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傳習錄》
教會史學家斯卡福在其巨著《基督教信條論》一書中對基督徒與天主教的異同有優美的論述。他說:“基督教是重自由的宗教(加5:1);天主教是重權威的宗教。前者的重點是主體性,使宗教成為個人性的關注;後者的重點是客觀性,把個人投放在教會這一整體中。抗羅宗人士的信仰是以個人的經曆為根基,而天主教人士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摩西是以色列曆史上最著名的領導人,但摩西並不願意擔任領導人。真正的領導人忠於上帝,為民操勞,麵對各種各樣的背叛、抱怨、懷疑,對於個人而言,決不是一種輕鬆的享受。摩西向上帝提出了五個方麵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每個擔任領導地位的基督徒都必須麵對的。(1)對個人的認識問題(Self-identification):摩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燃燒的荊棘與先知的孤獨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摩西蒙召的時候就是一個孤獨的人。這個曾經是埃及王子,精通埃及人各樣學問的人,如今卻亡命天涯,淪落到曠野牧羊的地步,而且轉眼就是四十年之久,大好的青春年華卻與頑石、毒蛇、野狼、荊棘為伴。曠野的蒼茫,荒山的突兀,使得摩西的孤獨增加了一番淒愴、悲涼的味道。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10-27 13:38:24)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唯獨那些不在律法主義的鐵軛之下卑躬屈膝的人,才能發自內心地歌頌“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他們所渴慕的並不是通過刻板地遵行上帝的法律來贏得救恩,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們既不會因為自義而自高自大,也不會為了在工作上盡善盡美而精疲力盡。虔誠的以色列人之所以喜愛上帝的法律,勝過千千萬萬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反律主義者不承認道德律是基督徒的生活標準。我們認為,基督徒並不處於法律的咒詛之下,但仍然處於法律的吩咐之下;法律不能拯救人,但卻使人成聖。他們把上帝的法律踩在腳下,上帝也必把他們的祈禱踩在腳下。他們不願意讓上帝的法律來統治他們,最終必然受到上帝的法律的審判。[1][1]ThomasWatso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0-26 13:28:59)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世人常常在自卑感和優越感中搖擺,基督徒也常常如此。信主時間比較早的人覺得比信主晚的人優越,出生在基督徒家庭的人覺得比出生在非基督徒家庭中的人優越,學過神學的人覺得比沒有學過神學的人優越,信仰比較正統的人覺得比信仰不那麽正統的人優越,等等。這種優越感可以表現在無數個方麵。
但是,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沒有口裏認信耶穌基督是救主的人,是否仍然有得救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尤其是在對外宣教的時候。蘇格蘭長老會曾經作出以下聲明:“不通過基督的中保,不藉著他那在時間、地點和方式上都是隨己意做工的聖靈的恩典,無人得救;把福音傳給那些沉浸在無知、罪惡和愁苦之中的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26 09:27:3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1)認知上的否定(theintellectualdenial)--在思想上不承認上帝的存在。愚頑心裏說:“沒有上帝”(詩14:1)。這是認知上的無神論者。基督徒不願意深刻地係統地研讀聖經,學習神學,也是一種認知上的無神論的體現。(2)情感上的否定(theaffectionaldenial)--在心靈中沒有對上帝的愛慕。“愛宴樂,不愛上帝”(提後3: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26 07:59:45)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自覺(Self-consciousness)乃是人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意識。(1)未經自我反省的自覺—雖然對自身和周圍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但這些看法都是來自個人的習慣、社會的風俗和他人的灌輸;這種自覺乃是不可靠的自覺。保羅在《羅馬書》中談及“那些不斷地以不義壓製真理的人”(羅1:18),用現代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壓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荷蘭新加爾文主義以亞伯拉罕·凱波爾、赫爾曼·巴文克和杜伊維爾德為代表,既是古老的加爾文主義的複活,也是基督教對新時代思想挑戰作出的係統的回應。(1)有機性思維(OrganicThinking)――反對機械性的思維,反對國家強加的次序,強調上帝創造的次序和自發的組織。因此,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最重要的不是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