“怎麽一點兒不像她媽”,按照前輩們的說法,要讓她多“鍛煉鍛煉”。於是,我給她報了個舞蹈班,別看老美不注重基本功,對匯報演出卻從不含糊 —— 又到聖誕前夕,上演傳統劇目《胡桃匣子》,女兒扮演花仙子,身著四十美金量體訂製的芭蕾服裝,在舞台的燈光下,美極了。可怎麽上台一圈沒轉完就下場了?原來濕了褲子。這下我的弦繃得更緊了,上小學前一定要抓緊時間”鍛煉鍛煉“。於是乎我又給她加了個表演班,第一堂課下來,老師把我叫到一邊: “對內向孩子不要Push(逼),要找她Comfortable space(自在的空間),let her come out of her shell gradually(漸漸出殼)”。
從那時起,我們開始注意在校內和校外尋找她自在的空間,等待漸漸出殼。策略是參加她特別喜歡的、擅長的美術活動,而且這些活動要有老師指導下的小組交流,因為她的creativity很快會被老師、同學認可,她在少於5-6人的圈裏發言,通常比較輕鬆自如,從這一長項上逐漸建立起她的自信。
校內有大量發言和上台講話的“鍛煉”機會,老師因人而異的鼓勵、接納和認可,使她很快琢磨出揚長避短的雕蟲小技(或許揚長避短是人天生的本能)。記得班裏第一次演講的題目是:假設你是一名奧林匹克冠軍,到領獎台上講三句話。放學後不到五分鍾她就寫好了三句話,卻花了五個小時都背不過自己寫的三句話!(我當時突然意識到,原來害怕可以把一個聰明孩子嚇成傻瓜)。第二天出人意料地得了滿分:音量的兩分被全部扣光,creativity 得了附加兩分-——她自己從家裏找了個塑料獎牌掛在脖子上。一直到小學臨畢業前幾個月,她每次都是熬到最後一個上台,每次音量都會被扣掉兩分,而又會從創意上補回兩分。
這個內向人,初中階段開始探頭了。每次爭取第一個上台,用她的話說是”早說完早了事”,而且”第一個上台的老師通常給的分高“。上課發言老師也能聽見她說什麽了,以前要靠周圍的同學當麥克風,重複一遍,她發現“先假裝大膽,裝著裝著就真的大膽了”。
高中階段,終於出殼了。主動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講演俱樂部,有機會每周六和臨近高中的學生比賽。最初選的是“詩歌類”,可以拿著本子(遮麵)讀一部分;後來越戰越勇,高四找到了合適她的“戲劇類”,能夠將她的creativity以語言、動作、表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小荷才露尖尖角。隨著自信的增強,她的領導力也漸漸展現出來,雖然不是學生會領袖那種顯赫的大人物,確以她內向人的獨到之處起著領導作用:(initiation(倡導), responsibility(負責), team work(團隊合作)”。諸如自願為班裏設計體恤衫,提出詼諧且勵誌的團隊口號,組織訂購;陌生的社交場合中,主動幫助比她還靦腆的學生打破僵局;在 Youth and Government組織中擔任Legislator 角色,對政府的某些規定提出質疑和起草修改法案。
回顧女兒的成長旅程,她的”出殼“與老師的接納緊密相關。雖說每年換班主任,但每個班主任都一致地給予她選擇的空間並認可她點滴的進步。一年級時,老師允許她不主動舉手發言,隻要叫到的時候能回答就行,而且認可(表揚)她的發言非常Thoughtful。 二年級班裏Poetry Night, 老師允許她不選單獨的台詞,能跟著大家一起合頌就行,而且認可她眼睛做到了正視觀看的家長。五年級全年級表演Musical(音樂劇), 老師允許她不上台,在台下以負責音樂切換的形式參與也行,並且認可她為節目單做的封麵設計。
女兒的“出殼”與我認識的轉變應該說也有關係:當我意識到自信不與性格劃等號,能說不與交流技能劃等號時,便很容易看到她的內向在不同場合下的長處與短處。就拿我自己的經曆來說,我毫無疑問是個外向型,但在美國工作的頭幾年裏,同事們都以為我是個典型的東方內向型人,因為缺乏對自己英語,文化背景的自信不敢說話。很多時候,說話是為了表現自己知道,還有的時候腦子裏忙想琢磨如何說,沒人認真聽對方說的是什麽,不是一種真正的自信,而是掩蓋自己的不自信。認識改變了,自己在情緒上也就放鬆了,主意和耐心也就隨之而來,可以觀察、尋求各種適合她的環境和機會,在行為上幫助她揚長避短,順理成章地體驗小小大大的成功,從老師、同學的認可中增加自信;配合學校裏學到的各種交流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她應用,諸如:如何表達情感,如何辯論、如何給他人反饋,如何在社交中打破僵局等等,避免了拔苗助長或以“性格缺陷”來消減孩子尚在建立中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